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ay, mate! ——墨尔本漫记(下)
May 3rd
[[Image:08-Australia/S113.JPG|550|Flinders Street火车站]]
[[Image:08-Australia/S114.JPG|550|Flinders Street沿路建筑]]
假如你是个到澳洲的旅行者,那么便至少要记住一个路标:蓝色的小i,这是“游客信息中心”的标志。那里有笑容可掬的志愿者向你派发免费的地图和旅游指南,并耐心地告诉你最好玩的地方怎么前往,等等。这一次独自在墨尔本闯荡,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那个小i。
墨尔本的老城区像个棋盘,街道都是纵横交错的,其中最中间的一横叫Bourke Street,其位置大致相当于北京的长安街(当然要小得多也短得多)。现在我刚从南十字车站一出来,就差不多正对着Bourke Street,我心想:我面对的最正中的一条街,总该有个游客信息中心吧?于是我就选了那条正对着火车站的大街开始跋涉。
花絮一:负重长途找小i
只要我是独自在外面闯荡,每次都要闹上一点让自己哭笑不得的“笑话”,其中最倒霉的一条定律就是,每当我遇上路口,不知应该往哪走,而又死要面子不肯问人的时候,总是心怀侥幸,闭着眼睛选一个方向,却总是走向了目的地的反方向。至于这一次是另一种让人哭笑不得的方式—— 被路牌糊弄。
南十字车站正对的一条大街叫Collins Street,恰好在Bourke Street的下面,但两者却是平行的。而墨尔本的路牌呢,又不是简单的一个平面,画上标示方向的箭头;而是直接把牌子对准那个方向,但上面又画上一个小箭头。由于Bourke Street恰好在我的左手边,结果每一次我看到的都是应面对着我的“Bourke Street”指示牌,便“指鹿为马”(原谅我随意的用法),把Collins Street当成Bourke Street来行走,于是我就背着40多斤重的大包,在接近40度的高温下走了差不多40分钟,最后快从城西走到城东的时候才发现走的不是Bourke Street,无奈中只好对着地上自己的影子傻笑,转头向Bourke Street走去。还好,游客信息中心就在Bourke Street的正中间,我没有耗费太多力气就走到了。
[[Image:08-Australia/R110.jpg|550|南十字车站正对着的Collins Street]]
[[Image:08-Australia/R113.jpg|550|Bourke Street街头的城市雕塑]]
Ashley极力推荐我去坐墨尔本的City Circle电车。所以我在游客信息中心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最近的City Circle电车站在哪里。标着大大的“i”的凉棚下,一位和蔼的老妪告诉我说可以顺着Elizabeth Street往南走,去Flinders Street车站乘车。她还绘声绘色的介绍了一大堆墨尔本著名的旅游景点,结果在离开游客信息中心的时候,我的脑袋里和手上都填了一大叠各式各样的地图和旅游资料,多到我对这座阳光之城对旅游者的细致接待敬佩得五体投地。当然我的衣服先“五体投地”了(准确讲的是“五体投‘包’”),因为对于手上的资料,我需要找口袋把资料塞进去。
墨尔本的有轨电车线始建于1885年,至今拥有245公里长的有轨电车线和多达1813个有轨电车站,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轨电车网络。City Circle是专门为游客准备的免费线路,它环绕墨尔本老城区运行,沿途经过多达48个景点;而City Circle本身也是一道风景,因为这条线路上的所有电车都是老式的W型木制电车,已经在墨尔本运行了70年。这种有轨电车不仅是城市的标志,还被选为澳大利亚国家象征之一。——我带着墨镜在阳光下阅读有关墨尔本有轨电车的旅游资料,看得简直入迷了:老朋友Ashley推荐的东西,看起来果然不错。
花絮二:电车站,你在哪里?
