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rshan
  • 首页 Home
  • 相册 Album
    • 天文 Astro
    • 旅行 Travel
    • 生活 Life
    • 幽默影像 Humorous Pics
  • 百宝箱 Resource
    • 我要看极光
      • 极光监测与预报(自动更新)
      • 中国极光观测指南
    • 一起去看流星雨
      • 流星雨观测指南
      • 全年流星雨活动档案
    • 下次日全食啥时候?
    • 我的星座在哪里?
    • 今天空气真的“优良”吗?
    • 星闻星语
  • 关于 About

在WordPress上执行php代码

Mar 29th

@学而时习 | 1,763次浏览(views)

0条评论(comment)

  本来在做极光监测页面的时候就需要执行php代码,但最后还是给我用最土鳖的办法绕过去了(在别的地方cron一个php,定时生成几个gif图像,然后引用之)。结果今天折腾实验室的降雨预报页面的时候,总算绕不过去了。本来想着说这应该是个小意思,我装个exec-php不就可以了嘛。结果exec-php竟然还要折腾配套的各种东西,搞到最后竟然还不能用,真是郁闷。于是只好查查看有没有替代的方法。幸好万能的Wordpress还是可以用不太麻烦的方法解决这一难题的,这一方法就是shortcode,适用于规模不大的php程序。

  简单地说就是把你的php程序植入到主题里面,然后在文章里用形如

[my-shortcode type="dog"]

的形式调用之。

  首先修改一下主题里的function.php,在末尾添加这一行:

include_once(“shortcode.php”);

  我们所有的代码就放在shortcode.php里面。当然你想全写在function.php里也没问题。

  要把一个php程序写到shortcode里很容易,只要把它弄成一个函数(如果它还不是函数的话),然后注册这个函数即可。比如下面的shortcode.php

function my-shortcode-function($atts){
	extract(shortcode_atts(array('type' => 'cat'),$atts)); // 设定参数type的默认值为cat
	if ($atts['type']=='cat') echo "Miao";
	elseif ($atts['type']=='dog') echo "Wang"; // 函数其他部分
	return;
}
add_shortcode('my-shortcode', 'my-shortcode-function'); // 注册my-shortcode-function到my-shortcode

  于是一个shortcode就做好了。如果我想让它返回Wang,只需要在写文章的时候用

[my-shortcode type="dog"]

就可以了。

exec-php, php, wordpress

新彗星C/2011 F1 (LINEAR)可能于2013年2月达到9等

Mar 22nd

@星闻星语 | 1,031次浏览(views)

0条评论(comment)

  根据IAUC 9202报道,林肯近地小行星追踪计划在3月17日发现一颗新目标,经过日本、美国、英国和意大利的数名爱好者的确认,这是一颗新彗星。中央电报局于今早给予其正式编号及名称C/2011 F1 (LINEAR)。初步轨道计算显示,它将在世界时2013年1月21日通过近日点,届时最大亮度可达9等。遗憾的是,它当时恰好位于合的位置,地球上的观测者只能在它通过近日点后在黎明前东南方低空看到它。如果它能推迟或者提早半个月通过近日点的话,我们就有可能看到一颗亮彗星了。

  更进一步的观测数据可能会使这一轨道计算结果发生变动。有兴趣的各位不妨跟进。

2011 F1, 彗星
“最棒的一刻”——2010年2月4日摄于珠峰脚下的绒布寺。这张照片是相机放在一个巨大的垃圾铲上拍的。

告别长发回归短发

Mar 21st

@叶夜速写 | 2,022次浏览(views)

4条评论(comments)

  要准备折腾和出国相关的各种各样的事情了。于是挑选了3月21日这个黄道吉日(春分日,天文学上来说的确是个“黄道”吉日),把留了18个月的头发剪了。这次空前绝后地留的长发,经历了纵贯青藏高原之旅、“春季三叶草”22日12省市之旅、大学毕业、“缺失之戒”西南急行,环游中华行动大结局——东北“印封”之旅,以及抵达中国大陆最北最南点等几个重大事件,可以说颇有意义。按照老惯例,分别在3月20日和21日举行两场音乐会告别之:

