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志22年生辰庆典音乐会
May 28th
Philharmonic Orchestra '92 | Ye Quanzhi
2010 May 28, 17:00 CST at the Blue Hall
Richard Wagner (1813-1883)
1. Overture of "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WWV 96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
2. Symphony No. 5 in C Minor, Op. 67
3. Symphony No. 6 in F Major ("Pastoral"), Op. 68
ENCORE
Leroy Anderson (1908-1975)
4. Chicken Reel (1946)
5. The Typewriter (1950)
Ye Quanzhi
6. Happy Birthday! (2002)
试评“呈现·中国——外国作曲家写中国”音乐会
May 4th
Orchestre Philharmonique de Radio France | Francois-Xavier Roth
Krystof Maratka (b. 1972)
1. Chant G'hai
Simon Steen-Andersen (b. 1976)
2. Ouvertures
Denis Gougeon (b. 1951)
3. TOY (Music box)
Qigang Chen (b. 1951)
4. Enchantements oublies
Maurice Ravel (1875-1937)
5. Bolero
当初定了这一场音乐会主要是出于好奇:当代作曲家使用古典音乐的配器会写出怎样的作品呢?这场音乐会呈现了一场马拉松式的作曲竞赛的三首翘楚之作。不过到了最后,为了这场音乐会我不得不放弃了欣赏世博夜景的机会,可谓鱼与熊掌不得兼得吧。
前三首是三位当代外国作曲家以“外国作曲家写中国”为标题而创作的作品,是从24部作品中遴选出来的。自然地,这三首作品我都没有预习的机会,因此也完全仅能凭初步的印象以及和作曲家神交的程度来评判。第一首作品为法国作曲家Krystof Maratka创作,题目为“上海”或者“歌颂大海”,感觉似乎是继承了印象派的笔法,但我个人觉得过于强调炫技,很难辨别出任何实质上的印象。第二首作品为丹麦作曲家Simon Steen-Andersen的作品,标题是“开启”。这首曲子在印象派的精髓上走得比“上海”远得多了,独奏的古筝用了许多非主流的方式—— 比如用二胡弓子拉奏甚至用信用卡刮奏,还利用了预制的音响效果等等,总得来说并非炫技,也已经不是音乐了,和约翰·凯奇的理念比较接近—— 它是不同音响片断的集合,这在乐曲结尾处,多处“强行切换”表现得最为明显。乐曲另一个令人称道的地方是作曲家将无序的中国话在音乐上进行了深度的拓展,听起来让人觉得很欣赏和亲切,因为我在音乐聚会的游戏中也有用小提琴模仿说话腔调的尝试,而我和作曲家竟然在这一点上不约而同了!Steen-Andersen是3位当代作曲家中最年轻的一位,或许正因为如此,我对他的作品和手法能有强烈的认同感,但大部分观众则显然对此很难接受。