Flinders Street是老城区最南面的一条大街,隔雅拉河与南岸相望,一路上有许多古色古香的建筑,包括著名的St. Paul教堂和Fliders Street火车站等等。不过我还没来得及欣赏沿路美景,就遇到了一个难题:电车站在哪里?我沿着大街傻愣愣的走着,路边却一个电车站也看不到。我记得以前在广州某个地铁站想方设法找入口的时候说过一句话:“要是能一脚踏开地面到地下就好了!”可现在的情形更滑稽:我看着有轨电车在地面上来来去去,却找不到一个车站上车,难道有轨电车都是招手即停的?性急之下干脆盯死一辆有轨电车,看它什么时候开门下客,最后总算哭笑不得的搞明白了:原来墨尔本的有轨电车站都设在路口的马路中央!一来我凭经验觉得车站都应该在路边,而不是路口;二来我以为在路口往来的人都是过马路的,而不是乘车的。在路口的车站曝晒了半天以后,我总算上了一辆City Circle,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拿出水瓶子犒劳自己,连苦笑都笑不出来了。
[[Image:08-Australia/R118.jpg|550|这个City Circle电车上得真辛苦!]]
[[Image:08-Australia/R128.jpg|550|坐在电车的候车亭里研究下一步行动计划……]]
我打算从现在城东南的珍宝花园(Treasury Garden)绕城大半周,坐到维多利亚港(Victoria Harbour)下车。顺带一提,我还是第一次坐有轨电车呢,不过还没来得及仔细打量车内布置,广播就开始介绍沿途经过的景点。首先经过维多利亚州议会大厦,这是一座简单古朴的方形建筑,有点像一个迷你版的人民大会堂;墨尔本市立博物馆,建筑看起来有点像皇宫,但前面红色的city museum标签很有现代气息,画龙点睛;还有百余年历史的威尔士教堂,别致的州立图书馆,Flagstaff花园和崭新的Telstra圆顶体育场等等,配以电车古朴的铃铛声,让人在19世纪的欧式小城和21世纪的现代化大都市之间来回穿梭。车到维多利亚港,我就重新站在了街道上,沐浴在南半球夏季明媚的阳光下,脑袋中还满是刚才那让人眼花缭乱的街景。
维多利亚港在墨尔本老城区的西面,和老城区只隔着Telestra圆顶体育场和南十字车站。我站在码头上向外眺望,港内停着许多豪华游艇,Bolte大桥横跨港口两侧。我沿着维多利亚港休闲道走着,一路上有许多现代风格的雕塑,和刚才所见的老建筑毫不相同,看来这一带是墨尔本的新区之一。不过伴随洁净的大气而来的还有毒辣的阳光,我的饮用水也喝完了,沿路又找不到卫生间可以打水(澳洲的自来水都可以直接饮用),只好赶紧找了一个有轨电车站缩在下面,翻出那一大叠旅游资料来看看下一步去哪里。看定,我便步行近一个小时到King Street,搭免费的环城大巴游车河。
[[Image:08-Australia/S107.JPG|550|维多利亚港和Bolte大桥]]
[[Image:08-Australia/R130.jpg|550|在墨尔本街头负重行军]]
[[Image:08-Australia/R156.jpg|550|另一张负重行军的照片]]
我很幸运的赶上最后一班环城大巴(澳洲人下班时间都很早,环城大巴的最后一班车是下午四点左右),大巴到墨尔本的东南郊转了一圈,沿途经过墨尔本天文台、市政厅、皇家公园和墨尔本板球场等地,后者是墨尔本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因为板球也是澳洲风行的运动。我本来希望大巴可以把我送到位于墨尔本北郊的墨尔本大学,但终点站却是位于雅拉河南岸的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着实有点扫兴。因为回悉尼的火车是下午八点,所以我还需要填满这4个小时。我打算坐电车去墨尔本大学转一圈。
花絮三:美术馆是个好地方
经过半天多在高温下的负重步行,加上缺乏食物和饮料补充,我到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的时候已经精疲力竭了。所以我决定暂时不上墨尔本大学去,先去美术馆里找个地方坐着休息一下,打点水喝再说。
当我走近美术馆那拱形大门的时候,一阵凉风迎面拂来:有空调!我心里暗喜:哈哈,这等烤炉式的地方,总算也有好乘凉的小角落了。于是我便乐滋滋的走进那座方形的建筑(在澳洲,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的),也顾不得欣赏它那古典庄严的建筑风格。这时忽听有人叫道:“对不起,先生——”我心一沉:难道乘个凉、休息休息都不行?转头一看,原来是旁边的工作台后面有一位穿蓝制服的胖女士。“您的大包需要在这里寄存。”“啊哈!”我心头大喜,赶紧把那40多斤重的大背包解下来,“谢谢!这个讨厌的大包,我正背得累个半死了呢!”“哎—— 哟!真重啊!”胖女士吃力地把它拖到工作台后面,“谢谢哈!”我解脱了大包包,又有凉爽的空调伺候,浑身上下真是身轻如燕,连美术馆展出的法老的灵柩还没看个仔细,就先溜到卫生间里打了满满一壶水,坐在那流线型的钢椅子上享受起来了。等到半小时后美术馆关门的时候,我已经好像早上刚睡醒一样,浑身都是使不完的力气了。真可惜,美术馆只开放到下午5点,不然我还可以在那里坐个够!
