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O 11/12乐季春季音乐会预告
Feb 29th
伦敦社区乐团本乐季的春季音乐会将在东部标准时间3月4日15时在登打士街中央联合教堂举行。原先的计划是演奏马汀奴的《序曲》、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埃尔加的《叹息》和弗雷的《假面人的贝加莫舞曲》交响套曲;但担任独奏的沃格尔女士因故无法参加演出,因此乐团决定用勃拉姆斯的《海顿变奏曲》代替。《第二小提琴协奏曲》将在2012/13乐季演出。
马汀奴,美籍捷克裔作曲家。这部短小的《序曲》作于1953年,与普罗科菲耶夫的《古典交响曲》一样,都属于20世纪作品中按古典框架写成的作品,相当具可听性。顺带一提,马汀奴还写过一些直接取材于中国民歌的作品(如《五月初五》等),可能算是西方作曲家中吸收“中国元素”最早的作曲家之一。
勃拉姆斯的《海顿主题变奏曲》,作品56a,被认为是19世纪最伟大的变奏曲之一,据信取材于海顿一部名为《圣安东尼合唱》的未曾发表的作品,但后来的研究表明该作品其实并非海顿所作。全曲由主题、八个变奏及终曲组成,花了作曲家四年的时间来完成。有意思的是,该曲的终曲与作曲家《第四交响曲》的终曲一样,都是一首帕萨卡利亚舞曲。但此曲的终曲比《第四交响曲》短小许多,也光明得多。作品56b则是该曲的双钢琴版,由作曲家与克拉拉·舒曼于1873年首演;乐队版(即作品56a)则稍后由维也纳爱乐乐团首演。
埃尔加的《爱之礼赞》(又译“爱之致意”)可谓无人不晓,尽管大多数听众可能没法将这个名字与旋律对应起来;此曲是作曲家在1888年献给他的新婚妻子的。1914年夏天,据信在战争的阴影的笼罩下,埃尔加开始创作另一部暂定名为《爱之叹息》的作品,并随后改名为“叹息”。这是一部非常短小但非常缓慢的作品,由弦乐队和竖琴演奏。个人觉得这部作品的风格与色调与巴伯的《行板》几乎如出一辙。
弗雷的作曲生涯相当长,从浪漫主义时期一直延续到一战后。这部《假面人的贝加莫舞曲》交响套曲很有趣地反映了这一点:其中的《序曲》、《小步舞曲》和《加沃特舞曲》是他24岁时写成的,而完成最晚的《牧歌》则是他74岁时才脱稿的;后者带有鲜明的印象派风格,与其他组曲中的浪漫主义情调迥然不同。组曲的最后一首,《帕凡》,是弗雷的代表作之一。我曾在去年夏天在华工爱乐乐团演奏此曲。
伦敦社区乐团本乐季的最后一场音乐会将与伦敦青年乐团合作,演奏交响乐巨匠古斯塔夫·马勒的《第四交响曲》,音乐会定于5月13日在中央联合教堂举行。
一月二十九日的雪
Feb 28th
伦敦所在的北美大平原,北到哈德逊湾,南及墨西哥湾,一马平川,全无山峦阻挡。每到冬天,北极气团在这片土地上横冲直撞,通行无阻,以至于当地发的暴雪警告很少能不带“风”字。每次大雪,随之而来的劲风总是把阳台的门拍得通通响,惟恐屋里人不知道雪神杀到。
一月二十九日却是个例外。我把香喷喷的午饭摆到落地窗前的方桌时才注意到,窗外无数雪片正如春天的柳絮一般安静地飘落。没有了风,树林的枝丫上得以积上厚厚的雪,如同开满了梨花一样。虽然是数九寒冬,但这安静的下雪天,让人恍惚间以为正身处春天里最好的时节。真是美极了。
雪就这样安静地下了一天。我坐在落地窗旁边的摇椅上,一会儿看书,一会儿看雪。
日落时分,忽然起风了,把树林上积了一天的雪通通吹起。只见四下里突然白浪滚滚,一切变得模糊不清;狂风掠过楼宇间的啸声,伴随着雪子噼里啪啦地砸到玻璃上的声音,不禁让人悄然而悲,肃然而恐。须臾之后,风止树静。定睛望望窗外,天色渐渐明朗,但那一副梨花春景图也已随风消散,毫无存在过的痕迹。
天色在散乱的积雪中早早地黯淡了。但我知道,真正的春天已在拐角处。
小冰河期来临?你确定吗?