第三首作品为加拿大作曲家Denis Gougeon的“玩具八音盒”,个人觉得写得很糟糕,是广义上的古典乐与后现代音乐的不成功的杂合体,只有开头和结尾模拟打开和关闭八音盒的乐句有点意思。没想到,最终宣布的得奖结果竟然和我的个人看法完全相反—— Gougeon竟然拿了第一,Maratka第二,而我最为欣赏的Steen-Andersen却只有第三!我觉得评委的年龄使他们无法理解Steen-Andersen音乐的精妙之处,他可能太超前了;我个人认为Steen-Andersen的曲子比另外两人要好起码一个档次。哎,谁知道呢?当初Ravel的音乐也被人攻击得一无是处的。
下半场首先是陈其钢的《失乐园》,作曲家宣称这是一种类似意识流的东西,但他觉得还不够成功;然而这两场音乐会的两首陈其钢的作品让我对这位作曲家好感大发。某种程度上我也是个很内向的人,在很内向的世界中有一些很内向的想法,但此时我却可能是很有激情的;《失乐园》以巴贝尔《柔板》式的弦乐叠音作为引子,有剧烈的均匀变动的调号;然而中间却来一段突然的、激情澎湃的段落(陈其钢把定音鼓当架子鼓使,让人觉得非常新鲜同时也激情四射!),最后又倏然回归到巴贝尔式的弦乐柔板中,以E音终结。欣赏音乐有时就是特定情境、特定心情下的神交…… 在临近毕业这心情剧烈变动的时光,我必须承认陈其钢的《失乐园》几乎完全就是为我翻腾的心境量身定做的!总之,这是一次酣畅的心情抒发。
我本来非常期待法国广播爱乐乐团玩拉威尔的《波莱罗》,没想到管乐居然在solo的段落出了两个超级大bug,估计这两位乐手脑袋突然短路,居然在两处不同的地方把一串音吹错了!同学啊,波莱罗讲究的就是从头到尾的近似均匀近似单一,您这么一xx了,剩下的还用听么…… 而且整首乐曲也可谓粗制滥造,毫无精巧感,给人的感觉就是山寨Nokia一个,要什么没什么还有大bug,至多国内二流乐团水平。总之这首曲子之后我直接不鼓掌。指挥似乎也觉察到乐团状态不对,没有加演就退场了。
最后谈谈今天的上海观众。真奇怪,今天的观众大体上还是很不错的,除了零星的手机铃声以外,大体非常安静,能理解乐曲必要的休止以及弱结尾的延长,大概可以打个70分。我就奇怪了,怎么5月2日的就那么恐怖呢?
广州巴洛克乐团音乐会听后感
Mar 29th
近日认识一位华工爱乐乐团的朋友,他告诉我说广州巴洛克乐团在28日晚在华工本部有一场演出。我简单看了一下节目单,竟然有类似帕格尼尼一协这么彪悍的曲目。广州这样的古典音乐沙漠,能有一个非专业的乐团演奏如此曲目?我大感兴趣,简单的了解了一下该乐团的情况,原来此乐团就是东山堂的教会乐团,听那位朋友说有挺齐全的配器。高中三年天天都听着东山堂的钟声过来的,便觉得无论从满足好奇心,还是从某种“回馈”来说,也都应该去捧捧场。所以28日下午主持完学术讨论会,吃了两块饼干,就坐地铁赶往华工本部。
28th March 2010 (Sunday) 7:00 pm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晚上 7:00
华南理工大学文体中心音乐厅Programme:
