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彩云之南
Jan 15th
哈哈哈,飞机大致准点到昆明,我的托运行李第一个出来,RP不错。不过周恒的行李竟然被弄坏了轮子,结果赔了个更大的箱子。
昆明到大理的火车票还算好买,但人很多,车干净却味道重。走走停停,早七点到了大理,天还没亮。日出时苍山上的帽云很美,山上有积雪,看到了日照金山。
天气不错,大家希望环食一切顺利。
使用Wordmobi发布
日环食天气功课
Jan 3rd
进入2010年,第一个挑战就是日环食天气预报。自然界的奥秘是掌握在上帝手里的,也只有认真研究才能窥览一二。所以,不要想着随随便便就能猜测每一次天气,上一次日全食预报的基本成功,除了运气,是建立在刻苦研究以往天气的基础上的。所以,在展开预报之前,首先得分析一下近几年的天气形势。 这次预报范围是从中南半岛到辽东半岛环食带内的天气,南亚次大陆的就留给印度人去解决吧。我选择了曼德勒、大理、重庆、南阳和青岛五个点,结合卫星资料、香港天文台地面图和NCEP再分析资料来看每年1月15日前后天气形势以及其所对应的天气系统的活动特征。
2005年
曼德勒晴加灰霾,但对看日环食影响应该不太大;大理阴到晴间多云,从前后几天的情况来看,偏南风若在轻微或以上则天气差;重庆整个1月都是轻雾或毛毛雨,平均能见度2-3公里;南阳晴,但有轻雾,能见度4.9公里,地平线上的太阳比较难看到,气压1029百帕,吹轻微的偏北风;青岛晴间多云,但烟幕很重,能见度9.2公里,地平线上的太阳没有看到的指望,气压1027百帕,吹和缓的偏北风。 从GOES-9的影像来看,云南地区覆盖着大片低云且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增厚,中原到辽东地区大致晴天;850hPa湿度场和云量有着较为一致的对应,晴/阴的分界线大概是70-80%之间,但在中南半岛的对应则不佳。从气压场上来看,850hPa上华南有一个1520-1530gpm的高压,也大致对应着晴天(但是,有几条不算窄的云带);700hPa和500hPa和云量对应不佳,只见到朝鲜半岛上有一个切断低压,关联的西风槽已经移到东海。从时间特征来看,1月上旬中原地区没有明显冷空气过境,但从地面图来看,中原一带是由温和的东北季风控制的。
2006年
曼德勒晴有轻雾,不影响观测;大理全月基本晴天,吹和缓的偏东风;重庆全月阴天有雾;南阳阴天加雾或灰霾,气压1023百帕,吹轻微的偏南风;青岛晴天但有轻雾,影响观测,能见度4.9公里,气压1023百帕,吹轻微的偏南风。 从FY2C的影像来看,除了105E以西以及辽东半岛以外,大陆被浓厚的云系遮了个严严实实,850hPa只对西段对应较好,中原地区尽管850hPa很干,但仍然有浓密云系。云南地区处于中低空槽后控制,而辽东则处于中低空弱脊前,可能是这两个地方天气较好的原因。从500hPa层面来看,一道西风槽正在通过东亚,而中原地区2、3天前相对应的冷空气才过境,强度偏弱,在15日前后已经几乎荡然无存。
2007年
曼德勒晴有灰霾,不影响观测;大理晴间多云到多云,吹和缓的偏南风;重庆老样子;南阳多云加灰霾,气压1028百帕,吹轻微的偏南风;青岛阴有雾,气压1027百帕,吹和缓的偏北风。 从FY2C的影像来看,重庆以西没有明显有云的迹象,环食带南侧有一条平行的云带,环渤海地区有云系覆盖。奇怪的是,这一年许多地方在红外图像上看似乎没有云,但实际上天气则不好(大理、南阳、郑州等),说明云的高度非常之低,接近地面。850hPa湿度场对应的很一般,气压场上来看,云南地区处于西藏低压的槽线上,而中原地区大部分处在一个西北-东南高压之间的鞍形场,在700hPa上,那道与环食带平行的云带则有一条槽显著对应,500hPa上没有显著特征。大概一周前,有一股强冷空气过境,甚至连青岛都有半星期的好天气,但此时东北季风已经衰退,较2006年强,2005年弱。
2008年