Feb 7th
这几天欧洲极寒天气过程引起了不少朋友的关注。几天前,微博上有朋友转了篇博文,标题为《北半球将进入小冰河期》,问我有何看法。我当时的回答是:“我只能说呵呵二字了…… 这个内容嘛,就相当于看某人小指比较小就断定某人发育不良……”总之,没太当回事。没想到后来各门户网站也发布了类似的报道,于是果壳网的编辑就找上门来要稿汁了。这下我就不能用“呵呵”二字打发了,这就是这篇文章的由来……
然而,文章是不好写的,为什么呢?因为,“槽都不知从何吐起”。打个比方,这儿有看球的朋友吧。大家可以统计一下各大门户网站的体育频道一年要出现多少次“惊世蜕变”、“N年一遇”、“XX二世”之类的词语,事实上呢?当然没有这么多惊世蜕变、N年一遇、XX二世,多数情况下只是某人恰好打入了一个关键进球而已,可能两三年后你就想不清楚他在哪个球队混了。所以关键点来了:偶然发生不等于经常发生。炒得满城风雨的“小冰河期”是否确有其事?如果你懒得往下看,想想那些个“XX二世”,心里大概就有答案了。
好了,首先我们要解释一下“小冰河期”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小冰河期”应该被称为“小冰期”(Little Ice Age),所谓“小冰河期”可能是电影看多了的翻译者的用法(其实我没看过《冰河时代》…… 那是讲什么的?)。以下我们将严格使用“小冰期”的说法。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定义,小冰期指1550年到1850年之间全球气温显著偏低的时期,与之前的中世纪暖期(Medieval Warm Period)作为比较。小冰期到底有多冷呢?说起来似乎并不夸张:比20世纪偏低不到1摄氏度,但这小数点之后的变化已经足以让海南北部的部分地区下雪了(如《琼台志》记载正德元年“冬,万州大雪”等),广州等地更是多次有平地积雪数寸乃至尺余的记载。总之,我们注意到一点:“小冰期”的重要特征,是长时间、全球范围内气温的显著下降。
那最近欧洲的极寒算不算“长时间大范围”呢?时间再长也就几个星期,范围再大也就小半个地球罢了,和小冰期那一连几十年全球一块遭殃的景象是没法相比的。身在北美大陆的我还可以给大家描述一个不同的场景:我们这儿可热乎着哪。我所在的城市有五大湖地区“雪城”的美誉,从每年12月到次年3月有超过5厘米的连续积雪;然而这个冬天几乎就没几天有雪的,身边的加拿大同学都连连说“这个冬天不算冬天”。北美洲东部多数地区气温也明显偏高。当然,我们还可以更严谨一些,借助科研资料定量的说明:
以上是我利用美国航空航天局戈达德宇航中心的在线工具生成的分析结果,这个东东很有意思,人人都可以玩,大家可以到 http://data.giss.nasa.gov 生成自己的分析。我们将2000-2011年全球气温平均值与1951-1980年平均值比较,可以看到大多数地方的升温在0.5-2摄氏度之间。考虑一下全球降温不到1度就可以让四季如夏的海南岛有个雪白的冬天,大家可以自己想想看这个升温的量级有多么大?
