图集:邦达涂鸦——有关旅行感悟与人生意义的浅探
孤独的邦达,孤独的三叉路
三叉路口
三排房子
灯光昏黄
依稀的积雪
野狗哀鸣
单翔的老鹰
这是孤独的邦达,孤独的三叉路
海拔四零八零米曾有许多富裕的都市人
为追求梦想,浪迹天涯
因旅途狼狈,在此涂鸦
如今,他们已归去
我依然在路上
这是孤独的邦达,孤独的三叉路
海拔四零八零米长江怒江澜沧江江流不息
觉巴东达米拉山山山更高
川藏不是结束只会是驿途
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
我在孤独的邦达,孤独的三叉路
海拔四零八零米二零一零年一月廿五日
以上是我在今年1月25日途径邦达时写的诗。邦达,海拔4120米,对于所有走川藏南线的旅行者来说,它是不可被忽略的,不仅是因为它是一个重要的交通节点——到达它也就代表着川藏线过半——而且也是因为它的高远与艰苦。从四川或云南出发,要翻越多座雪山,跨越数条大江,经过诸多考验才能抵达这里;但邦达的高远与荒凉,让人在忍受高原反应的同时,又难免回忆起东部都市的繁华,思考起人生意义之所在。在邦达“背包客之家”的墙上便有着成百上千的涂鸦,记录了许许多多的旅行者历尽艰苦抵达邦达时的心情,其中不乏直抒感情以及蕴含人生哲理的条目。叶子在此列出精华者二十三,与诸君共飨。谨叶子一言:在座看官,若是将来感觉到了人生的羁绊,又或是想追求些什么更不灭的东西,不妨也和叶子一样,在一个寒冷的冬天,独自来到那个位于川藏公路上的高远的小镇,聆听这一段段心灵的诉说。
- “山越高,志越远,路越长,心越近”——大连若鱼
- 出色的嫁接:“回头看,车轮辗过的那些路,留洒过我们的汗水和泪水,但是最美的风景在路上,背包也疯狂”——佚名和南昌云飞扬
- “这段纯粹的日子,看了风景,历经艰辛,感受温暖,思考人生。不知道心灵是否净化,只留下点点滴滴的回忆,留到以后慢慢品。想到就去做,有梦想谁都了不起。用这种方式来告别四川和西藏,告别那段岁月。”——河南洛阳小吕
- 愿望:“骑到拉萨就不结婚了!!!”“如果能坚持到达拉萨,就不再想着离婚啦!”“能活着回来就可以了。”
- “如果有一种死是快乐的,那就是死在路上。”——公安大学张俊
- “许多事现在不做以后就没有机会做了。出来骑川藏,没后悔过!”——辽宁鞍山开拓者马拉
- “猪,我会带你去阿里看星星的。”——黑燕
- “脸越来越黑,钱越来越少,脚越来越臭,不过,梦想越来越近。拉萨,我来了!”——佚名
- “小小葡葡拉萨一路翻滚至此,车坏了,人累趴了。但前面路还长,我和车子还得继续下去,不是么?”——闽·霞
- “40岁的年龄,30岁的心脏,20岁的梦想,一路到拉萨!”——昆明向东回家
- “海拔高志气更高,高原在我们脚下,祝所有同路人一路平安。”——江苏吴元祥、徐静
- “五十六岁的身体,二十岁的心态。拉萨之行不是梦想,只要坚定信心就能实现。”——山西电站二公司退休工人
- “你前拨线断过吗?你后拨线断过吗?你前后拨线都断过吗?我的都断了…… 但我依然在路上。”——引尧
- “我不知明天的道路,也不知明天将走向何处。但我相信全能的主,他必对我一路看顾帮助!赞美主!感谢主!”——福建芦苇
- “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我在路上享受寂寞。”——南阳马壮
- “有些事现在不做,一辈子都不会做了。”——大头
- “生活永远在别处,鲜花永远在前方,我们永远在路上。”——华中科技大学远征协会
- “行走川藏,不在乎天险,不在乎艰辛,重在心情,重在与谁同行。”——成都雪狼
- “希望女儿成功!!!”——孙学东
- “相信吧,任何可以兑换谈资的旅行都不能带给你什么。除了尘埃。而尘埃将被滚筒式的生活洗涤,最终你只得到一张在日光下迎风飘扬的伟大人皮,远远高离那片横亘着祖先遗骨的土地。”——芒芥
- “骑过云贵高原,骑过青藏高原,今后还有什么样的人生道路不能走过?”——佚名
- “为什么要走318(川藏),想过吗?”——雪狼史瑞克
- “最初的梦想一定会到达,最想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武汉体院陈文
打印本帖 Print article |
本文发表于2010 July 16 23:59,归类为吟诗作赋, 一图胜千言, 椰子笔谈。您可以通过RSS 2.0来订阅有关的评论。 您也可以留下评论或在您自己的站点跟踪引用。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2010 July 16 at 23:59 and filed under 吟诗作赋, 一图胜千言, 椰子笔谈.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post through RSS 2.0.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
尚无引用 No trackbacks yet.
“卡尔库鲁斯教授”旅行计划预习
约1年前 about 1 year ago - 6条评论 6 comments
将在2011年8月23日开始的新阶段将以首次真正意义上的“单程”旅行开始,终点为伦敦(加)。为了充分满足我的旅行欲望(另一方面,这样走比直飞便宜不少),这一代号为“卡尔库鲁斯教授”的单程旅行特意向西取道迪拜前往北美洲,飞行长度将达到2.2万公里左右,包括迪拜和多伦多两个中转点。预计将途经中南半岛、印度半岛、霍尔木兹海峡、阿拉伯半岛、小亚细亚半岛、波罗的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挪威海、格陵兰岛、戴维斯海峡、拉布拉多半岛等多个著名地理区域。 这次旅行将创下多个新记录,但同时也将带来许多刺激的新挑战。不过挑战到来之前,我邀请大家先来围观一下我按照惯例做的旅行功课。即便是空中“走马观花”,我也对能够首次经过中亚、欧洲大陆以及横穿大西洋感到十分兴奋,因此我想,即便是在一万米的高空遐想一下地面的景观,也将是十分有趣的。如果大家觉得奇怪,请原谅一个中学时喜欢在厕所里翻地图的漫游癖吧。 广州—迪拜航段 广州至迪拜将大体沿着北回归线飞行,不过全程是夜间而且纬度变化不大,因此估计我可以安心睡觉。唯一可能性不大的看点在于,如果在印度半岛上飞机选取偏北的航路,则可能在北方地平线上看到略高出地平线的喜马拉雅山脉。由于月相正是下弦,或许可以在北方低空看到绵延的黯淡峰峦。预计主要地点的经过时间(世界时): 23日约16时 - 广州 23日约18时 - 昆明 23日约18时半 - 中缅国界 23日约19时半 - 吉大港 23日约20时 - 加尔各答 23日约22时半 - 卡拉奇 23日约23时半 - 霍尔木兹海峡 23日约24时 - 迪拜 迪拜 迪拜位于波斯湾通向印度洋的咽喉位置,距离战略要地霍尔木兹海峡只有不到200公里。城市的历史并不长,在18世纪晚期才有人口定居的记录,但凭着优良的地理位置以及鼓励商业的政策迅速成为区域重镇。迪拜在1971年和其他六个酋长国一起成立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凭着丰富的石油储备飞速发展。如今,有着230万人口的迪拜是世界商业和贸易中心。位于市中心的哈里发塔是目前全球最高的建筑物。 迪拜国际机场位于城市东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航站楼,距离哈里发塔只有10公里左右。可惜的是,航站楼位于跑道西侧,因此是否能无遮挡地看到哈里发塔“照金光”,还有待实地考察。另一方面,迪拜另一地标阿拉伯饭店(又名帆船饭店)距离机场大约25公里,或许可以在航班上尝试观察之。迪拜机场有两条西北-东南向的跑道,因此有一侧可以观察到迪拜城全景。 迪拜8月底日出时间为当地时间6时左右。 迪拜—多伦多航段 根据flightaware.com最新发布的航路资料来看,迪拜—多伦多航线最近几次的航路均选择了东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格陵兰岛的航路。按照这样的航路,主要地点的经过时间(世界时)估计如下: 24日约6时 - 迪拜 24日约8时 - 德黑兰省 24日约9时 - 黑海 24日约10时 - 基辅 24日约12时 - 斯德哥尔摩 24日约14时 - 挪威海 24日约16时 - 格陵兰岛…
“环游中华”行动完成90天纪念暨纪念明信片公布仪式
约2年前 about 2 years ago - 7条评论 7 comments