1. Handel: Water Music Suite No. 1-3 in F major, HWV348
亨德尔:水上音乐 第一号组曲第三首
2. Bach-Stokowski: Sheep May Safely Graze 巴赫:羊儿安详地吃草
3. Pachebel: Canon in D Major 帕恰贝尔:D大调卡农
4. Bach: 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巴赫:耶稣,人们仰望的喜悦
5. Mozart: Concerto in G for Flute K.313, 1st mvt.
莫扎特:第一长笛协奏曲 第一乐章
6. Clarinet Polka 单簧管波尔卡
7. Paganini: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D major, Op.6, 1st mvt.(Cadenza)
帕格尼尼: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华彩部分
8. Vivaldi: Concerto in a minor for Two Violins, RV 522, 1st mvt.
维瓦尔第:双小提琴协奏曲 第一乐章
9. Curtis: Torna a Surriento 柯蒂斯:重归苏莲托
10. Anderson: The Syncopated Clock 安德森:切分的钟
11. Anderson: The Typewriter 安德森:打字机
Encore 加演曲目
乐手出场,N把小提,3大提,2把中提貌似是小提兼的(坐在内侧,没看仔细),2长笛,2黑管,3圆号,传说中的oboe没有出现。座位是典型的VPO式,即指挥左右分别是1小和2小,大中提坐在木管的前面。个人来说我比较喜欢这种坐法,看上去很平衡。
第一首水上音乐基本上奠定了我之后每首曲的看法:一小大提长笛很不错,全场大体上无瑕疵;二小黑管次之,有时候会冒尖;圆号经常搞破坏,全场估计有1/3的音都吹爆了/不准。不过就如同我评价广交一样,你不能要求所有乐团都90%完美,毕竟VPO和BPO就那几家。只要他们能演奏出有灵性的音乐,那就是值得鼓掌的。全场看下来,乐团尤其是弦乐组对指挥的力度反馈仍然是敏感的。
巴赫的康塔塔(《耶稣,人们仰望的喜悦》)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作品,但以前我只听过钢琴和管风琴的版本。原作是弦乐+小号+人声,这次巴洛克乐团用圆号取代了小号和人声,但我觉得只发挥了这部作品1/4的魅力,因为圆号不仅音量比弦乐高不少,而且有些音吹破了。另外从个人口味来说,我比较习惯弦乐的三连音全部以连弓奏出,可以带有一种柔性,而他们全部使用分弓,且带有一点点顿的感觉,听起来觉得有些生硬。
莫扎特的长笛协,长笛挺不错,乐队也可以,但有个地方乐队居然乱了大概十几秒这样。只见指挥何先生扎开马步沉着应战,幸好后来大家又奏到一块去了。长笛后来加演了一首从帕格尼尼小提随想里改编的曲子。
接下来总算到了帕格尼尼的一协,虽然只有Cadenza,据说独奏的那位华工MM“尽了最大努力了”。总的来说演奏得很到位,不过帕格尼尼的协奏曲恐怕还是要大型乐团来烘托气势(这可能是这次音乐会只选择Cadenza的部分原因)。MM又加演了巴赫小无BWV1001的Presto的——前半部分。
指挥和乐团对西式理念的贯彻是我非常赞赏的,正式曲目的最后选择了两首安德森的作品,带有典型的西方通俗古典音乐会的幽默因素,如《切分的钟》指挥拿着个闹钟在上面手舞足蹈,《打字机》更是让观众充当打击乐手的角色,互动效果非常之棒。作为教会乐团,他们最后加演了亨德尔的《哈利路亚》作为返场曲。
总的来说最后四首曲(含加演的《哈利路亚》)和莫扎特的长笛协感觉不错,如果说要基本挑不出大毛病的话应该就是最后的《哈利路亚》了。长笛协虽然有一个大bug,但大体上来看乐队的力度还是很好的衬托了长笛的演奏。君不见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最后一次音乐会不一样有个乐队混乱的大bug,而且人家那时候还是在灌录CD呢。
广州交响乐团马勒第七交响曲听后感
Dec 28th
当几个星期前广州交响乐团演奏完马勒第六交响曲以后,据说要求极高的乐团副首席杜艺先生曾发泄:“(奏成这样)居然还有观众鼓掌!”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将我第一次听马勒的机会给了广交。
Guangzhou Symphony Orchestra | Johannes Wildner
2009 December 19, 8 p.m. CST at Xinghai Concert Hall
Gustav Mahler (1860-1911)
Symphony No. 7 in E minor
听下来,感觉还远不至于像杜先生说的那般差。虽然说第一个音就是散的(很晦气),而且接下来也不乏散的音,但维尔德纳的指挥以及对乐曲的理解能力,以及整个乐团对乐曲的表现力,对于事先没有听录音、仅仅了解了一下乐曲创作背景的我来说,可以打个B。就个人口味来看,我觉得,有表现力的演奏是可以听的,比方说听阿卡多拉帕格尼尼第一,虽然错音比我听过的其他版本要多些,但把很多音改左手拨弦,也是值得一听。
另外星海这次听众的素质就国内来说也相当不错,而且据不久之前来这里听过另外一场音乐会的SS的话来看,广州听众的水平是今非昔比了,而且这么一首比较难懂的交响曲还是有大部分人都能坐住(虽然上座率似乎也就一半),算是不错;唯一遗憾的是许多人还是在乐章之间拍掌,即便字幕已经提示“乐章之间请勿鼓掌”。演奏完以后广交享受了观众长时间的掌声,我想相当的观众应该还是识货,知道是一场有表现力的演奏,掌声之热烈,首席都不知如何退场,还得被维尔德纳拉走。不知道回去杜先生是不是又要发牢骚了。
随便翻了一下明年的演奏安排,估计广州听众素质之低下臭名远扬(好几年前还出现过罢场的情况),基本没有看到重量级的乐团登陆,这点比国家大剧院差好多(当然喽,人家是京字号的)。不过说实在,我觉得广州听众素质还是有所改善的,至少国家大剧院的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想起WPO那次访华演出,乐手演出过程中叉膀子翘二郎腿,平时好像都挺少见)。现在市政府又要盖一栋广州歌剧院,我倒是想,盖大楼是一流,但能有多少合适的人坐在里面听呢?
