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猫专访记录暨广东科技中心讲座花絮
Dec 27th
按:本来只是单纯想发今天广东科技中心讲座的花絮,但正好碰到大猫一篇挺好的访谈,于是就“本末倒置”了,也让大家领略一下大猫的风采,呵呵。大猫其人我就不必多说了,没了他,中国青少年业余天文简直就是不可想象的,我也是受益者
“很多今年看到日全食的人会成为天文爱好者”——访北京天文馆馆长、中国天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朱进
本报记者 黄冲 实习生 罗雯瑶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7-30
7月22日,百年一遇的日全食让无数国人开始仰望天空,也让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成了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他非常忙,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面访的两个多小时里,手机不时响起,中间还进行了一家电台的电话连线。
换成一般人,也许早不胜其烦,但朱进似乎很享受这种“忙”。在他看来,日全食之所以让人兴奋,还不在它有多大的科研价值,而是它真的“让人震撼”。“你一定要在场。”朱进说,20年后中国的专业天文研究者,也许就是今年夏天看过日全食的小孩。
中国青年报:日全食已经过了,报道热潮还没退去。听说您接受了上百家媒体的采访?
朱进:差不多了。对我们来讲,科普是很有意思的事。现在很多人觉得,科普就是把我知道的东西告诉你,其实不是这么回事。天文学是一个不断有新发现、新发展的领域。这个过程中,所有人都在提高,我也在慢慢修正自己的观点。对于这次日全食,我们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尽可能让大家多关注天文,至少多听两句天文知识。
中国青年报:接受了这么多采访,您还有什么话没说出来吗?
朱进:现在回过头来想,我们还是没能很好地告诉大家,这是个什么事,可能很多人还是把它当做一个普通天象来对待。可是如果你有朋友亲身经历过,你听听他们怎么说,就会发现,日全食是一个特别震撼的现象,大概是我们这辈人有生之年能遇到的最壮观的现象。我看到有媒体列举了日全食看点12345,其实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亲自看到了这次的日全食!
中国青年报:你是说亲眼所见?
朱进:对!在全食带里晴天的地方,当月亮完全把太阳挡住时,你当时在场就行了。日全食本身是重大天象。不管我们这些搞专业的人做不做事,它都会掀起一个天文热潮,就像美国1966年发生的流星暴雨。美国现在从事行星天文研究的人中,相当一部分是小时候看过那场流星暴雨的,当时他们还是十几岁的孩子。这次日全食也一样。22日那天,四川、重庆、湖北等地天气都不错,一定有很多小孩看到了,这会对他们一辈子都产生影响。再过20年,没准儿你会发现好多天文研究者,就是那天抬头看见日全食的小孩。
中国青年报:你们不能总等着日食、流星雨来了才给大家普及天文知识吧?
朱进:其实,每个月都有重要天象,我们定期会有天文通报,介绍一些最新的天文现象和发现。我们也尽可能通知媒体,但很多媒体不太注意这方面的事儿。这有一个引导、培养的过程。现在大家对天文根本不了解,很多事根本没听说过。在美国的科学新闻里,天文类新闻大概占60%。它是那些特别远的、接触不到的事情,但又是能理解、能想象的事。人类现在观测到最远的东西距离地球130亿光年,这是一个巨大的范围。你可以想象这里面好玩的东西会有多少。天文能让你更好地认识人和宇宙的关系,体会人在其中的位置。
中国青年报:人会觉得自己太渺小了。
朱进:人本来就很渺小。但人很牛的地方在于,虽然宇宙这么大,但人还是能认识它。通过观测天象,我们知道的越来越多(当然不知道的也越来越多),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你能不断有新发现。现在,学校教的都是成熟的科学理论,这会给你一个错觉,即科学都是成熟的东西,你也会认为科学家都是牛人。一遇到与经验不同的东西,人们本能地就想听专家怎么说。其实,专家也经常说得不对。很多时候,你完全可以凭自己的经验判断对错,但学校的训练总让你倾向于听专家的,这是一件很危险的事。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好奇心,对你不知道的东西的一种好奇。前几年,我和一个朋友住在山上,那里常有蚂蚁打架,大个的蚂蚁和小个的蚂蚁互相咬,我们看了一个小时。现在很少有小孩对这种事感兴趣,人们大都缺乏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和敏感。而真正的天文训练,就是让人对异乎寻常的事物有一个敏感——凡和常识不一样的东西,我就会去注意。
中国青年报:古人常把吉凶祸福和天象联系在一起,这是不是“天人合一”观念的反应?您怎么看?