亦序亦跋 2011年1月12日,我到达了黑龙江畔的乌苏里,在这中国最北的角落宣布历时十二年的“环游中华”行动正式完成。这纪念性的时刻,到今天——2011年4月12日——刚好90天了。我想今天是一个合适的日子,为“环游中华”这一儿时的梦想做一个小小的回顾和总结。或许这能鼓励所有揣怀梦想的朋友勇敢地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吧。 说是“环游中华”,显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我知道,以我那有限长度的足迹,比我走得更长更远的大有人在。即便不如此,从旅途中倏然而至的奇妙的云和雨,到歇脚时遇到的无数奇妙的人和事,从喜马拉雅的皑皑白雪到华夏古都的巍巍城墙,也都无不让你从心底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故事是听不完的,世界也是游不完的。但对我自己来说,从儿时成天捧着个地图遐想,到现在可以称自己“去过一些地方了”,这一过程总让人很难抑制住激动和兴奋。我想,我能够为自己保留一份独特的成就感。 为什么要去旅行?起码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或许,一开始的时候总会带有点自我炫耀的成分。遥远的土地,神秘的地名,有趣的故事,漂亮的照片,这些在朋友圈里总会能吸引不少眼球。我不否认这一点,因为我也很爱和朋友们讲旅途中的趣事,也很喜欢在秀照片的时候听到“哇”声一片。但,走过一些地方之后,随着最开始的梦想一点一点地成为现实,旅行会带给你一种新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无法拿来炫耀的,只能留给自己慢慢品味。旅行能改变一个人,因为这是唯一一种能让人与最广大的世界接触的方式。世界的美丽与奇妙,远远超出人的想象之外,也无法用任何词汇来描述。我深信,通过一步一步地实现那个最初仅停留在地图上的梦想,亲眼目睹伟大的一切,体会宇宙的广袤,是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这便是四处旅行给人最珍贵的礼物。 在我迈出“环游中华”行动的第一步之前,我就熟知英国登山家马洛里以及他那句出名的“山在那里”。我不妨和大家分享他的另一段话。在对“生命的意义”和“梦想的价值”这一对曾困扰了无数人的大问题上,我很赞同马洛里的观点。 The first question you will ask and which I must try to answer is this, 'what is the use of climbing Mount Everest?' and my answer at once must be, 'It is no use'. There is not the slightest prospect of any gain whatsoever. Oh, we may learn a little…
“印封”手札之四:莫尔道嘎
约2年前 about 2 years ago - 15条评论 15 comments
说好的,班车呢(上) 漠河,一月十五日清晨。 我一个人在零下四十二摄氏度的空气中走着。黎明的微光穿透笼罩在县城上空的浓雾,将街道和四周的建筑勉强映衬出个大概。 不过,灰蒙蒙的天空并没有带给我灰蒙蒙的心情。到这一天,我的旅行已经过了一半,到达“中国最北”的目标也已经完成。一想到这一点,我心情就变得轻松愉快。于是乎,我哼着小曲,在县城结了冰的路面上不慌不忙地迈着步子,直到一栋标着五个影影绰绰的大字(“漠河客运站”)的欧式建筑出现在我的面前。 “小伙,去哪呀?”一个满脸横肉的大叔向我走过来。“满归。”我省略掉一切不需要的字符,将重音标在了“归”上。“去满归的大客已经没有喽,你搭我的车走吧。”“不是说八点有一班嘛。”我小小地吃了一惊:这个时间可是我打听来打听去才问到的;这班车八点从漠河出发,不到十二点即可到达满归,然后我就能赶上中午一点从满归开往根河的火车——多完美的衔接呀!现在,居然没有车了?难道我要空耗在这个充满烟煤味的地方不成? “今天停开了。你自己去问吧!”大叔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跟着惴惴不安的我走进候车厅。 “对,去满归的大客从今天开始停开了,二十号才恢复。”售票处的姑娘头也不抬地说道。“这样啊,谢谢你。”我按捺住内心的焦躁,转过来问那位大叔,“你出多少钱?”“一人七十。”“那如果没有人去呢?”“没有人去,那你就出全价呗。”“全价多少?”“三百。”“一人七十,四个人两百八,怎么我一人就要出三百?”“哎呀,你一个人嘛…… 就是这个价。”大叔语焉不详地应付着,摆出一副“就是要宰你”的架势。 我掏出面包吃起来。去满归的班车从今天开始停开了?可前几天在哈尔滨遇到的那位驴友说他还坐那趟车从满归上来呢!这么说来,我的运气真是够背的。当然,我还有一个备份方案:搭上午十一点的火车去铁路重镇加格达奇,夜里在那里换乘去伊图里河的火车;从伊图里河到根河只有区区二十六公里,这样就可以在第二天中午到达根河了。然而,因为这一带的火车车次很少,这样我就得耽搁一天的时间,还要走477公里的回头路,同时得放弃从漠河到根河这321公里路段。在我吃完最后一个面包的时候,我已经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完成漠河-满归-根河这一路线。当然,不能在满脸横肉的大叔得了便宜。 “还是三百?”我咽下最后一口面包,站起来问道。“还是三百。”“两百八十不走?”“不走。”大叔一副“舍我其谁”的样子让我颇为厌恶。“这样啊……”我故意滑腻腻地回应道,“那我就坐火车去好了,反正也差不多。”我说着就推门而去,把大叔自己一个人留在客运站里了。 这时雾已经慢慢散去了,我也慢慢地在街道上走着,一边考虑着对策。在走到第一个拐角的时候,我拿定了主意:先回到旅店再说。旅店老板是北方大哥介绍给我的,我前天晚上也和他侃了好一阵大山,或许他会给我想到一个好办法。 我在漠河县住的是“北星宾馆”(0457-2888803,13555071917,15094626076,这地方最大的好处就是提供有线及无线网络,同时交通也很方便) “哟,你又回来了呀?大客不赶趟儿哪?”我推门进屋,正好和在打扫卫生的老板娘打了个照面。“不是……”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简单介绍了一下,做出一副毫不担心的样子。“我觉得吧,你还是坐火车得了。上午的火车,晚上就能到加格达奇了啊。”老板娘飞快地说,快得把“加格达奇”的“格”字几乎隐没掉。“但那样麻烦啊,我还得多拿出一天时间,算七算八的其实钱也差不多了。”我也同样飞快地说。“这样啊……”老板娘若有所思。“打电话!”在阁楼上睡觉的老板探出睡眼惺忪的脑袋,蹦出了三个字。 老板娘热心地打电话,问了五六家,开价全是三百五甚至四百。“你觉得多少钱合适呀?”老板在阁楼上打了个哈欠。“总得二百…… 二三十,三四十吧。”我很犹豫地回答道。网上的资料说一百五便可以包车去满归,但那是早些年油价较低时的情况,还要是温暖的夏天。现在这个油价和时令,要到这个价格恐怕几乎是不可能。“我说小伙,你还是坐火车吧。到满归来回三百公里,光是油就要两百块钱了,你要这价估计够呛。”老板说。这时老板娘又问到一家,开价三百,我便要下这一家的电话,谢过老板夫妇。“你的房间还没收拾呢,不妨回到房里考虑考虑吧。”老板娘说。 其实已经没必要考虑了。前些日子在“最佳拍档”于小朋友的反复教导之下,我早就牢牢树立了“出门在外最不该省的就是钱”的观点。——当然,该省的时候还是得省,但是我当然不会为了七八十块钱就丢掉三百公里美景还买来一肚子的窝心。经过一番折腾,接近十点钟的时候,我总算登上了马师傅的黑色轿车(幸好他并不是早上那位满脸横肉的大叔),向满归进发。 包车信息:马师傅,13555072225,常驻漠河县城。 穿越大兴安岭(上) 兴安,中文字面上的意思是兴盛安定的意思,不过它其实来源于满语,意为“极寒之地”。“兴安岭”的意思自然就为“极寒的山岭”。东北地区基本上就在大、小兴安岭的拱卫之下。在目前的国境线以北,还有一座“外兴安岭”(今称斯塔诺夫山脉),历史上曾是大清帝国与俄罗斯帝国的分界线。在1858年,沙皇俄国以武力强迫清政府签订《瑷珲条约》之后,外兴安岭便成为了俄罗斯领土。有意思的是,在1969年以前,包括满清皇朝在内(参见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perceptions, power, and primacy,S. Paine著,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历届中国政府均不承认这一领土割让。 