不管怎么说,就这次的演奏来看,广交还是值得去听,不至于要闷头在家听CD;学生票也很值,¥40。
国家大剧院深圳交响乐团音乐会听后感
Aug 3rd
在北京这几天竟然恰好没有什么特别好的音乐会,但因为没有琴拉,手非常痒,所以饥不择食,看到音乐会就上。恰好深圳交响乐团来京演出,于是以六折的价格买了两场的票。
Shenzhen Symphony Orchestra | Chen Zuohuang
Piano: Zou Xiang
Leonard Bernstein (1918-1990)
1. Candide, overture
Edward Elgar (1857-1934)
2. Serenade, op. 20
George Gershwin (1898-1937)
3. Rhapsody in Blue
Aaron Copland (1900-1990)
4. Appalachian Spring
Benjamin Britten (1913-1976)
5. Four Sea Interludes
Ralph Vaughan Williams (1872-1958)
6. Fantasia on "Greensleeves"
很奇怪,音乐会要在歌剧院举行。不过我也下定决心以后不再买歌剧院的音乐会的票了,这可能是我在国内听过的气氛最差的音乐会。
深圳交响乐团的水平自然不能和前一天的特内里费交响乐团相比。其实,这不是说他们经费不够,也不是乐手水平不高,也不是指挥陈佐湟先生的功力问题(他是国家大剧院的艺术总监)。我发现了一点:乐队并不是由很多厉害的乐手组成的,乐队首先必须是一个整体,要有同一个灵魂、同一种感情才能演奏出上档次的音乐。诚然,深圳交响乐团算一个可以听的乐团—— 可能是因为今天的曲子我只有《蓝色狂想曲》很熟悉,但即便是不熟悉的曲子,也很明显的能听出瑕疵来——比如小提声部不齐之类的。最最主要的是,各个声部之间简直就没有一致性,有些主副声部分明的地方,伴奏声部颇有“喧宾夺主”的味道。当然,总的来说,乐队还是能按照指挥意愿来表达乐曲,这方面恐怕是陈先生的功力不完全够了(我是拿他和——比如,祖宾·梅塔之类的人比较)。
那些要表达的意思特别明显的曲总是最好演奏的,比如伯恩斯坦的卡迪德序曲。只涉及弦乐的曲子也好处理,比如埃尔加的夜曲。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就比较可怕了,因为我不觉得乐队是在伴奏!比方慢板的某一部分,原本应该是钢琴在圆号柔和的背景音下暗泉涌动地诉说,其结果圆号却“蹦”地一声出来了,吓我一跳。担任钢琴独奏的邹翔,从音乐会介绍来看也是牛人,可惜我又拿他来和朗朗比较了,所以就…… 总之,在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的耳朵中恐怕只有一流乐团的声音了。
下半场的三首曲子我都没听过,同时那些耳朵粗糙的听众又走了,所以感觉不错。我在中场休息的时候听到某小孩说:“呀,原来外面有电视啊!早知道我们就不用买票了,就在外面看得了。”很无语。结合自身对音乐的理解经历,我觉得绝大多数18岁以下的小孩是没可能理解音乐的精妙之处的,特别是现在那种主调音乐铺天盖地的情况下。古典音乐是某种复杂精巧之物,需要能理解复杂精巧之物的脑袋才能欣赏。能欣赏复杂的东西,有助于以谦恭的态度对待世间万物。
下半场音乐会气氛好转了一些。我说的不是观众的掌声,而是至少咳嗽声和说话声比上半场小了半个量级。但下半场深圳交响乐团的演出是值得称赞的。科普兰的《阿巴拉契亚之春》,开头给了我特别深刻的印象(弦乐和木管以2-4度的音程逐步展出),可以听出乐团仔细练过这一段,特别有感觉。不过要是分贝再减掉1/3,会更有晨曦金光撒遍林间的感觉,因为音量强一点儿,给人的感觉就好像一张轻微过曝的相片。《四首海间奏曲》中最绝妙的就是《星期天早晨》那四把圆号的声音—— 要称赞,四支圆号出得非常整齐,开始之前指挥介绍说“圆号好像教堂的钟声”的时候,我还不明所以,听此一曲之后,忽然对布里顿有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另一方面,弦乐、木管和打击乐在这乐章中的跳跃显得很轻、但也非常整齐,这可能是今晚音乐会奏得最好的一段。
不过好像大多数听众都不识货。演奏完毕,掌声甚至没有让指挥有谢幕的必要。