[[Image:08-Australia/R133.jpg|550|墨尔本天文台,不过大门口怎么贴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海报?]]
[[Image:08-Australia/R135.jpg|550|谢谢您,维多利亚女王陛下!(在维多利亚国立美术馆的门口)]]
花絮四:对不起,电车票怎么买?
我在那部迷惑人的机器前研究了半天,这部机器在电车的后半部,只有两组按钮:第一组写的是1、2、3,第二组写的是“2小时”或者“全天”。我看得莫明其妙:怎么一个站点名称也没有?而且,好像许多人上车根本也不买票啊!可我明明没票,怎么又可以乘车呢?无奈之下只好问临近的一位妇女,到墨尔本大学的票怎么买。“按‘1’再按‘2小时’就行了。”她说。结果我发现我身上没有零钱,找了好几位乘客换才勉强换齐并买好了票。“到哪儿去刷票呢?”我又问那位妇女。“刷票?”她反问道,我刚刚才休息好的清醒的脑袋又被面前这一幕搞得糊里糊涂了。最后想了半天才弄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原来墨尔本的有轨电车是实行按搭乘区域和搭乘时长来买票,也就是说你只要在所持车票的有效期和有效区间内内,你便可以随意上车而不必买票—— 而且也没会有人来查你的票!老外们的自觉程度,自觉到我这等新来客都犯糊涂的程度。之后从墨尔本大学搭回老城区,我便上车不买票—— 虽然明明知道不必再买一次票,但总有种心虚的感觉。大概是在国内给惯坏了吧?
[[Image:08-Australia/R136.jpg|550|维多里亚国立美术馆旁边见到的游客马车]]
[[Image:08-Australia/R150.jpg|550|这样的大学校门你见过吗?]]
同澳洲的大学一样,墨尔本大学和城市融为一体,你找不到一个校门之类的建筑。我纵贯校园,感觉是学校内与外并没有显著的分隔。当然,我仅能以一个外人的视角来观察,因为我不像后来在澳洲国立大学一样,有机会进去听一堂课。快出学校的时候,我看到一间便利店,便走进去买了一瓶橙汁来解渴,便利店内唯一的店员是一个亚裔的女孩。我们开始用英语交谈,直到我正打算走的时候,她可能看到我胸前“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几个字,脱口而出:“你能说中文吗?”我略微一惊。原来这位美女是武汉大学毕业来这里读研究生的,课余的时候在便利店打零工挣点生活费。异乡遇同胞,并没有显著的感觉,可能因为墨尔本的中国面孔本来就不算少吧。
[[Image:08-Australia/S121.JPG|550|里亚托塔东望雅拉河上游]]
[[Image:08-Australia/R159.jpg|550|这张照片还挺有意境的吧?]]