一上车,马师傅就开始反复强调:“我知道你要去赶中午一点的火车,但早晨雾气很大,又是雪路,为了安全,我们还是不得不开慢一些。”我也再三表示理解。不过在出了县城之后,我才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他没有在冬季走过这一路段,又担心遇到积雪过深的地方过不去,只能一直打电话问路。不过,打就打吧。这条路是省级公路,大概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于是我就一路和他闲聊,从汽车,油价,南方,一直到如何通过太阳方位来判定南北。他对最后一个问题尤其感兴趣。俩人讨论,你来我往,好不热闹,他连连恭维我“真能侃”,我也谦虚地回应着,轿车也不紧不慢地以五十公里的时速在冰雪路上滑行着。以这个速度,按时抵达满归赶上火车不成问题,我那颗悬着的心也就慢慢放下来了。不过,马师傅和北方大哥显然还是有些差距,对我提的几个当地风景名胜的问题都回答“不知道,我只管把你们拉到目的地”,我只好一边回忆地图一边欣赏沿途美景。 在没有来东北之前,我一直以为北方的冬天就如在北京所见的那样,满眼单调,遍地萧条。但这里却全然不是这样的:公路两旁的森林就好像周末步行街上的人群一般摩肩接踵。树们即使是在冬日,也绝不会褪去一身的绿装,反而依照各自的口味,保留各自的色调和明度。公路偶尔延伸到高地上,人们便能看到四周一望无际的林海,尽是浓浓淡淡的绿、黄、红,格外赏心悦目。偶尔有一些被虫蛀和积雪压倒的朽木,恰到好处地诠释着“病树前头万木春”的含义。至于林间的雪地上,那就更是热闹了:无数的脚印,大大小小,深深浅浅,有的只有一条孤单的足迹,一派隐士风格;有的却俏皮地在地上画着“8”字,好像正在参加一场盛大的舞会,似乎各位林中居士们,刚刚还在雪地上嬉戏。这一份动感与静态的微妙结合,仅为北方的森林所具备,在其他地方是无法想象的。 大约十一点半的时候,我们翻越黑龙江和内蒙古交界的白卡鲁山,这里到满归只有七十公里,路途已经过半。我正高兴着,突然雪地上出现一个大坑,我俩还没反应过来,轿车就飞了过去。马师傅赶紧停下车查看。过一会儿,他一脸沮丧地上来了。“没大问题吧?”“前档板碎了。”“噢?”我一听不是车开不动了,心里顿时舒坦,不过出于礼貌还是说了句,“可以补一下的吧?”“哪里!是整个碎了,你看后面一地的碎片—— 看到没有?唉!原厂的要六百,副厂的也要两百八呢!这次又白跑了!”马师傅把手往方向盘上一砸,不情不愿地踩下油门。之后的他和之前几乎判若两人,对我的话几乎爱理不理,车速也开始慢了下来。 我开始同情起他来。跑我这趟路,耗掉一整天不说,三百块钱其实也净剩一百的利润,现在还把六百块钱的挡板给磕碎了…… 然而,我也必须从我的角度考虑。如果赶不上中午一点的火车,多花的车钱和食宿费是小事,还会带来旅行中最应避免的情形——计划被破坏时带来的挫败心理,今早好不容易才从班车取消的泥潭中走出来,我可不想这么快就“赔了夫人又折兵”。如何既照顾自己又帮助马师傅呢?我灵机一动,说道:“您知道吗?大部分的游客都是反着我的路线走的,也就是说他们得从满归到漠河。这班车是从漠河发出的,您也清楚;但班车从今天开始停开了,他们一定不知情,所以肯定得找包车上漠河。从伊图里河到满归的火车是十二点半进站,只要您能按时到达,接上他们,就有可能把这笔亏损帐补上啦。”“呃?”马师傅面色稍解,“你对火车时刻有把握吗?”“当然有,你也知道,我们这些出来旅行的人,事先都要做很多功课的。准确的说是十二点二十八分进站。”“要是能补上可就太好了。”马师傅说着就开始加大油门,轿车很快以八十公里时速在雪地上飞驰起来。“哎哎,您可别开太快啊!还是应该保证安全!”这下子,轮到我不断地提醒他了。“你放心吧,我有把握!弯道的话要放慢点,现在是直道,可以开快!”马师傅一边应付着,一边继续保持着速度。 十二点三十分,我们远远地看到了山谷中腾起的白色烟雾。“那就是满归了吧。”我克制不住喜悦。满归到了!那今天就可以按时到达根河了,这趟霉运连连的旅行(算上之前差点错过航班,看雾凇找错了地方,久等公共汽车而不至,手机和无线网卡的故障,等等)总算可以继续按计划进行了。“是啊。唉!但人是接不到了,火车都进站了!”“这不着急,”我说道,“满归客运站和火车站不在一个地方的嘛,对吧?”其实我是根据东北的普遍情况胡乱猜测的,没想到马师傅竟然点了点头,于是我继续说:“如果您是游客,您会不会一下就听信包车师傅说今天没有大客了?明显不会嘛,您肯定要到客运站问问看的。”马师傅又点了点头。“而且您是回程车,完全可以出更低的价压过满归的师傅的。所以啊,只要您运气好点,是肯定能挣些外快的。”我两手一拍,结束了自己的演讲。马师傅第三次点点头,脸上总算微微地笑了一下。 十二点四十五分,我总算到达了满归火车站。“喏,一…… 二…… 三,这是三百。祝您好运。”我和马师傅结清了帐,克制住自己多给二三十块钱的冲动,整理好大背包,转身走向火车站前的楼梯。 穿越大兴安岭(中) 满归这名字,给人的第一印象是“满载而归”的意思。在网上简单搜了一下,似乎没提到这名字是怎样来的,只是语焉不详地说这地方的全称是“满归镇”或“满归林业局”,是建国初期修建的牙林中线铁路(牙克石-满归)的终点站,这或许是哪位建国初期来此指挥垦荒的领导一拍脑袋想出的名字。 满归火车站只有四十五年历史,但看来它一直保留着刚建成时的面貌:一栋白色的平房,就算是候车室;旁边有一栋两层高的浅黄色小楼,大概是铁路职工的办公地点。它们仍然保留着那个久远年代的建筑风格,外表上没有一丝多余的装饰。 我走到白色平房前,见大门紧锁,心里正觉得奇怪,远处的一位大叔冲我叫道:“小伙子,直接上车买票就行啦!”哟!看来满归站不仅外表简洁,连内在都没有一丁点多余的摆设呢。我谢过大叔,绕过平房。眼前是一块积雪的空地,一列老旧的绿皮火车就停在空地上,好像被遗弃了似的;如果不是白色平房上“满归站”三个烙金隶书在冬季正午的阳光下闪闪发光的话,我还真难以想象这就是一条客运线路的始发站。偶尔有当地居民和我一样,绕过白色平房,毫无顾忌地登上火车,甚至还有一位送孙女上车的老爷爷,忽然踏着自行车从附近的田垄里骑上站台,一切显得如此异样又随性。 少顷,列车突然一震,随即慢慢地蠕动起来,忽然在车外传来“等一等!等一等!”的叫喊声。大家还没来得及把头转向车门处,就听得几声厚重的鞋子与金属的撞击声,只见一位中年妇女喘着气推门进来了,显然刚刚完成了“飞身上车”的好戏。她走到某一排座位,和另外一位乘客打了招呼,就坐下了,连珠炮般的讲起自己的经历:“哎!……他嫂子请吃饭呐!……吃到十二点半!……车又打不到啊!……我说这坏了,那包儿往哪儿搁呀!……我看旁边有个小伙子!……塞给他十块钱,让他帮我捎回去,说了句‘谢您啦’就开始跑!这点儿…… 哎!刚刚好哎!差一点儿就不赶趟儿啦!”断断续续地说完,又抄起手机就开始打:“喂!我在火车上哪!一上车就开了,差点儿就不赶趟儿了…… 那东西送到了啊?这么快呀?哎!帮忙谢谢那小伙儿哎!谢谢了没有?” 我和车厢里的其他乘客还没来得及看完这一出不大不小的喜剧,列车员就推门进来了。——虽然这火车好像是刚从古董博物馆里拿出来的,但列车员大叔并不因此就降低着装水准。恰恰相反,他把帽儿戴得正正的,袖章别得紧紧的,连那一排大衣纽扣,也是整整齐齐的,挑不出半点毛病。他手里拿着一打米色的小票,叫道:“买票喽,买票喽!到哪儿?——五块!”我盯着这位好像机器人一般从着装到发音都一丝不苟的大叔,直到他走来我的面前。 “根河!”“十四块!”“喏,这是十五块。顺便问一下—— 去莫尔道嘎的火车啥时候经过根河?”“明天早上八点!”大叔言简意赅地回答,眼皮都不眨一下,在小票上写了些什么,然后“刷”的一声从手里的一沓儿人民币中抽出一张和火车一样老旧的一块钱,熟练地把小票一撕,单手递给我。“谢谢。”我觉得有点自讨没趣,目光落在那张小票上。“满归,根河。”我默念道,但见大叔的字如同鬼画符一般飘逸。 老火车以每小时三十公里的速度,吭哧吭哧地在林海间穿行,我也就任凭各色景致如慢速电影般在眼前一帧一帧地滑过:摩肩接踵的树林子,屋顶齐整积雪的小木屋,轻烟袅袅的稀疏村落。偶尔列车晃晃悠悠地慢下来,往一片空无一物的雪地上一停,这就算是到站了,人们便随意地自由上落。耳边还传来两位老太太浓重的大舌头普通话:“你说这车今天怎么开得这么快呀?”“估计能早点哩!”我心里不禁暗暗笑了。就连广州最早营运的地铁线路,都有每小时三十五公里的旅行速度呢,更别提磁浮和高铁,速度计上的指针简直是“欲与天公试比‘高’”了。现在在大兴安岭中慢吞吞如蜗牛般爬行的古董火车,居然还有人觉得快,想想都让人觉得好笑。 冬季的北方,太阳总是早早下班。当火车穿过丘陵,一片金灿灿的原野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已近下午四点。