小冰期的成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主流的说法是地球轨道变化、太阳活动偏弱以及大规模火山爆发等。刨去近期内不大可能发生或者无法预料的一前一后,太阳活动偏弱是最可能和所谓的“新小冰期说”挂上钩的:不错,历史上的“蒙德极小”(Maunder Minimum)的确对应着1645-1715年的极寒期,即将到来的2013-2014年太阳极大年比预期到得偏晚,活动预计也偏弱。但别忘了,“同时发生不代表相互联系”,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是如何变化的、以及它对与地球气候变化有何关联等问题仍然不十分清楚,科学家们对此也有持不同意见的(诸如 Miller et al. 2012),我们更无法预测未来三五十年是不是会出现下一个蒙德极小。
文章的结尾,我就直接拿那几篇文章动刀,逐条吐槽了:
整个北半球正在遭遇严寒考验,从亚洲的日韩到欧洲的英法,寒流正横扫欧亚大陆……
应该说“除了北美洲以外的整个北半球”…… 不过北半球也就三个大洲吧?除去偏南的非洲之外。
美国媒体报道说,气象专家指出北半球严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年至30年。英国《每日邮报》称,今年的寒冬显示“小冰河期已来临”。
《每日邮报》的原文应该是这篇: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2093264/Forget-global-warming--Cycle-25-need-worry-NASA-scientists-right-Thames-freezing-again.html。里面的句子是“...suggest that we could even be heading for a mini ice age...”——显然,翻译者直接忽略了could和even这两个表不确定的词。对于啃不动英文的读者,这两个词的意思是“甚至可能”——比如我可以说 you could even win $1,000,000,000 lottery tomorrow ——“你明天甚至可能能赢十亿美金的彩票”——我想这下,不少人倒是很希望能忽略“甚至可能”这几个字。
寒流狂袭,英国或成南极…… 日本遭遇严寒56人丧生…… 中国,春节前后,位于内蒙古东北部的牙克石市持续遭遇极寒天气侵袭,最低温度始终保持在零下40℃以下……
冬天很冷这不挺正常嘛。我去年到内蒙古东北部的时候每天最低也是零下四十六七度。有没有这一带的朋友来说说,零下四十多度在你们那算非常异常吗?
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称,北半球遭遇寒冬,并非是全球变冷,而是因为北半球出现了气象颠倒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北极磁场震荡造成的。报道解释称,北极上空的大气压力会出现两种极端变化,直接影响北半球出现暖冬或寒冬。
这读起来简直太让人哭笑不得了…… 的确,有时人们会觉得加个什么“磁场”之类的词语会让文章看起来更新潮些…… 然而,这和所谓北极磁场毫无关系:《联合早报》本身要提到的显然是“北极震荡”(Arctic Oscillation)。这又是什么?各位读者别害怕,这只是描述一个特别简单的现象,那就是如果北极气压高,北半球中纬度气压就低,反过来也一样。研究表明,这个简单的现象和北半球冬季气候存在关联:北极震荡处于正相位的时候,北美偏暖,欧洲偏冷;反过来则是北美偏冷,欧洲偏暖。今年冬天北极震荡指数超过+2,是1990年以来冬天最高值,所以我们注意到现在的天气和这一点符合得挺好。
而此前有科学家预计2012年太阳会面临非常强烈的活跃期,这将影响到地球磁场变化,甚至出现地球磁场偏转或者转移。
太阳活动的确会影响到地球磁场,但没人知道它是否能让地球磁场反转…… 什么?你知道?来来来,过来读六年PhD先吧。如果读完你还确信自己知道,将结果发表出来并得到公认,那当然将是中国科学界的幸事!——我这没说反话呢,努力学习是永远不变的主题嘛。
《每日邮报》说,根据科罗拉多州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资料,自2007年以来,北极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106万平方公里,也就是26%,即便是大力倡议防止全球变暖的人士也未反驳这一点。
你拿1000块钱去炒股,亏得只剩下500块钱,然后牛市里你又挣了26%也就是630块钱,但本质上还是亏了超过三分之一,这个说法没错吧。于是我们直接拿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数据看看,事情就很清楚了:
的确,这几年北冰洋最小海冰面积的确增加了一些,但比起1979-2000年的平均值仍然缩小了三分之一左右。
今年冬季,北极震荡指数出现负值,北极上空出现高气压,寒带喷射气流都被挤压到比以往更远的南部地区,造成美国、欧洲和中国出现寒冬。……北极震荡同全球变暖或全球变冷都没有关系。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第一次出现。
我就不解释寒带喷射气流是个什么东西了…… 首先如同上图所显示的,今年北极震荡指数可是个大大的正值,北极震荡也已经被证明和北半球区域性气候存在相关性。此外什么叫北极震荡不是第一次出现?这可是个必然会在那里的东西啊。有兴趣的学术型读者,可以去读有关北极震荡的经典论文:Thompson & Wallace 1998, JGR。
显然,会有不少对2012末日论不明就里的同学会将欧亚严寒与2012末日论联系起来…… 在我看来,这大概就将一个喷嚏与各种各样可怕的呼吸道疾病(从非典到猪流感,诸如此类)联系起来一样荒谬。于是乎,我在这里请大家欣赏小提琴家A. Igudesman的《猪流感波尔卡》作为结尾吧。
最新评论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