朱进:“天人合一”的“天”,不仅仅是指天文,它是和“地”相对的,“地”以上的都叫“天”,所以既包括天文也包括气象。以前说“观天”,事实上也包括看气象来预报一些事。至于天文,除非有小行星撞地球,一般行星几何学上的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几乎是零。
中国青年报:也许有人会想,自己的事都还没解决呢,关心天上的事干吗?
朱进:天文学是基础研究,它不是解决某些具体的工程问题。我开始做小行星研究的时候,就是觉得好玩。真正的基础研究,一定是好奇心的驱使。未来的天文发展,需要大量热爱这项工作的人。现在搞天文的人还是太少,更别说优秀不优秀了。
中国青年报:全国每年天文系的本科毕业生不是有100多个吗?朱进:是,可至少有50个改行了。
中国青年报:是不是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朱进:大部分人可能本身兴趣不在这儿。本来第一志愿的就不多,学完后想搞这个的更少。现在整个社会就业紧张,可我们还缺人,缺对这个领域特别感兴趣的人。我甚至想过,假使有人学得差点儿,只要他有足够的兴趣,我们都可以要。可是,以前有天文系的学生连天上的星座都不认识。
中国青年报:两年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有项调查发现,90%以上的青年对占星和星座感兴趣。
朱进:星座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现象。所谓的星座变化对社会和人的影响,在科学理论上是没有根据的。所谓星座和性格的对应,跟实际的星座特点、恒星距离都没什么关系。有的占星术用到跟行星的关系,那就比较复杂,但仍然是一个算命的体系。星座在高校这么火,说明我们过去的科普工作做得不够,要检讨。
中国青年报:有没有可能让那些迷恋占星的青年把兴趣转向真正的天文?
朱进:对,这就是我们现在想做的。当然了,这很难。我们现在就想通过活动不断影响各方面的人。今年我们最想做的就是“路边天文”——把望远镜搬出来,让大家看,看看月球,找找银河。真正的天文爱好者,是那些晚上能出去看星星的人,数量非常少。不管怎么说,这次日全食是个机会。我相信很多今年看到日全食的人,会成为天文爱好者。
朱进@华师附小
Oct 7th
在波多黎各开会期间偷闲一下,小换一下口味吧。当然还是和天文有关的。
朱进在9月22日到华师附小做报告。大猫来广州,当然是要去看看的,顺便也可以当今“00后”的风采。
靠近报告厅的时候就听到里面好像爆炸一样巨吵闹,吃了一惊…… 话说以前小学的时候,只要有点吵,还不给老师骂个狗血淋头?现在的00后也真是挺嚣张的。进去以后才明白,这是他们听讲座的方式,因为每当大猫放出一张照片,他们就“哇”一声,可见对这次讲座热情还是挺高的。
讲座之后的提问环节,成堆学生挤上前去问问题,甚至老师还要拦住后来者,开始让我想起那些“从小学生到大学生的退化”之类的争论了:大学的讲座有这么踊跃提问的好像很少吧。第一个问题是,“宇宙边界外面是什么”,大猫立马囧了,嘉宾们窃笑,一副很不以为然的样子,老师赶紧上前说“大家提的问题不要太难”,结果下一个问题是“宇宙有多少颗星星”,大猫更囧了…… 半小时的提问下来大猫满头大汗,却面带微笑,于是乎又给大家签名。虽然00后的小学生活和我们那时候截然不同,可看得出来,他们对这场讲座很兴奋。
哎,从小学生到大学生,恐怕确实退化了。这几天开会,听到了各种各样古怪而有趣的研究报告,可我们干这么多事,花这么多钱,回答的还不是那几个简单的问题吗?宇宙有多大?边界外面是啥?有外星人吗?等等。可我们搞了这么多东西,这最初的几个问题好像反倒给弄忘了。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熵确实是在不断增大的……
有时候人也确实是挺可笑的啊,上帝的笑料确实不少。
最新评论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