就连日间小镇里恼人的刺鼻的煤烟,也在夕阳光辉的渲染下,变成一团团色调轻柔的棉花团。一股道岔分离开去,几栋蛋黄外墙的建筑上烙着三个金字:“金河站”,金字当头,正好应景。 老火车在晚上六点准时抵达根河,此时室外气温为零下三十五摄氏度。我首先根据GPS定位和Google地图查看了一下四周情况:根河火车站位于根河市以西,通过敖鲁古雅路与市区相连,步行约半小时路程,我就决定徒步到市区找地方过夜。 穿越大兴安岭(下) 在历时一个小时徒劳无功而且毫无趣味的徒步之后,我最终不得不回到根河火车站附近,蜷缩在一间简陋的平房里过了一夜。老板娘倒是很友善,告诉我说根河市区比我想象的更遥远。我只能第二天在火车上简单眺望一下这个内蒙古东北部重镇了。 一月十六日清早,我登上了发往莫尔道嘎的6269次普通慢车。与前一天一样,迎接我的也是一列老旧的绿皮火车,一位面无表情的列车员大叔,以及一张米色的手写车票。唯一不同的是,米色小票上的字更如鬼画符般,只简单写了“根”和“莫”两个字。 这一天,我的计划是从根河出发,坐火车抵达莫尔道嘎,然后坐那趟每两天才发一班的班车从莫尔道嘎前往本次旅行的另一重要站点——室韦乡。之前一天,我打电话到室韦询问,证实一月十六日将有班车,这让我兴奋了老长时间,直呼“从漠河到满归的三百块钱花的值”。现在,我就在“一切顺利”的兴奋中,随着老火车的震动继续前进。…
“印封”之旅圆满结束
约2年前 about 2 years ago - 5条评论 5 comments
2011年1月25日9时10分,我回到广州家中,“印封”之旅圆满落下帷幕。这次旅行一共途径浙江、上海、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北京、河南、湖北、湖南等11个省市区,历时21天,行程近一万公里,最重要的当然就是标志着历时12年的“环游中华”行动的正式完成。 如同以前每一次旅行一样,我在此公布几张“凯旋照片”。剩余游记以及照片将在接下来几天陆续公布,请大家稍安勿躁。
“印封”手札之二:一路向北(上)
约2年前 about 2 years ago - 9条评论 9 comments
北方的冬季总是让人懒洋洋的,因为到处有暖气,只要一进屋子,就“暖风烘得游人醉”,以至于本来极其有限的写游记时间也在懒洋洋地和朋友聊天中度过了。 “印封”之旅第三站:吉林 匆匆拜访了沈阳之后,我在晚上12点登上了发往吉林西站的K77次列车,晚上睡得挺不安稳的。第二天5点多钟就醒了,发现的第一件新鲜事是窗玻璃上结了霜,然后发现卫生间出水口结了一层的冰。天渐渐亮了,窗外隐约出现出一派雪原景观。 车晚点20分钟左右到达吉林西站。这个火车站好像已经有80年历史了,是日据时期中国人自主设计的一座火车站,很小,但看起来中西合璧,古色古香,看起来不像是一座火车站,倒像是一座艺术品,这在国内各地漫山遍野的“沙龙”式火车站中可以算是精品了。 我先买到了中午去长春的车票,然后坐32路公交车去市区。今天的目的有两个:参观“中国四大自然景观”之一的吉林雾凇,以及收藏有世界最大陨石的吉林博物馆。在此之前我听说一个叫做“丰满”的地方有着壮观的雾凇,就查询了路线,在临江广场下车,然后穿过临江门大桥进入丰满区。然而在我预料之外的是,“丰满区”和“丰满”并不是指同一个地方,看雾凇的丰满还在松花江上游方向30多公里的地方,不过丰满区也有雾凇可看,江畔的公园景色很好,一片雪国景象,所以我也算是过了足瘾。 当天早晨吉林市的最低气温约为零下24摄氏度,我在这次旅行中也首次经受了严酷气候的考验,总的来说表现还算合格。 经过3个多小时的徒步,我来到了吉林博物馆。所有参观均为免费,唯独陨石展要交80块钱门票,外加免费讲解。我以菜鸟身份游历了一番,感觉性价比实在很低,宣传基调大体以“陨石有吉祥之气,为吉林增添了福气”为主,让人啼笑皆非。 逛完陨石博物馆,我就穿过吉林大桥到了松花江西侧,也就是市政府附近,发现这里的雾凇比清早看到的还要好,后来询问本地人才知道吉林的雾凇以市政府一带的最佳,不禁有些懊恼。不紧不慢地看完雾凇,已经11点多了,就走去等32路车去西站,没想到居然一等半小时,没辙,只好花了10块钱打车去火车站,刚刚好赶上火车。 “印封”之旅第四站:长春 这座前满洲国的首府给我的第一印象不佳。我毫无头绪地转了半天,总算在好心人的指引下找到了轻轨站,可轻轨站的售票厅居然建在风口处,使得买票的乘客们只能在寒风中哆嗦着排队。我问售票员如何去旧八大部,她居然不知道这个地方!我心里不禁嘀咕:长春人不知道旧八大部,大概就和北京人不知道南锣鼓巷、上海人不知道城隍庙、广州人不知道沙面一样荒唐吧?退一万步来说,轻轨公司也应该找一个略熟悉一点长春的售票员驻扎在火车站这么一个“长春的门户”吧。总之,我裸露的双手在零下20度的寒风中已经警报长鸣,我也没时间和售票员废话了,只能飞身冲进旁边的一间麦当劳暖和双手同时查查GPS,原来是坐到“湖西路”再倒车,于是我的手缓过来之后我就赶紧买了张票然后去等车。 长春的轻轨倒是修得很像公园的小火车,符合这座“花园城市”的风格,这让我很喜欢;不过轻轨开了没两站,司机就满车厢喊人,还跳下车去打电话,这又让我惊愕了一把。 我很简洁地逛了一下旧八大部,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不过随处可见的环岛倒是烘托了这座城市的欧式风格,据说当初日本人是考察了纽约、巴黎等大城市之后来设计这座城市的,所以可以看出长春和许多其他的城市有许多显著不同。 下午17时,我登上2705次前往哈尔滨。东北的车确实是老车居多,这一天从吉林到长春以及从长春到哈尔滨的火车都是我见过的最老式的车皮。 “印封”之旅第五站:哈尔滨 1月9日19:41,火车跨越了吉林省和黑龙江省的界河——拉林河,进入黑龙江省境内。实际上,我的“环游中华”计划在此刻已经完成了。 21时许,火车抵达哈尔滨东站,不过当地人都将它简称为“哈东站”;同样,哈尔滨站也被简称为“哈站”。牡丹江同好浣熊先生特地请假,坐了6个多小时的火车赶来火车站接我,让我非常感激。他说原来有个在公安局工作的同好会派警车来接我到旅舍,不巧警车临时有任务,所以他带我坐公交车去市区。浣熊自己住在哈东站附近,但他坚持要把我送到旅舍住下为止。东北很冷,但东北人心肠很热! 我住在哈尔滨北方国际青年旅舍,这是家新旅舍,开张才一个星期,老板连伙计都没招到,只能自己打点一切,但我之前在网上就得知他很喜欢这份事业。北方国际青年旅舍建在哈尔滨锁厂旁边,那栋房子已经有60年历史,但看起来一点都不旧,倒像是刚刚修建的。新旅舍还没有驴友的涂鸦,我就说会为他们写篇文章。 第二天一早,浣熊带我逛哈尔滨。我对专门面向外地游客的太阳岛和冰雪大世界没太大兴趣,因此浣熊带我转中央大街。我们顺着中央大街一直走到松花江边,此时的松花江已经冰冻,可以在江面上开车,还能顺着江面走到对面的太阳岛上去,我觉得很有意思。之后我到哈尔滨天文馆会见当地同好,大家晚上一起吃了顿大餐,气氛很是热烈。大家曲终人散,浣熊也要赶回牡丹江去上班,他再三叮嘱我路上要注意安全,我们就在中央大街附近分手了。回到青年旅舍,没有什么人在,看来在洛阳青旅巧遇知己的佳话还真可能是一辈子只有一次的幸事。总之,我有感而发,写了篇短短的文言,然后把它誊抄在旅舍中庭的墙壁上。因为几天都没睡好觉,字写得一塌糊涂,但旅舍老板却很高兴。写完文章已经差不多2点,我就赶紧去睡了,准备第二天7点去哈站和老搭档于小朋友会合。
“印封”手札之一:喜观飞雪,笑会老友
约2年前 about 2 years ago - 7条评论 7 comments
