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Radio France | Francois-Xavier Roth

Krystof Maratka (b. 1972)
1. Chant G'hai

Simon Steen-Andersen (b. 1976)
2. Ouvertures

Denis Gougeon (b. 1951)
3. TOY (Music box)

Qigang Chen (b. 1951)
4. Enchantements oublies

Maurice Ravel (1875-1937)
5. Bolero

  当初定了这一场音乐会主要是出于好奇:当代作曲家使用古典音乐的配器会写出怎样的作品呢?这场音乐会呈现了一场马拉松式的作曲竞赛的三首翘楚之作。不过到了最后,为了这场音乐会我不得不放弃了欣赏世博夜景的机会,可谓鱼与熊掌不得兼得吧。

  前三首是三位当代外国作曲家以“外国作曲家写中国”为标题而创作的作品,是从24部作品中遴选出来的。自然地,这三首作品我都没有预习的机会,因此也完全仅能凭初步的印象以及和作曲家神交的程度来评判。第一首作品为法国作曲家Krystof Maratka创作,题目为“上海”或者“歌颂大海”,感觉似乎是继承了印象派的笔法,但我个人觉得过于强调炫技,很难辨别出任何实质上的印象。第二首作品为丹麦作曲家Simon Steen-Andersen的作品,标题是“开启”。这首曲子在印象派的精髓上走得比“上海”远得多了,独奏的古筝用了许多非主流的方式—— 比如用二胡弓子拉奏甚至用信用卡刮奏,还利用了预制的音响效果等等,总得来说并非炫技,也已经不是音乐了,和约翰·凯奇的理念比较接近—— 它是不同音响片断的集合,这在乐曲结尾处,多处“强行切换”表现得最为明显。乐曲另一个令人称道的地方是作曲家将无序的中国话在音乐上进行了深度的拓展,听起来让人觉得很欣赏和亲切,因为我在音乐聚会的游戏中也有用小提琴模仿说话腔调的尝试,而我和作曲家竟然在这一点上不约而同了!Steen-Andersen是3位当代作曲家中最年轻的一位,或许正因为如此,我对他的作品和手法能有强烈的认同感,但大部分观众则显然对此很难接受。第三首作品为加拿大作曲家Denis Gougeon的“玩具八音盒”,个人觉得写得很糟糕,是广义上的古典乐与后现代音乐的不成功的杂合体,只有开头和结尾模拟打开和关闭八音盒的乐句有点意思。没想到,最终宣布的得奖结果竟然和我的个人看法完全相反—— Gougeon竟然拿了第一,Maratka第二,而我最为欣赏的Steen-Andersen却只有第三!我觉得评委的年龄使他们无法理解Steen-Andersen音乐的精妙之处,他可能太超前了;我个人认为Steen-Andersen的曲子比另外两人要好起码一个档次。哎,谁知道呢?当初Ravel的音乐也被人攻击得一无是处的。

  下半场首先是陈其钢的《失乐园》,作曲家宣称这是一种类似意识流的东西,但他觉得还不够成功;然而这两场音乐会的两首陈其钢的作品让我对这位作曲家好感大发。某种程度上我也是个很内向的人,在很内向的世界中有一些很内向的想法,但此时我却可能是很有激情的;《失乐园》以巴贝尔《柔板》式的弦乐叠音作为引子,有剧烈的均匀变动的调号;然而中间却来一段突然的、激情澎湃的段落(陈其钢把定音鼓当架子鼓使,让人觉得非常新鲜同时也激情四射!),最后又倏然回归到巴贝尔式的弦乐柔板中,以E音终结。欣赏音乐有时就是特定情境、特定心情下的神交…… 在临近毕业这心情剧烈变动的时光,我必须承认陈其钢的《失乐园》几乎完全就是为我翻腾的心境量身定做的!总之,这是一次酣畅的心情抒发。

  我本来非常期待法国广播爱乐乐团玩拉威尔的《波莱罗》,没想到管乐居然在solo的段落出了两个超级大bug,估计这两位乐手脑袋突然短路,居然在两处不同的地方把一串音吹错了!同学啊,波莱罗讲究的就是从头到尾的近似均匀近似单一,您这么一xx了,剩下的还用听么…… 而且整首乐曲也可谓粗制滥造,毫无精巧感,给人的感觉就是山寨Nokia一个,要什么没什么还有大bug,至多国内二流乐团水平。总之这首曲子之后我直接不鼓掌。指挥似乎也觉察到乐团状态不对,没有加演就退场了。

  最后谈谈今天的上海观众。真奇怪,今天的观众大体上还是很不错的,除了零星的手机铃声以外,大体非常安静,能理解乐曲必要的休止以及弱结尾的延长,大概可以打个70分。我就奇怪了,怎么5月2日的就那么恐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