告别长发音乐会

2011年3月20日20:00 @ 蓝殿

Johann Sebastian Bach - The Partita No. 3 in E major, BWV 1006

  1. Preludio
  2. Loure
  3. Gavotte en Rondeau
  4. Menuets
  5. Bourrée
  6. Giga
回归短发音乐会

2011年3月21日20:00 @ 蓝殿

Johann Sebastian Bach - Suite No. 1 in G major, BWV 1007

  1. Prelude
  2. Allemande
  3. Courante
  4. Sarabande
  5. Minuets
  6. Gigue

“最棒的一刻”——2010年2月4日摄于珠峰脚下的绒布寺。这张照片是相机放在一个巨大的垃圾铲上拍的。

2010年“春季三叶草”之旅,我在呼和浩特大昭寺研究中国最古老的石刻星图(张力维摄)

2010年7月2日毕业典礼,和老友杨子轶在学校合影

2010年9-10月“缺失之戒”西南急行线,摄于上海外滩

2011年1月以“印封”之旅作为环游中华的大结局;本照片于1月12日摄于中国最北点——漠河县乌苏里浅滩

2011年2月7日摄于中国大陆架最南点——海南省三亚市锦母角

短发, 音乐会, 长发

我的星座在哪里?

Mar 20th

@学而时习 | 826次浏览(views)

2条评论(comments)

编者按:本文将在此处刊登并在需要时修订更新。这是叶儿山博客升级整合资讯的计划之一。欢迎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

  今晚天气好吗?有没有想过在天上找到自己的星座?这篇短短的指南就是为身在大城市苦于“光海污染”的你准备的。本文将以上海为例,教你如何辨别黄道十二星座,同时也适用于我国东部各大城市(西部地区只要换用地方时也同样可以使用)。此外,也欢迎浏览本博客的“都市数星星”特辑——这是我在广州市中心的某个公园制作的。我们会看到:即使在城市,头顶上也有许多风景等着你去欣赏。

  首先,因为我们是在讨论天文学而非占星,有几个星座的名字先要统一:以下,我将只使用这些星座在天文学上的正式名称。

正式名称 非正式名称
白羊座 牡羊座
室女座 处女座
天秤座 天平座
人马座 射手座
摩羯座 山羊座
宝瓶座 水瓶座

  假定你在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最为悠闲,不妨抬头看看天。下面这份表格将告诉你每月晚上8-10点可以看到哪几个黄道星座,然后我们逐个简单介绍各星座以及其在城市中的可见情况。以下的示意图使用Stellarium截取,已经考虑了大城市的光污染情形。当然,这并不是说你可以在路灯下面看。在城市中较幽静的小公园是不错的观测地点(但同时要考虑安全问题)。注意:你所看到的星空可能会和这些示意图有一定出入——这是因为我们太阳系的行星在天空中是移动的,有可能会给我们的示意图多增加一个光点。不过,只要你看过两三次,就会注意到行星位置的变化,这也是很有趣的。

  如果你觉得你的方向感不是很好,可以带上一个指南针帮助确定方向。看星星可以锻炼你的方向感!不过在下面,为了方便方向感不是很好的朋友,我除了用东南西北以外,还会用“上下左右”来标明方向——只要你面朝南站立。

时间 西方 南方高空 东方
1月中 双鱼座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2月中 白羊座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3月中 金牛座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4月中 双子座 巨蟹座

狮子座

室女座
5月中 巨蟹座 狮子座

室女座

天秤座
6月中 狮子座 室女座 天秤座
7月中 室女座 天秤座

天蝎座

人马座
8月中 天秤座 天蝎座

人马座

摩羯座
9月中 人马座 摩羯座

宝瓶座

双鱼座
10月中 摩羯座 宝瓶座

双鱼座

白羊座
11月中 摩羯座

宝瓶座

双鱼座

白羊座

金牛座
12月中 宝瓶座 双鱼座

白羊座

金牛座
注意:本表只适用于晚8-10点!