哎,人确实有惰性啊…… 在上海和大连的时候有时间却觉得经历还不够多所以不想写,现在在沈阳却已然觉得经历太多了于是还是不想写…… 不管怎么说,我得保证大家有充足的机会获得特制明信片,所以强打精神写吧。虽然明早还要暴走吉林和长春两座城哪。我要保持锐气!保持锐气。不过我想,之所以觉得昏昏乎乎,应该是给北方这暖气熏的,加上每天16点多太阳就下山了,直到第二天7点多才懒洋洋地爬起来。 5号早上5点多就醒了。与以前一样,这次出远门的前夜,睡得不深不浅,半个梦都没做。吃了老妈丰富的一顿早餐就坐上最早的一班地铁去机场。——慢着,这废话也太多了,这样写不知道要写到哪年哪月哪,而且大家也不会有兴趣看。好吧…… 我决定尝试一个新办法:一段话解决流水账,然后把一些搞笑的事情总结一下,也让大家有点看头。 5号、6号在杭州和上海见韵希、点点、林博士和汤版,各种收获。其中韵希下个月就要去澳洲读书了,祝愿她一路顺利。在杭州和上海的雪花让我万分惊喜。6号到大连住下,美丽国际青年旅舍特别温馨,不过他家的猫特别调皮,会翻包偷东西吃。不出意料,大连这座城市特别漂亮,海边日出也很美。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到大连才没半天就亲身感受了东北人的热情,只能说比想象的更热情,可这只是个开头呢。7号一早见了少年宫胡静老师,承蒙她请了一顿午餐,下午买了趟慢车的站票去沈阳,终于进入了积雪区,感觉这才是想象中的冬天了。我原来打算在沈阳住青年旅舍,没想到沈阳同好老皮和GY异常热情,老皮更是一定要我住在他家,让我非常意外和感激。晚间还和奥赛朋友大勇(沈阳人,现在在威海)视频了一下。8日老皮陪我逛沈阳,认识了同好老余。8号晚上,也就是现在,坐在老余单位,待会他送我去火车站坐车上吉林。沈阳遍地积雪,但适应得还不错。 7点还不到白云机场的人就已经多得像蚂蚁一样了,上卫生间都要排队。这时候某一列队伍后面的一位大叔说:我的飞机要起飞了,能让我先尿不。前一位不紧不慢地说:我已经开始尿啦。于是卫生间里的气氛顿时变得很诡异。 在杭州萧山机场遇到一对貌似来自伊朗的夫妇,不会中文,于是我热情充当翻译,然后他们表示感谢。我想回答My pleasure,又想说You are welcome,结果一不留神说了句My welcome... 大连美丽青年旅舍有三只猫,有一只黑猫特别调皮。老板说前几天有一位驴友从哈尔滨下来,包里放了哈尔滨红肠,结果那只猫竟然能翻出来吃了。晚上那只黑猫想钻进我睡袋里,结果我竟然在睡梦中能感觉出来,并把它抖下床... 东北人非常热心,在公交车上不仅主动给老人让座,需要的时候还会扶一把。我在大连坐公交车的时候拿帽子出来之后背不上包,旁边就有位大妈帮忙扶了一把。火车上的时候还有位大叔帮我找到了个座位。 照片么…… 本来应该是有的,但是因为笔记本的无线出了问题,结果无法和手机连接了…… 大家快点帮忙祝愿一下我可以在哈尔滨轻松修好无线网卡哈。现在沈阳外面的温度已经突然降到了零下20摄氏度(白天是零下6摄氏度左右),大家顺便祝愿一下我不会给冻成雪棍…… 最后感谢一下GY送我耳套,我相信它很快会发挥大作用。
“环游中华”大结局——“印封”计划即将拉开帷幕
约2年前 about 2 years ago - 28条评论 28 comments
不能不说,当把这张错综复杂的图片终于画成的时候,那种成就感实在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在1999年9月30日踏上前往桂林的那一刻算起,我用了12年的时间去完成这一儿时的梦想。我期待着在漠河县北极村宣布“环游中华”行动正式完成的那一刻。 在家里沾沾自喜的时候看起来总是有些可笑。每次出门旅行才知道,外面有无数的风景,无数奇妙的人,每个人都有几栋房子才能堆得完的故事和你分享。这和星空一样,放眼望去,总能觉得渺小但却不会自卑,因为美好的东西竟能无处不在。 作为“环游中华”行动的最后一段,代号为“印封”的旅行计划将在2011年1月5日至25日执行,路线如下所示。各位觉得这张图片像不像一个欢呼雀跃的人儿呢?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与以往一样,我会继续在此将旅行经历与各位分享。不过作为“最后一棒”,我希望能赋予一些与以往不同的元素。我想,这次不妨与大家玩两个游戏: 来自北极村的问候。在本博客本手札的前10位有效留言者(“本博客”乃指 http://blog.y234.cn ,在社交网站之引用——诸如微博、校内、Facebook等等均不计在内;有效留言指提供电邮,同时并非明显灌水、广告者),将获得本人从漠河县北极村寄出的明信片一张。 “环游中华”行动之特制明信片。在本博客每一篇“印封”计划之旅行手札的第一位有效留言者(“本博客”乃指 http://blog.y234.cn ,在社交网站之引用——诸如微博、校内、Facebook等等均不计在内;有效留言指提供电邮,同时并非明显灌水、广告者),将在今年漠河县冰雪化尽之前,收到本人特别制作的、纪念“环游中华”行动圆满完成的精美明信片一张。目前计划是每一张都不尽相同。每人次最多获赠一张。不过如果有哪一位能抢到超过1/3的沙发的,本人可以邀请他/她为一颗未命名的小行星提名(未尽事宜容稍后商量)。 不求大家踊跃参与,只希望通过这一种简单但或许有趣的方式,让各位也能分享到这一份快乐,哪怕一点也好,呵呵。 感谢老爸老妈一直以来的大力支持。还要谢谢朋友们——老相识或是新相识,甚至是路上认识的。获得和分享是一种乐趣,但也要建立在有一群好受众的基础上
“缺失之戒”漫游计划的流水账
约2年前 about 2 years ago - 13条评论 13 comments
为了表示一下对本博客历史上罕见的低频率更新的歉意,我先公布一张地图给大家瞅瞅(点击可放大到实际尺寸)。上面这张复杂如大城市地铁线路图的地图就是我的“大中华漫游路线图”。看着这张图能让我很高兴:五颜六色的折线代表着(主要是)过去几年数次伟大远征的路线,表明我的脚印已经印上了大中华34个省市区当中的31个,总里程数已经可以环绕地球好几圈了。另外有一条紫色虚线是草拟中的暂定代号为“印封”的漫游计划,它的目标之一是使我能够在2011年2月份在漠河北极村宣布“漫游大中华”行动的正式完成。 好了,切入正题,以流水账的形势随便说说这次旅行吧。由于最近事务极度繁多,这次旅行时间被严格限制,实际上自由晃荡的时间仅为半周,是所有漫游计划中最少的;主要内容是在火车上看看沿途风光。我花在火车上看复习笔记的时间甚至多于在户外暴走的时间,这也是挺搞笑的。 我继续延续了到出门前一个多小时才开始收拾东西的“光荣传统”。由于这次旅行和到上海的出差并在一起,时间也很短,许多以前的必备品我都没有带,这后来被证明是严重轻敌之举。 第一站是贵州北部的“红色城市”遵义。本来的计划是在贵阳停留2日游览黄果树瀑布的,因时间不足和黄果树瀑布水量减少等原因被取消;而停遵义原本是想看望住在此地的好友傅小猪的,没想到我们俩居然几乎同时买了火车票,使得她在我到达遵义之前约半小时从遵义启程前来广州,得知此事时我哭笑不得。但无论如何,行程已经没法变更,因此我决定将多余的时间用在火车站看物理的复习笔记。 23日列车在广东省内行驶,所以我就看笔记;24日一早车已经在贵州省境内,车窗外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火车不时穿越隧道,还可以看见正在修建的贵广铁路。这没有引起我太多的兴趣,于是主要工作还是看复习笔记。11点左右到了贵阳,在列车上看,城市夹在许多丘陵之中,看起来如东部的三线城市。毕业前贵州省气象局来我们系招二十多名本科生,但一个都没招到,看来还是有原因的。列车到遵义前不到半小时时我们的车停下来给傅小猪的车让道,我再度觉得哭笑不得。 遵义站到。我先去买下晚上11点去重庆的火车票,然后开始慢慢晃悠,我有9个小时的时间。遵义的地形挺好辨认的:中间是凤凰山,南边是湘江及其支流,火车站在凤凰山东边,遵义会议旧址在南边,所以我连GPS也不必开,凭着感觉走就行了。傅小猪说遵义不大,但在我看来并不太小,走了一个多小时才绕过了凤凰山,但湘江的江景还是挺不错的。 原本对遵义会议旧址没什么兴趣,不过走到以后发现是免费的,不进白不进,所以还是进去了,对里面的东西不评论。后门出来就到了红军街,有不少东西卖。原本傅小猪告诉我一些遵义小吃,这时候忘了个一干二净,只好慢慢地往前晃;突然看到卖遵义蛋糕的,15块钱1斤,就买了半斤当作这两天的干粮,从另一个方向沿着湘江往回走,又坐了一阵公交,到火车站的时间是下午5点半。天哪!还要再等6个小时呢,但贵州这时候温度已经挺低了,我的御寒衣物又准备不足,只好缩在候车大厅里取暖同时继续看笔记(我这趟旅行真的是很有喜感啊,接下来各位还可以看到很多句“同时继续看笔记”的)。 第二天一早6点到重庆,这时正下着雨。我无视拉客的司机,径直向火车站外走去——其实我完全不知道公共汽车站在哪,也没有显著的路标,但幸好我还是找到了。我打算去磁器口国际青年旅舍住下,据说只要坐503路就可以到。看!那里正停着一部503哪,红色的灯光在雨雾中朦朦胧胧,卖票的小伙子不停地叫嚷“朝天们,朝天们”(“门”字读轻声,好像是“们”)。我没有多想就上车了,在雨天中找到一个歇脚的地方总是很惬意,没想到倒霉的事情也就拉开帷幕了。 雨懒懒地下着,车懒懒地开着,天也懒懒地亮了,路的右边就是长江,我嚼着香口糖懒懒地看着,心情挺不错,但司机突然来了个急刹车,乘客就大多下车了,剩下我和一个小伙子面面相觑。“喂,终点站了(音liao3)!”司机正要下车,发现车上还有人,把头懒懒地转过来。我莫名其妙:这就是磁器口?不管了,下车再说。我蹦下车,先远离拉客的人,然后掏出GPS开始进行定位,显示我距离朝天门不远了。“磁器口,磁器口……”我念叨着,想起北京的“灯市口”、“惠新西街南口”(都是地铁大站),心想这个带“口”字的地儿应该在市中心不远吧?没想到屏幕一阵飞驰,显示出一个距离这里差不多三十公里的小点,“见他的鬼,”我想,“那现在怎么办呢?”