曼德勒晴有灰霾,不影响观测;大理晴间多云,日平均云量约三成,吹轻微的偏东风;重庆有雨;南阳中雪转阴,气压1040百帕,吹轻微的东北风;青岛阴转晴有轻雾,地平线方向看到太阳机率不大,气压1042百帕,吹和缓的偏北风,能见度10.9公里。 从MTSAT-1R的影像来看,攀枝花以东全部有云,河南一带云系深厚。850hPa上反映得比较好。有趣的是,天气很好的云南和天气相对好一些的辽东,850hPa上都反映为低湿度。气压场上没有显著的、一致的特征,比如说中原一带的低空有南方突出来的脊,但天气仍然恶劣。13日前后一股强冷空气过境,因此青岛也暂时摆脱了低能见度的干扰,强烈的东北季风正通过华南。
2009年
曼德勒晴,能见度相对高一些;大理大致晴天,无风;重庆有雾;南阳、青岛天气都很好,有希望见到地平线附近的太阳。南阳气压1032百帕,吹和缓的西南风;青岛气压1029百帕,吹和缓的西南风,能见度11公里。 FY2C的图基本一片清净,850hPa湿度场基本低于50%,气压场上没有什么显著特征,但从各站的风温压可以看出,强烈东北季风的持续补充是各地天气良好的主要原因。地面图上看,大陆的地面高压正在东移出海,东北季风的控制较2005年更甚。
总结
这几个地点阶梯差异显著,曼德勒几乎从未有云,重庆则可以说毫无指望,南阳和青岛有一些机会,大理是国内首选。槽-脊规律不好应用,850hPa湿度场对应关系也很一般。对于东部地区来说,观察东北季风的活动规律是比较可靠的,对于大理则是850hPa湿度场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若在65%以上则多云概率很大,但也有55-65%之间而有云的(2007年)。
![神采奕奕的指挥乔治·普莱特](https://y234.cn/wp-content/uploads/2010/01/img2.jpg)
杂谈2010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Jan 2nd
第15年听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总有两种感觉是不变的:听开场曲的时候总在想:呀?一年就这么过去啦?听拉德斯基进行曲,看到所有观众集体拍手的场面,就会想:哟,新的一年就这么开始啦!最后一个音点落下,全体观众起立致敬,我也有些失落。一年一度的欢乐相聚到此结束,大家又要忙干各自的活啦。
过去的一年,我的触角急速向音乐世界探寻,在世界的两头各听了最顶级乐团的演奏,计算机里的音乐资料也飞速膨胀,从巴洛克时代的巴赫、亨德尔,到几乎现代的布里顿、科普兰,都有涉及得颇为深入,早已经不再是十多年前只着迷于施特劳斯的轻快舞曲了。然而,新年音乐会更多的是一种符号,它无须有多高深的音乐内涵,仅仅是一场轻松的沐浴,让人们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新年的到来。就算是相对来说以内涵著称的柏林森林音乐会,最后一曲也一样是疯狂的《柏林的空气》,现场气氛还比拉德斯基进行曲出格多了。因此,古典的菜鸟也无需为大虾们“不过是19世纪的流行音乐”的评论感到不安,只要大家很快乐,那便是达到了目的。
86岁高龄的乔治·普莱特第二次执棒新年音乐会。必须要说,普莱特可能是新年音乐会这些年最棒的指挥。他对舞曲极强的弹性处理,以及对乐团的紧密控制,我感觉这15年来是无人出其右。奥地利作曲家的舞曲,或许由生性浪漫的法国人来指挥,会显得最为适合。
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今年的音乐会,那应该是“弹”了。对于《蝙蝠》这样耳朵起茧的老曲目,普莱特还能玩出新花样,确实不容易,速度突然加快减慢1倍,在全场音乐会中并不太少见,听起来感觉确实比较“爽”。《炽热的爱情与舞蹈》,上一次演出已经是19年前的阿巴多了,这一次普莱特将速度略微加快,味觉上与阿巴多的演绎有明显的不同(也可能是阿巴多将其作为返场曲目演奏的缘故)。《美酒、女人和歌》或许是上半场最有意思的曲目(《克拉普芬公园》那几个新玩具我就不评论了),和10年前穆蒂的版本比较,关键字依然是“弹”—— 如同超级大弹簧一样的弹。很奇怪,穆蒂作为同样带有歌剧背景的指挥家,对同一首曲子的演绎居然和普莱特有如此显著的不同,我怎么都觉得这首圆舞曲和歌剧应该不至于太没有关系呀—— 比如莫扎特笔下,胖胖的女主角在舞台上引吭高歌。