上海地区1月15日向西南方向观测时的星空情景

上海地区1月15日向西南方向观测时的星空情景(加导航)

白羊座

  白羊座有1颗2等星和1颗3等星,在野外很容易分辨,但在城市内一般只能看到最亮的那一颗2等星(白羊座α星),因此这个星座实际上不太容易辨别。

  我们在每年的10月至翌年2月可以在晚间看到白羊座。首先,我们可以先找到猎户座——它的样子十分醒目,很适合拿来当定位标志。在猎户座的西北方(亦即“右上方”),有一颗略带红色的亮星,它是金牛座的主星,我们的祖先称之为“毕宿五”。从毕宿五向西(向右)挺远一段距离,会有一颗比较暗淡的星(如果那天污染不算太重的话),基本上它就是白羊座的主星啦(因为那一带的亮星很少)。我们的祖先将这颗星称为娄宿三。

金牛座

  金牛座主星毕宿五(金牛座α星)是一颗1等星。它是全天第13亮星(当然,太阳月亮行星不考虑在内),因此即使是在污染最重的市中心也不难找到。它就在醒目的猎户座西北方向(“右上方”)不远处,略带一点红色。

  在毕宿五左上方不远处还有一颗2等星,称为五车五(金牛座β星)。五车五的北边(“上边”)还有几颗较亮的星,它们属于御夫座,但可以帮助你确认你找对了地方。

双子座

  在金牛座往东(“左边”)不远就可以看到双子座的两颗主星,分别称为北河二(双子座α星)和北河三(双子座β星),它们的亮度在1-2等之间,因此在污染严重的市中心也不难找到。

  双子座在猎户座的东北面(“左上方”)。双子座南方(“下方”)不远处有全天第8亮星——南河三(小犬座α星),可以帮助你确认你没有认错星座。

上海地区4月15日向西南方向观测时的星空情景

上海地区4月15日向西南方向观测时的星空情景(加导航)

巨蟹座

  巨蟹座最亮的柳宿增十(巨蟹座β星)只有4等,因此城市里很难找到这个星座。

狮子座

  狮子座主星轩辕十四(狮子座α星)是全天第21亮星,在4、5月时面朝正南抬头望去(当然天气要晴朗)就能注意到它。同时会注意到的,还有在轩辕十四东北(“左上”)一点的轩辕十二(狮子座γ星)以及正东(“左边”)不远的五帝座一(狮子座β星)。这两颗2等星和轩辕十四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便是狮子的躯干。一般天文书里提及的“狮子座反问号”,在城市里一般不太容易观察。

  顺带一提,在狮子座北边(“上边”)一段距离,便可以看到鼎鼎大名的北斗七星(大熊座)。

室女座

  室女座最亮星为角宿一(室女座α星),它是一颗1等星。在5、6月面朝正南抬头望去,在狮子座东边(“左边”)一段距离即可找到。注意它并不在轩辕十四和五帝座一的延长线上,而是要偏南(偏“下”)一点——因为狮子并不是“顺着”黄道趴着的。除了角宿一以外,室女座还有好几颗中等亮度的星,但在城市里都不容易看到。

  在室女座北方(“上面”)不远是全天第三亮星——大角(牧夫座α星)。

天秤座

  天秤座由3颗3等星和1颗4等星组成,在城市里一般很难看到。

上海地区7月15日向西南方向观测时的星空情景

上海地区7月15日向西南方向观测时的星空情景(加导航)

天蝎座

  天蝎座有12颗3等以上的亮星。但由于它位于黄道比较靠南的一段,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它的最大高度只有20度左右(在上海也只有30度左右),很容易淹没在光海中。

  天蝎座最亮星为心宿二(天蝎座α星),又称为“大火”,发着明显的红光,它是天蝎座的心脏。在蝎钳和蝎尾处都有几颗亮星。如果天气比较晴好,而且南方没有显著光源的话,7、8月份你是很容易在南方低空认出这个外形明显的星座的。银河最亮的一段就位于蝎尾附近。当然,在城市里是很不可能见到的。