我想起朝天门附近也有两间青年旅舍,那就先找到朝天门再说吧。于是我冒雨向前走去,走了大概半小时到了一个高地,发现旁边写着“朝天门广场”几个大字,这里就是朝天门?但周围只有个“重庆港”啊,真让人头疼,这时候雨开始下大,肚子也开始咕咕叫了。我先走到广场上欣赏嘉陵江汇入长江的景色,周围一片雨雾迷蒙的景象,还是挺柔美的。欣赏完了以后,我开始尝试用GPS找到青年旅舍的位置,但却一无所获。无奈之下只好用手机上网,查到旅舍的具体地址——原来就在车站附近不远,我竟然是走反了方向!只能无奈地折返回去。等到到旅舍安顿下来时,已经差不多8点了。 我决定先吃点遵义蛋糕当早餐,同时上上网。我刚把包打开,旅舍那只猫就过来了,我向它温柔地“喵”了两声表示友好,它也过来喵个不停,对着我的包探头探脑。我说:“不许进,不许进,我给你蛋糕吃哈。”没想到它就是要往里钻,我只好挥手去赶,没想到这畜生飞过来就是一爪!居然还不收爪子,OH MY GOSH!我立即启动应急机制,还好伤口非常浅且小,位置也很偏远,赶紧先把血挤出来,这时屋里的一位老外听到我的叫声也过来帮忙把猫赶走,边赶边说"he likes you!"我心里很不痛快地想:喜欢我?开什么国际玩笑,你这么一爪,弄不好我就要上医院了,若是那样,老子和你没完!去仔细洗完伤口,和老板沟通过,认为暂时没必要去医院,决定继续吃我的蛋糕,结果这畜生又过来了。我瞪了它一眼,伸出受伤的手指:“你看看,你看看你干的好事!”猫不理会,继续对着我的蛋糕喵个不停。算了吧,大人不记小人过,反正这确实也就是破个皮而已,就给出个蛋糕给它吃,结果它从我的键盘上跨过去,把尾巴很嚣张地往键盘上一横,开始吃起蛋糕来。我那个无奈啊!还好,过了一会,教训它的机会就到来了。 猫吃了一半的蛋糕就走掉了,因为有位大姐买了一份丰盛的西式早餐,坐在我后面正准备享用。这时我听到后面传来颤颤巍巍的“哎哎哎哎哟”的叫声,转头一看,这位大姐高举着盘子,一脸惊恐地嚷:“快来帮我把它赶走啊!我…… 我怕猫!”店老板挥手赶猫无效,结果猫蹦到桌子上,做出一副要“飞身夺早餐”的架势,我说:“让我来!”我掏出登山杖,后退两步,摆好阵势,然后对着猫纵身一跃,发出“汪汪吼吼”地怪叫——旅舍客厅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姐的叉子“当”一声掉在地上,猫顿时也没了影。半晌,大姐才说,“谢谢,谢谢啊!”我掸了掸登山杖,暗自哼道:“爷可不是好惹的……” 果然,这只猫就再也没来找过我的麻烦。 11点左右我出门了,目标是红岩。我先走到临江门——这走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重庆被称为“山城”,是很有道理的,走起小巷来简直就是爬山,爬着爬着回头一望,风景这边独好。到了临江门,我按照GPS的指示上了205路。没有想到的是,自打我上了重庆公交的那一刻起,倒霉事儿又继续上演了…… 我不得不认定重庆的公交系统是国内大城市中最糟糕的。这倒不是车况很差或者司乘态度不友善;这两点倒是不错。最主要的问题是,重庆公交是不报站的,这在我到过的国内大城市中可是绝无仅有。如果单是不报站,问题倒还好解决,数着站数就可以啦,但问题是重庆的公交车站设计很奇怪:同一个站可能有若干个分站,而车是有可能每个分站都停的!换句话说,你数着应该坐n站车,但事实上你需要做n+z站才能到达你想要的那个目的地,因为其中有些站可能有若干个分站。更糟糕的是,当你下错了站的时候,想依靠GPS找到路是很有挑战性的,因为重庆是座山城,有些路不是隧道就是高架路,在GPS上看到的路其实不一定能走,你需要另找别的路绕过去。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一天我在重庆坐了8次公交车,只有第一次坐到终点站的没有弄错,其他全部都下错了站,弄得我几近崩溃。 到红岩应该坐到“烈士墓”站下车,结果我坐过了一个站,奇怪的是在那里反而是红岩博物馆正朝向的地方,那附近还有个“烈士墓小学”,真不知道起这名字的人是怎么想的。从烈士墓走大概半个小时就可以走到渣滓洞,一路都是山路,空气还可以。现在的渣滓洞遗址是重建的,具体内容不评论。但让我很不解甚至有点恼火的是为什么许多去那里的人都笑嘻嘻地在里面拍照。 我又花了半小时走出来,打算到牛角沱站换车去大礼堂和三峡博物馆,这时候重庆公交又开始和我开玩笑了。坐了好一阵,我看到到达“李子坝”站,下一站就是“牛角沱”,然后我就在下一站下车,结果一看站牌,怎么还是“李子坝”?不管了,我看了一下,有一路公交车直接去大礼堂,坐2站路就到。于是我就上了那一路公交车,第一站是——牛角沱,第二站还是——牛角沱,嗯,那下一站应该就是了吧。车开了一阵,在一栋大楼底下停了下来,有许多人下车了,莫非这就是大礼堂?我就下车了。左右一看不太对,打开GPS,结果我还是在——牛角沱,到大礼堂还要走15分钟的路,我暗暗咒骂重庆公交。走到大礼堂正是16:03,而大礼堂正对面的三峡博物馆在16:00停止进馆,我彻底崩溃,下决心不再坐天煞的重庆公交,于是在大礼堂拍了几张照片就步行去牛角沱轻轨站。——大礼堂是栋很像天坛的建筑,远看近看都很宏伟气派。 重庆的轻轨架设在半山腰,但有趣的是我居然还要走到地下坐下行的电梯才能到站台,因为我正在“山顶”上。轻轨列车上看到的风景特别好,在山间蜿蜒穿行,脚下架在嘉陵江上的公路如同积木一般。“下一站是…… 巨猿ABS李子坝站,去往XX公司,XX医院(如此等等)的乘客请准备。”听到这报站我差点没给雷翻了;又过了一阵,报站又说:“可去往XX中,XX中已被评为示范高中。”不过,这总比沉默得让人晕头转向的公交系统好得多了。于是我又倒过来坐,一直坐到终点站较场口站——噢,不,是“日月光中心较场口站”。 较场口附近有解放碑,我品尝了一些重庆小吃,觉得没什么印象(后来吕博告诉我说重庆小吃必须“晚上10点后去吃才有味道”),就慢悠悠地走回旅舍,那只臭猫正在沙发上睡觉,于是我到露台上网吹江风,又去朝天门广场晃悠了一圈,回来就睡下了。 26日晨7:55的K73/2次往上海,这又是一次“从长江头到长江尾”的旅行,不过比起上次来说(香格里拉-重庆-上海),距离短点,时间也长点。早上不知道为什么闹钟没响,好在最后是有惊无险地按点到达火车站。到上海让我觉得很兴奋,因为一路上总是和朋友擦肩而过,到上海总算可以和朋友叙叙旧了。一路上,继续——看笔记,偶尔看看窗外。在到铜仁之前,景色偶尔能够让人叫绝,之后就平淡下来。27日早,车已经到了江西境内,却晚点一个小时,于是继续——看笔记。 27日13点,火车晚点一个小时到达上海南站。我第五次来到这座中国首屈一指的大都市。按着GPS走到位于徐家汇的上海天文台总部,得到林博士、汤版主等人的热情接待。这几天我住在佘山天文台的1.56米望远镜圆顶附近,佘山乃上海最高峰,风景非常好,距离徐家汇大概一个半小时的路程。 28、29日早出晚归,在上海天文台卖力干活,以至于被感冒病毒骚扰,原本可能见到的HJW、YC和开开等人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见着,又让人小郁闷了一把,不过还好没有被小蛇给落下,约我30日下午一聚。小蛇是我在洛阳凭着让人怎么想都觉得不可思议的缘分认识的(见http://yeiht.y234.cn/wordpress/?p=4020),虽然才认识不到半年,但每次相谈都能让人受益匪浅,现在她和她的BF刚刚在上海安顿下来,于是和他们俩在卢湾一带转悠,逛了逛田子坊,拉了拉家常,深切感受到生活对每个人都并非易事啊。 1日,在山上,决定用半天时间去市中心暴走一下,于是在这第五次来到上海的时候终于去了趟陆家嘴,近距离看了看东方明珠和几座高楼大厦,没有什么特别感觉。不过之后坐船横渡黄浦江倒是让人挺有兴致的。沿着外滩慢慢走到金陵东路,此地有许多琴行,一时手痒(呃,其实这些天手一直很痒)就进去狂拉了一会琴,这几天一度萎靡不振的精神也得到很大的鼓舞。前一日逛田子坊感觉非常好,于是又去那里瞎逛了一会儿,感叹上海这座历史不太长的城市却能够凭借着这等创意让人喜欢,可赞可叹;之后又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地铁回到佘山。 2日小蛇一大早来送站,让我很是开心,每次有人接站/送站都是件特别让人开心的事!车开出上海,又沿着看不到头的铁轨开始驰骋,但这次旅行大多平平淡淡,所以我并没有什么非常独特的思绪出现,于是继续——看笔记。结果?看着看着不就看到了广州咯。如果你觉得这次旅行应该换个代号叫做“物理笔记”或者别的什么的话,我会表示同意的。如果你觉得这通篇的流水账“笔记”来“笔记”去让人厌烦的话,那请再看看开头那张图—— 嗯,只有看到许多条弯弯曲曲的线的时候,我才能确定:还好,并不是所有的旅行都是在笔记中度过的。冬季的东北再见咯!