Shenzhen Symphony Orchestra | Christian Edward
Piano: Shen Wenyu
Richard Wagner (1813-1883)
1. Die Meistersinger von Nürnberg, overture
Jean Sibelius (1865-1957)
2. Finlandia, op. 26
Johannes Brahms (1833-1897)
3. Hungarian Dances, WoO 1: No. 1, No. 3 & No. 5
Edvard Grieg (1843-1907)
4. Piano Concerto in A minor, op. 16: I. Allegro molto moderato
Mikhail Ivanovich Glinka (1804-1857)
5. Ruslan and Ltudmila, overture
Bedřich Smetana (1824-1884)
6. Má vlast, Vltava
Antonín Dvořák (1841-1904)
7. Symphony No. 9 in E minor, "From the New World", op. 95: II. Largo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8. Symphony No. 4 in F minor, op. 36: IV. Finale
第二天的音乐会由克里斯蒂安·爱华德指挥。这老外我没听说过,但看介绍曾执棒BPO,估计也是不同凡响的人物。至于观众,则继续维持第一天的超低素质,以至于主持人还要很尴尬地说“请大家维持音乐会现场秩序,配合我们的直播”,这一幕恐怕及其少有。深圳交响乐团不应该得到这种待遇。
开场曲是《纽伦堡名歌手序曲》,说真的其实演奏得不赖,也可能是瓦格纳的这种东西,实在也很难演奏得很赖。不过大约有1/5的人迟到,以至于在演奏第二曲《芬兰颂》之前,爱华德非常不悦地交叉着膀子等待观众席上安静下来,不知道“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又是作何感想。
芬兰颂其实也有比较瓦格纳,虽然在历史上来说应该是对立的两面人物。至于各声部进入的那1/4拍子的误差,我也就不计较那么多了,反正我只花了VPO门票的1/20来听,这个水准当然不止是VPO的1/20,所以是很划算的。
匈牙利的1、3、5,这种简单的曲子没什么评论的必要,只可惜大部分的观众们还是很“热心”地在乐章间隔处鼓掌。爱华德看来更加不悦了。
我的口水主要要用在上半场最后一首—— 格里格的代表作,A小调钢琴协奏曲的Nr. 1。怪不得节目单上没有介绍这一位钢琴家…… 音的确没有按错几个,可问题是,这首本来应该很宏伟的曲子怎么好像好几个小孩随意建造的沙滩城堡一样,毫无生气,而且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速度?乐团也简直让人失望,喧宾夺主,听起来都快成“A小调乐团协奏曲”了。于是我再次念念起年初听VPO给朗朗伴奏肖邦的No. 2时那种如同走钢丝一般精准的力度和音响。总之,面对这么糟糕的演奏,从曲终以后观众热情的掌声(因为是上半场的最后一首)就可以明白,绝大部分观众完全不识货。
中场休息的时候我去卫生间,路上听到有两个穿西装的人讨论,一个问另外一个:“听得怎么样?”另一个说,“唉,完全听不懂,我反正感觉还不错,具体的话就要内行的人才能听明白了!”我心想:《纽伦堡的名歌手》这样的曲子(不是我卖关子—— 就好像进行曲一样,意思不是很明白嘛!难道还有人会觉得进行曲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难道也有那么难懂吗?不会比那些爱来爱去的流行歌曲难多少吧?还是不作评论吧…… 然后又碰到另外一个小孩,抱怨听不懂,于是当妈的安慰说“听不懂?没关系,那我们就回家去吧”。这个又加固了我的观点:18岁以下的小孩,绝大部分都不适合去听音乐—— 因为他们的生活经验远没有那么丰富。因为我以前也有切身感受,现在听贝6或者贝9,或者听肖5之类的大部头作品,和以前的感受完全不可同年而语。当然或许三四十年后,又会有一些更新的看法吧。