人马座

  人马座虽然没有特别明亮的恒星,但它有7颗星的亮度都在3等以上,组成射手的样子,因此容易辨认。然而,它位于黄道最靠南的一段,因此难以在我国北方地区观测到。

  在人马座往北(往“上”)一段距离,可以看到牛郎星(天鹰座α星)。它和再往北的织女星(天琴座α星)以及天津四(天鹅座α星)组成一个巨大的三角形,俗称“夏季大三角”。这在我国境内,无论南北,都很适合观测,是夏季星空的标志,在上面的示意图中也能轻易找到。

上海地区10月15日向西南方向观测时的星空情景

上海地区10月15日向西南方向观测时的星空情景(加导航)

摩羯座、宝瓶座和双鱼座

  不用趴在显示器前仔细找了——这三个星座加在一起一共只有3颗3等星:摩羯座α、宝瓶座α和宝瓶座β。它们继承了秋季星空的风格——亮星稀少。尽管在野外要辨认出形状特别的摩羯座和双鱼座是比较容易的,但在城市里却几乎找不到一点影子。

  在低纬度的(比如广州、厦门等)朋友可以在9-10月在南方低空注意到一颗明亮的1等星,它的名字叫北落师门(南鱼座α星),是秋季星空最亮的恒星。摩羯座和宝瓶座就在它北面(“上面”)不远处。

我是XX座的,为什么在我生日前后看不到这个星座?

  因为一个人所属的星座是根据生日时太阳所在的位置来定的。所以你生日的时候当然看不到这个星座。当然,发生日全食的时候除外(下次日全食是什么时候?)。

十二星座之外

  要注意,全天一共有88个星座!因此除去这12个黄道星座之外,还有许多别的星座在你头顶上呢。在上面的指南中,我们已经涉及到一些了。

  除此以外,明亮的行星——主要是金星、火星、木星和土星这四颗行星——也在天空中游弋。缓缓移动的人造卫星也是很常见的;偶尔还会有明亮的彗星出没。这些天体在城市里也可以轻松观察到,所以,没事的话可以看看天——这会让你的生活不再禁锢在水泥盒子里。天文学是很有趣的!

星座

流星雨观测指南

Mar 20th

@学而时习 | 3,220次浏览(views)

0条评论(comment)

Bible Readings for the Home Circle一书中描绘的1833年狮子座流星暴雨的情景

编者按:本文将在此处刊登并在需要时修订更新。这是叶儿山博客升级整合资讯的计划之一。欢迎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

原编者按:本文的目标读者是只想学习一些基本概念以方便晚上和男/女朋友出去看看热闹的公众人士。如果您是天文圈内人士,欢迎您来为本文挑刺 :) 本文将分两个部分,以问答的形式解释流星雨观测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果您只想“知其然”,请读“基本篇”;如果您还想“知其所以然”,可以考虑继续读“进阶篇”;为了感谢您的支持,本文末尾还附送“扯谈篇”供各位消遣娱乐。我希望本文能对流星雨常识的普及起到积极作用。最新资讯,请关注“星闻星语”栏目。

基本篇

流星雨是什么样的?

  许多流星从天空中某一点附近辐射出来,类似下图。

2001年狮子座流星雨(F. Espenak摄)

今晚有流星雨吗?错过这一次再等33年?

  目前已经得到初步确认的流星雨共有426个,也就是说每一年起码都有426个流星雨在活动,所以实际上晚晚都有流星雨,只是下雨的“强度”不一样,错过这一次再等一个晚上就好了。

  如果您觉得我在开玩笑,可以看看我为天文圈内人士整理的全年流星雨活动档案,共搜集了适合观测的72个流星雨。

我说的是像下雨一样落下来的那种流星雨……

  像题图那样的流星雨真的就是“像下雨一样落下来的”,可惜实在太罕见了。天文上定义的“流星暴雨”也只是理论上每小时看到1000颗,也就是4秒才1颗流星,日常生活中恐怕连毛毛雨都算不上吧。然而,“流星暴雨”平均要十几二十年才能看到一次。如果你哪天看到了“像下雨一样落下来的”流星雨,第二天可以去买六合彩啦。