秋高气爽好出游:“缺失之戒”箭在弦上
约2年前 about 2 years ago - 6条评论 6 comments
尽管最近与物理和paper拼杀得昏天黑地,但我还是没有忘记在2011年2月某日在漠河北极村宣告“环游大中华”行动正式完成的梦想。鉴于月底要去上海出差,我决定顺带用半个多星期的时间,将西南地区东部打上我的脚印,为明年初前往东北三省完成“环游大中华”行动铺平道路。鉴于贵州省和重庆市是“环游大中华”中“缺失”的一“环”,这次旅行的代号为“缺失之戒”。 这次旅行的线路非常简洁:广州——(广西/贵州)——>遵义——>重庆——(三峡/湘西)——>上海——>广州,预计耗时10天,欢迎各位围观。
[转]户外驴行精粹
约2年前 about 2 years ago - 尚无评论 No comments
按:前几天瞎逛的时候找到这么一篇文章,觉得很有用,故转到自己博客上以备后用,顺便也和各位喜欢旅行的朋友分享。原文来自: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2211211.html?si=4 (一)基本问题 1、毛巾的另一种用途。就是最常见的纯棉毛巾,比较厚的那种。在剧烈运动之前贴身垫在背上,用来吸汗,结束后立即取出来,你会感到非常舒服,而且内衣变干的速度快多了。配合排汗内衣的效果更好,多带几条,可以多换几次。 2、廉价化纤内衣。曾经见到有人穿普通的保暖内衣爬山,恐怖!专门的排汗内衣最好,如果暂时还没有,那也不要穿棉织品,到地摊或者超市上找那种化纤(一般是晴纶的)内衣吧,虽然赶不上排汗内衣,但比针棉内衣强得多! 3、拒绝牛仔裤。这个其实不需要多说了,但是我注意到还有很多新手穿着牛仔裤玩户外,大概一些人的观念里仍然认为牛仔裤耐磨结实。其实棉制品即不结实也不耐磨,物理性能也很不适合户外运动。一旦下雨、涉水或者大量出汗,你就知道牛仔裤的坏处了。赶紧脱了吧,那怕穿一条二十多块钱的化纤西裤都比它强。 4、鞋码的选择。几乎所有的教材上都说登山鞋的码子要大1到1.5号,我的体会不是这样,我穿鞋的体验从来是越穿越松,新鞋紧旧鞋松,早上紧晚上松,行进的时间越长越松。因此认为买鞋一定不要买大了,太大的鞋既不舒服又容易打疱,合脚才是最好的,当然前题是穿着厚袜子试鞋。 5、鞋带易散。这个小毛病比较烦人,其实用橡皮筋扎一下就解决了。或者用各种家电的电缆线上带的那一小节捆扎线也可以,捆得更牢固。 6、鞋垫打皱。鞋垫在鞋子里打皱的问题很多人遇到过,我有一个办法:用一块尼龙砧板(就是那种很薄、半透明、可以弯折的,关键是材料,类似就行)剪成鞋垫形状,然后和鞋垫简单地缝在一起,OK,彻底解决。此外,推荐一种超市里卖的所谓保健鞋垫,表面带颗粒的,牌子忘了,只要几块钱,比在户外店里花几十块钱买的鞋垫还结实。有人可能对它的颗粒心存疑惑,别担心,就是这颗粒才舒服。 7、冲锋衣的命门。只要质量没问题,冲锋衣的结构是严格防水的,不过它有个命门袖口,我见过的冲锋衣,袖口和袖子的连接处都没有压胶。淋雨时间一长,此处必然渗水。始祖鸟这个地方倒是设计得很好,可是太贵了,买不起,所以对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找到好办法,好在小臂出汗不多,衬个塑料袋对付一下拉倒。 8、解放鞋。这实在是一个性价比非常高的东西。便宜,防滑性不错,体积小。你脚上的登山鞋再好,晚上宿营时总得换下来放松一下吧?几百块的涉溪鞋在溪流里却有个无法避免的毛病:鞋帮的网眼老是进沙子,倒是解放鞋挺顶事。(不过解放鞋保护性太差,穿时间长了脚痛) 9、找路。除非你原本打算搞一次无人区穿越,从物资和思想上做好了自行开路的准备,否则,不管是暂时找不到路、还是打算抄点近路,都不要在明显没路的地方强行穿越。这样做你不仅可能受伤,而且根本节省不了时间和体力,老老实实转身、继续找那条已经存在的路才是明智的。不信的话可以多试几次。 10、行进节奏。看到比较多的说法是行进30分钟休息5分钟或者行进一小时休息10分钟。个人觉得这只能作为参考,每个人的体力和习惯不一样,适合的节奏也不一样,节奏比较快的,最痛快的走法是持续行进大约3个小时休息20分钟(水平移动)。此外,就几天的安排而言,最好第一天比较慢,第二天再回复正常。必须让身体适应一下,否则很难受。 11、步幅问题。多数教材上说要用较小步幅迈步,我的体会不同,长时间的行进中习惯于用较大的步幅(比平时走路的步幅稍大),这样感到更轻松一些。(因为减少了总的迈步次数,或许有利于减轻脚底的磨损?) 12、中途休息时不要脱鞋。长时间行进脚一定会浮肿,脱了鞋一旦再穿是比较难受的。 13、背包防水。登山包本身都有一定的防水性,防雨罩也是必不可少的有用东西。但是,如果你被雨水持续不断地淋过三四个小时以上,你就知道防雨罩也不是完全可靠的。防水袋虽好但是容量有限,推荐用大塑料袋(家电包装的那种,够大)包裹衣物和睡袋。溯溪活动这样做就更有必要了。 14、怎么装睡袋。绝大多数人都喜欢用压缩袋来装睡袋,错!这种办法早就抛弃了。睡袋反正放在最底层,不要额外包装,直接塞进背包里,然后上面该装什么装什么,只管使劲压。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空间,装好的包内部充实,外观饱满。 15、GPS与指南针。这个话题其实有点多余,因为已经有很多人谈过了。GPS是个好东西,也很专业,可惜使用中的限制因素太多了:太耗电、太容易受天气和地形影响、反应速度慢。很多人还喜欢携带军用指南针,比较流行的是62、65式。推荐定向越野用指南针(其实不是专业定向用的,是那种有机玻璃的,跟手机面积差不多的)。实际上军用指南针并不适合户外,偏重偏大,坡度计、里程计、速度盘、精确定向、测距等功能发挥不了太大用处,定向越野指南针轻巧简单实用,二三十块钱的质量就足够好了。 16、开路刀。狗腿当然很威风,但是对付山路上柔韧的荆棘和杂草,这玩艺儿实在老牛撵兔子有劲使不上。砍树当然不错,但是个人认为只要不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都不应当动它们。我使用的是一把瑞典ASE,长,细,薄,轻,锋利,开路非常好使。 17、水袋咀。鸭嘴兽水袋的吸管咀子是裸露的,容易脏,背包上肩时不小心还容易挤出水来弄湿后背。这个水管的吸咀是可以拔下来的,用装胶卷的塑料盒做个套子很容易。建议用富士的,白色半透明的比较醒目。 18、水壶。要亮骚、表明你是一头户外驴,LAKEN、SIGG必备,要实用,军用套壶最好。性价比高,非常结实。LAKEN、SIGG倒是轻了那么一点点,可惜一撞就瘪,瓶塞子又很容易滑丝,而且,你需要将一壶水保存一个星期再喝吗?当然,饮料瓶子也非常好。 19、不锈钢小口杯。超市有卖,7cm口径的比较合适,几块钱,用不坏。宿营时用这个,行进时用带吸管的水袋,搭配得非常好。不用时用小块挂挂在背包上,途中在溪流里舀水喝也很方便。 20、太阳镜。一般没必要,有顶带檐的帽子就够了,在山里实在没甚么晃眼的东西。冰雪地带太阳镜自是必不可少,不过那时你或许更需要一只雪镜,而且必须是防雾的。在低温条件下,不能防雾的雪镜基本上就是废物。 21、简易冰爪。也就是所谓的四齿冰爪,便宜,简单,只要几十块钱。DIY水平高的可以自己做一个。这玩艺儿名字叫冰爪,但真正在雪山上没几个人用4齿的,倒是在一般的山路上,遇到路面非常滑的时候,这个简单东西可以起到关键作用。个人觉得登山杖都可以不带这东西一定要带。 22、灯箱布。地席这玩艺儿主要是冬天用的,防止冰雪天气帐篷底部和底面冻在一块。推荐到做招牌的小店里扯一点广告灯箱布替代,有几种颜色,很便宜,也很结实,缺点是比重大了点。 23、一次性桌布。低档餐馆里用的那种薄膜型的,超市有卖,便宜,轻,多用途。 24、zippo打火机。