下半场的人走掉了一些,气氛变得不错了。格林卡的作品我很少接触(或者实话实说吧,也就听过这一首《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所以就不评论了。乐队演出的时候把下半场的2、3首曲调换了,但大剧院方面事先不知道,结果报幕的时候报的是德沃夏克的No. 9而演出的是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 还好,大剧院还是有功底的,第3首曲目就报对了,没有出现把德9报成伏尔塔瓦河的搞笑情况。伏尔塔瓦演出的也不错,虽然没有什么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至于德9,我向来都不感兴趣,也不过是开头那一段英国管的旋律脍炙人口么,后面的听起来就很闷了。而且深交的演奏,英国管的音响和乐队的伴奏比较不搭,听起来不是很爽。最后一首,柴4的终曲,也算不错,一些比较复杂的地方没有出现明显的脱节。爱华德似乎仍然比较生观众的气,演出完鞠了一躬就直接走了,也没有加演曲目(不知道是不是原来就没有安排,还是观众的气氛让他觉得没有加演的必要)。
总之,深交的演奏可以算上国内2流乐团水准(1流的…… 就是中国爱乐、中交什么的吧),虽然对协奏曲的诠释功力不足,但有一些曲子还是不错的。至于歌剧院…… 和7、8年前的星海音乐厅的观众氛围差不多了,建议大家以后去国家大剧院听音乐会,只买音乐厅的票。
泉志21年生辰庆典音乐会
May 28th
生辰之日举办音乐会的传统延续到了第8年,这也是连续第6年生日之时有雨水前来助兴,颇合吾之生肖。是日有亲朋好友数十位来电祝贺,敝人谨在此一并致谢;尤以吾父母应以拜谢为甚。
Philharmonic Orchestra '92 | Ye Quanzhi
2009 May 28, 17:00 CST at the Blue Hall
Richard Strauss (1864-1949)
1. Also sprach Zarathustra, Op. 30
[INTERMISSION]
Jacques Offenbach (1819-1880)
2. Orphée aux enfers, overture
Gustav Holst (1874-1934)
3. The Planets, Op. 32
Birthday's Address
Ye Quanzhi
4. Happy Birthday! Q. 172
Paul Lincke (1866-1946)
5. Berliner Luft
11月25日广州交响乐团音乐会小记
Dec 4th
最近认识了隔壁班的Sissi,受其影响,明显加大了对音乐的投入。听Sissi说广交要来演出,赶紧去拿了票,虽说我对国内的乐团都不太感冒,呵呵。
开场是何小姐(怎么看都不像,但除了她谁还会拉梁祝?)领先的《梁祝》,个人觉得他们最好换另外一首保留曲目,因为这好像是我第三次听了。这次来的是广交的几名乐手,以重奏的形式演出,同时对有关知识进行讲解。虽然我比较习惯完全的音乐会的形式,不过这种“讲座”式音乐会看来效果也不错,至少身边的一些乐盲去了以后,说很有意思,并不觉得想睡觉。
开场是海顿的“皇帝”第二乐章,随后是莫扎特的K.525第四乐章。感觉几位乐手刚开始可能还没进入状态,K.525不特别让人满意。但这一次音乐会是我感觉气氛最好的一次(在校内举办的音乐会),甚至连大厅侧面的出入口都站了听众,乐手的演出也越来越卖力。比如由管弦乐改编的理查施特劳斯的《恶作剧》这一首,我个人觉得这一首的结构比较复杂,但乐手的配合相当默契(虽然说需要第一小提琴适当地指挥一下),从头到尾几乎听不出瑕疵,可算是享受级的音乐。后来乐手自己也说,“很久没有看过有观众要站着听我们的演奏了。”他们加演了一首美国的乡村音乐作为终场曲。在音乐会结束以后,不少同学一边回宿舍,一边还对音乐会津津乐道,尽管他们似乎并不是十分懂古典。可以说,作为一次以“普及古典音乐”为目标的音乐会,这次演出是相当成功的。
比较逗乐的是Sissi居然穿了一件非常正式的白色连衣裙去听音乐会。我想她可以穿这身打扮去金色大厅听音乐会了。
最新评论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