搭上回老城区的电车时已经下午六点半了,我的最后一站是墨尔本最高的塔楼之一—— 里亚托塔,它距离南十字车站两条街。坐了15分钟电车又徒步20分钟,总算是到了里亚托塔的底下,不过这时太阳已经西斜,地面没那么热了,所以走起来倒还轻松。在高高的里亚托塔上,我俯瞰辽阔的菲利浦湾和菲利浦岛。较低纬度能看到的企鹅就在菲利浦岛上,可惜菲利浦岛距离市区超过100公里,这一次是实在没有时间去看了。菲利浦岛再往南,就是一望无际的南太平洋,下一片陆地就是南极洲了。我贴着玻璃狠命地望着,好像南极洲会因为我在这里望而靠过来一样。墨尔本是我至今到过的地球上最南的地点。实际上,里亚托塔并不是墨尔本最高的地点,位于南岸的Eureka塔比里亚托塔还要略高一些,不过我并不在乎几米的高差。
日落时分,当夕阳将铁轨映得一片金黄的时候,我24小时内第三次光临南十字车站,跳上开往悉尼的夜班火车。当耀眼的太阳从广袤的土地上沉下去之后,老火车便在南半球灿烂的星光下飞速向北奔驰而去。
[[Image:08-Australia/R163.jpg|550|我在南十字车站前]]
[[Image:08-Australia/R166.jpg|550|准备上车喽!哎,下午8点竟然还如此明亮]]
Pure meal?
Feb 19th
[[Image:Other/080219a.jpg|550|在墨尔本南十字车站准备搭CLK622返悉尼]]
在和Mike和Angela度过愉快的一天以后,我对我的英语水平可以说是很吃惊甚至得意了,这种自满心里一直延续,直到在从墨尔本返回悉尼火车上的一件糗事。
我在墨尔本的一天几乎没有吃饭,直到晚上八点上了火车才消灭了库存的一点饼干和奶酪,我想我应该再喝点什么。这时我听到有个乘务员沿途叫道:"Hot milk! Hot milk!"心里一阵高兴,心想:袋鼠老家的人们服务真是周到,真是想什么就有什么,现在不仅可以喝上热牛奶,还可以顺便秀一下英语水平,让自己也开开心,于是唤住乘务员:"I'd like to have one, thanks." "XX XX XX which do you want?" 乘务员问道。对于这些稀奇古怪的配料名称我已经见怪不怪而且也不去惊扰了,心想:纯牛奶总该有吧。"I'd like to have eh... pure milk?" 结果她居然说:"Sorry?" 晕,难道我的英语就如此不标准吗?"Pure, milk." 我很仔细地重复了一遍。这老外皱着眉很慢地摇了摇头。我心里一阵奇怪:吃袋鼠肉的人们难道连纯牛奶都不喝吗?"Random one would be okay." 脑子飞快的一转:牛奶总不会变可乐吧,随便要一个就是了。老外疑惑更大了,"Then what do you want?" 我发现自己的脸开始发热,"The red card please." 我赶紧指着订餐卡说。"This is pasta, are you sure?" "Yep." 她总算走了,我也松了一口气,心想看来南半球的怪事还多着呢,不仅仅是长途大巴比火车更准点之类的问题。
等了好一会儿,我订的"milk"还没来,心里觉得奇怪:牛奶也要搞这么长时间吗?于是拦住一个过路的胖子乘务员问啥时候能喝上。"Would be ready in an hour." 我谢过胖子,心里开始觉得蹊跷,一眼督见放在桌板上的手机,于是抓起来查pasta是什么意思,结果竟然是“意大利面食”,再抓起订餐卡一看,是"meal reservation card"!这时才大悟:原来我把meal听成了milk,幸亏那老外没玩过这样的脑筋急转弯,不然岂不是要闹大笑话!这可好了,不仅牛奶喝不成,一个pasta还不知道要让钱包出多少血哪。到了订餐时间,我灰溜溜地跑到餐车,这次和那位和蔼可亲的大叔沟通就四平八稳地没有出乱子,同时庆幸自己只破费8澳币就解决了问题(那天为了袋鼠肉的好奇可是要破费26澳币—— 还好是Mike请客),顺带要了一份真正的plain milk。看来是老天要教训教训我吧,走回座位的路上火车不稳,还打了个趔趄。
最新评论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