下半场开场,演奏爱乐乐团的开山鼻祖尼古莱的作品。普莱特的处理倒是前后平均,但有意思的是开头比一般的版本明显快。同一首作品在1992年新年音乐会上也演奏过,当时的指挥是卡洛斯·克莱博。奥芬巴赫《莱茵仙女》序曲的曲调和《霍夫曼故事》中的《船歌》如出一辙,奇怪了,这两者啥关系?我简单翻了一下奥芬巴赫的歌剧清单,似乎没看到《莱茵仙女》,后来看了Decca的介绍才知道奥芬巴赫把这段旋律移了过去。《晨报》在2001年的时候由非常反普莱特风格的哈农库特指挥过,不过顾着看舞蹈了,没仔细听区别,感觉弹性有所减弱。伦拜整一个就是施特劳斯的山寨版,但他的加洛普似乎不是明显的ABA曲式。返场的第一首,《狩猎》,上一次2005年演奏的时候为了向海啸遇难者表示敬意,没有拿出猎枪来耍,这次普莱特他老人家亲自上阵,结果“啪”的一声出来一朵花,有新意!新年问候么,普莱特从动作到语调基本都是2008年的翻版,不过86岁的长者还那么有力气,已经很不简单了。
说到最后,相比以前,这一次音乐会的特色是一种让人畅快的弹性,这里你必须佩服爱乐乐团的高深功力,虽然今天“稍微不齐”的地方不少见(相对以前要多一些),但几十号人能感觉一致,同时摇头晃脑,确实也很不简单;而且普莱特的指挥有一点“富特文格勒”,有好几次他全身已经开始狂震,几百毫秒之后乐队整齐划一的声音才出来,我是比较好奇哪一个动作发出了“开始”的信号。以前我觉得最有观赏性的新年音乐会指挥是穆蒂,但普莱特的观赏性还在他之上不少,如同CCTV直播嘉宾卞祖善老师说的一样,普莱特“老人的庄重、中年人的力度、年轻人的活力、小孩子的天真”,统统具备,演奏《维也纳糖果》开始的时候还好像小孩吃了块糖一样傻傻的笑了,看得我那个乐呀。虽然今年没有延续2006年开始的“一年一大笑”传统,但看着普莱特在指挥台上手舞足蹈,感觉还是很享受。
今年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几十年来一直担任导播的布莱恩·拉奇先生因故不能导播新年音乐会,这项工作由他的弟子费比西女士担任。感觉今年的导播工作还可以再提高,特别是《莱茵仙女》一曲,把镜头拉来拉去,看得我有点眩晕了;金色大厅能不能把管风琴上面那天使的竖琴修一下?镜头里至少出现了10次。担任了N年解说的赵忠祥老先生这次吸纳网友意见,话比较少,但《无穷动》时候还是差点冒顶了。顺带一提,普老一反历来《无穷动》的套词,居然来了句:“很好,但够啦!”台下一片哄笑。
维也纳爱乐乐团在新年音乐会结束后立即公布了201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人选:克利夫兰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弗兰茨·韦塞尔-莫斯特。期待下一年的新年音乐会?慢着,赶紧开始干活吧!
叶夜新装贺生日迎新年
Jan 1st
2009年12月31日是叶夜小站10周年生日。叶夜网前身小龙天文网建立于1999年12月31日,最早的主机位于163.net,2002年迁至国家天文台并与中国彗星与流星资讯网分离,2005年7月改为现名。
为庆贺生日及迎接新年,叶夜小站装饰一新,题图更换为2008年8月9日在天山拍摄的照片,同时大幅精简了博文分类,目前分类及简介如下:
- “十年少”仙丹:各类趣事、幽默
- 叶夜速写:由原先的“鸡毛蒜皮”和“叶夜站务”合并;普通的文章、随笔等
- 吟诗作赋:诗、词、文言散文等
- 天籁之音:与音乐相关,如音乐作品发布、音乐会听后感及乐评等
- 学而时习:由原“学而时习”和“书虫之语”合并;读书笔记和学习感想等
- 一图胜千言:照片、影像
- English Island:以英文编制之文章
- 观星手记:与天文相关,如观测记录等
- 椰子笔谈:严肃认真的文学作品
由于照片发布内核变动,2008年8月前的照片一直未能浏览,这几天会努力解决这一问题。本人计划在2010年7月,叶夜博客5周年庆时,制作升级新版主题,敬请期待。
祝各位新年快乐!
最新评论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