很多人认为zippo跟户外有点挂钩,其实这玩艺儿在户外不好使,比一次性打火机差远了。还是把它留在家里,用一次性吧!而且要多带几个,放在不同的地方 25、地图保护。先复制一份(彩色打印最好),途中的标记作业就用这张图,然后到装潢店买一点玻璃膜,要无花透明的,或者到做招牌的小店里买一点转移膜(其实就是玻璃膜),把地图原件铺平粘上去,这份原件就变的即防水又结实。 26、劳保手套。现在劳保商店里有一种覆胶的手套,手套本身是棉线织的,手心和手指部分覆盖一层又厚又软的橡胶(橡胶多数是黄色的,也有白色的)。这种手套做工粗糙,但是防滑防扎性比任何劳保手套都好,带着也很舒适。 27、奶糖和巧克力。这两样东西用于临时补充体能有明显效果,途中一旦因为消耗过大、补给欠缺感到体力不足的时候,吃上几块,过个十来分钟就有效果,当然没感到体力不足时也可以吃。现在超市里有一种叫“干奶片”的奶制品,药片状的,也很好。很多药房里还可以买到口服的葡萄糖冲剂,在水壶里和一点这东西也是个好办法。当然现在有专用食品了,能量棒什么的,没试过,不知道怎么样。 28、饮水。书上从来都说不要在感到口渴的时候才喝水,不管怎么喝,人体的需水量都是一定的,不渴也喝有浪费的可能。 29、不要准备太多吃的东西。其实你根本吃不完,这些东西有多少是进到肚子里发挥作用了的?咱们玩的是户外运动,不是组织晚餐会,也不是野外生存训练,咱们要去的地方有哪一处是真正的无人区?这些东西你只吃得了一部分,剩下的要么送给农民朋友,要么半道上供奉土地公公。记住:别把自己的背包当“超级市场”。 30、穿多少衣服睡觉。以前听说的经验是睡觉时穿多了反倒冷,穿少一点才睡得暖和。后来发现这根本就是错的!绝对穿多一点更暖和,如果你的睡袋温标不够高,最好穿着羊毛衫抓绒睡。当然,穿得太多睡袋会太紧,不舒服。 31、剪指甲。这个主要针对MM。比较艰苦的户外活动中不要留长指甲,影响劳作,容易藏污纳垢,还容易受伤。 32、脚部打疱的防治.鞋要合脚就不说了,如果行进途中发觉脚底不适,局部位置火辣辣的,那一般就是打疱的前兆,最好不要心存侥幸,赶紧在痛处边缘贴上足够厚的纱布胶布,改变一下脚底的受力。如果已经打疱,那么有必要把它扎破放水(老人教的办法是用一根马尾穿在水疱上),但是一定不要把水疱的皮剪掉,否则第二天走路你会疼死的! 33、高锰酸钾。这玩艺儿多用途。除了消毒,它还是催吐剂,万一吃了有毒的东西,化一点水和下去立马呕吐。此外,很少有人知道它还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外用蛇药,可以迅速地中和蛇毒(对神经毒血液毒都有效)。被蛇咬之后立即捆扎、清除断牙,用小刀扩创(别太深!),然后把高锰酸钾粉剂填在创口(少量即可),片刻再继续其他急救。 (二)户外旅行科学装包 装包的关键在于对装备的了解(体积、形状、重量),合理的布局以及最小的个体体积。实现最小的个体体积可以在购买装备时有所选择,也可以在收拾装备时加以控制。另外,多使用压缩袋、防水袋等分别为零散物件打包。(以下的方法主要针对内架形背包)合理地分布重量: 一般最好将背包的重量集中在臀部,以避免重量落在肩部或背部。而且无论你走在何种地形,尽量保持较重的物品靠近你的背部,重心保持在两肩之间。 走在普通的山路,可以让较重的物品放在背包的上层,这样有助于集中力量在你的臀部上面,这是身体能承受较重背负的部分。 如走在崎岖难行的探险式路上,要用相反的策略,要把较重的物品放在背包主舱中部,这样使重量分摊到肩部和背部,使重心降低,较易保持平衡。 拉紧所有的压缩带限制装备在背包内的滑动,滑动会令背包重心移动,易使人失去平衡。扎在背包外的物品要尽量的少,否则会影响你行进时的平衡。保护好挂在外部的装备,不要让它们摇晃和互相碰撞发出咔嗒咔嗒的声音。如果你参加的是团队活动,要合理地将重量分配给其他团员,不要让自己无意间成为驮马,好节省体力。 女孩子或者身材比较矮小的人不管是走在何种地形上习惯性将重的东西放在背包的底部。这也无所谓,毕竟采取何种的打包风格,最终取决于你自己,首要条件的是你自己要感觉到舒服和方便。确保一些物品放在能够轻易地拿出来的地方,而不用“翻箱倒柜”地找。像地图、指南针、太阳镜、防虫药、零食、水壶、头灯或电筒、风雨衣和背包雨罩等。 帐篷:帐篷分为帐、帐杆、地钉三个部分。购买时这三部分是卷在一起的,但装包时就不要原样装进去,因为长条型的帐篷使得包内的剩余空间变得很窄,不容易填装其它物品,并且不易于分配重量,保持背包重心在中间。 建议的方式是将帐像被子一样叠起,并用扁带收紧或用压缩袋打包,地钉也夹在帐中(地钉须带防护套才不会扎坏帐)。叠好的帐建议放在背包的最上层,这样比较符合露营的顺序。在营地经常是先搭帐篷再做其它事情,撤营时也是先收拾好帐篷里面的东西再叠帐篷。 帐杆沿着背包侧面靠近背部的位置放置(这时背包的隔层要放松,以使帐杆能插到背包底部)。帐杆可以外挂在背包两侧,但在走丛林时最好还是收在背包里面,这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保护帐杆。 零散物品:零散的物品体积不均,重量质地各不相同,因而装填的方法也各不相同。对于软质地的物品(如帽子、手套等)建议用来填充大、硬、有形物品的间隙,对于硬质地,外形又不规则的小物品(如炉头等),建议放入套锅、饭盒等容器里,既省地方,又可以有效的保护这些小物品。随时取拿的小物品应放在第二层(帐篷下面),与食品放在同一个层面上。 水和食品:食品的装法与零散物品类似,位置也在同一层面上。至于水,它往往是所有物品中比重较大的一个,它的放置直接关系到背包的重心,进而影响到整个旅程。但每个人的负重能力不同,舒适感也不同,将水(一般是三升)放在背包中部,也就是第三层,这使得整个背包的重心在中部偏上,这样会有最佳的舒适性(个人体会)。检查你的燃料瓶是否拧紧,并且要放在食物的下面,即使一旦泄漏也不会污染食物。 衣物和睡袋:每次装包,总是第一时间把睡袋用压缩袋压缩后塞进背包的底仓。衣物尤其是冬天出行的衣物像抓毛绒、羽绒服等都具有很好的压缩性,可使用压缩袋打包放在背包下层,睡袋的上边。这样既可以上面物品的重量尽量压缩衣物所占空间,又可以在需要时方便的从底仓取拿。至于应急的风雨衣,可以放在背包的顶袋,方便随时取用。 (三)野外宿营必备装备清单 1、帐篷:北方或少雨的地方可以准备一个单层帐篷,可以抵挡小于2~3个小时,在雨季要选择双层帐篷,一般可以抵挡小雨7~8个小时。 2、睡袋:野外露营必备之物,有羽绒、晴纶棉、线织几种,根据天气选择吧。 3、防潮垫:耐磨层有单层和双层之分,有平直面和蛋巢面、有可充气垫,根据你的要求选择。 4、炉具:在炉具的选择上有瓦斯炉和汽化炉、酒精炉等,在禁止野外用火的地方非常有用。 5、桶锅:一种专门为登山露营而设计的套锅,大、中、小三锅子套在一起,还附有小碗、汤匙及小茶杯。 6、水袋(壶):野外活动不可或缺的装备,毕竟营地离水总有一段距离。…
约2年前 about 2 years ago
最初的梦想一定会到达,最想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这是《最初的梦想》的歌词。十分喜欢的。大龙,你可以写书啊,一定有不少读者。
约2年前 about 2 years ago
里面是有不少歌词,但在那里看是挺应景的。有写书的想法,可惜排在它前面的有很多... 不过我相信我一定能把这本书写出来的...
约2年前 about 2 years ago
有好几次想起你那句“我在川藏线上享受孤独”。
约1年前 about 1 year ago
感谢这位有心的仁兄,我看见了我自己的涂鸦。
约1年前 about 1 year ago
这太令人惊讶了!哈哈,握手。真没想到还真有人来认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