  我在下面列出20世纪内(1901-2000年)人类所有观测到的流星暴雨。

日期 流星雨 可见地区 最高天顶流量(ZHR)
1933年10月9日 天龙座流星雨 欧洲 约10000颗/小时
1946年10月10日 天龙座流星雨 北美 约12000颗/小时
1966年11月17日 狮子座流星雨 美国西部 约144000颗/小时
1999年11月18日 狮子座流星雨 中亚 约4000颗/小时
参考文献

Jenniskens, A&A, 295, 206

Mason, JBAA, 105, 219

Lyytinen & Flandern, EM&P, 82,149

  在2001-2002年连续出现了两次流星暴雨,最高天顶流量达到约4000颗。至于下次什么时候,没人能说得准。

你说的天顶流量是什么意思?报纸上说每小时100颗,可我一个晚上什么也没看着?

  限于版面,媒体记者一般不太可能去解释“天顶流量”是什么意思的,不能怪他们不说明白或者天文学家没解释清楚。简单地说,天顶流量就是如果你所在的地方足够好的情况下,每小时能看到的理论流星数目。对于许多流星雨来说,这个值是很确定的;但身在发达地区的我们是很难去到这样“足够好”的地方的(去到新疆西藏偏远地带除外)。

  下面我粗略估计了在不同环境下观测一个天顶流量每小时100颗的流星雨,大致能看到的数目。

环境 全天可见的星数

(一般情况下)

环境示例 每小时可见的流星数
荒郊野外 3000 珠峰大本营 100
乡村地带 300 黄山 40
城镇 100 北上广开车2-3小时 10
市郊 50 北上广开车1小时 4
大城市 20 北上广地铁可到站点 <2
注:星数根据Tycho 2星表恒星亮度分布估计,考虑了内地常见的空气污染因素。

  所以,自己没去一个好地方看流星,就不要怨报纸怨专家(注意:不是“砖”家)了。实际上,我们天文圈内的同好出外活动的时候,尤其是流星多发的夏天,流星多得甚至能让人感到厌烦(因为会破坏摄影的构图),所以想看到流星还是比较容易的。

报纸老说今晚有流星雨可看。那依你看,有哪几场流星雨才值得看啊?

  绝大多数情况下,不要听信报纸上提及的那些名字奇奇怪怪的流星雨,因为记者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不信你可以在本站的全年流星雨活动档案查查看,那些流星雨绝大多数天顶流量不到5,你在城市里通宵几晚都看不到一颗。

  下面我只列出天顶流量超过20的、适合我国大多数地方观测流星雨。这些流星雨是每年都有的。只要到极大日前后,你没事就可以往天上瞄瞄。

流星雨名称 极大日 最高天顶流量(ZHR) 可观测时间 注释
象限仪座流星雨 1月4日前后 120 天亮前 极大时间很短,若想看的话,先积累RP
宝瓶座η流星雨 5月6日前后 70 天亮前
宝瓶座-摩羯座流星群 7月底 30 几乎整晚 适合晚上上天台乘凉聊天的时候看
英仙座流星雨 8月13日前后 100 下半夜
猎户座流星雨 10月22日前后 30 下半夜
狮子座流星雨 11月18日前后 20 下半夜
双子座流星雨 12月14日前后 120 几乎整晚 最给力的年度流星雨,可惜天气太冷

  在极个别年份,可能会有一些“意外惊喜”——比如狮子座流星雨可能会有个爆发什么的,但总而言之,这种事情的概率基本是十几到几十年一次(如同上面所阐明的)。

几点看最好?

  不要相信什么凌晨4点看最好,应该面朝东北方向看之类的宣传。流星雨辐射点和太阳一样也是东升西落的。如果你要看太阳的话,有没有什么“中午12点看最好”的说法?(严格来说是有一定道理,但如果你非得要在9点钟看,那也不会是太大问题)所以,只要保证辐射点在地平线上面(参照上表中的“可观测时间”),就能开始看了。

应该朝哪里看?

  流星可能在天空中任何一个角落出现,所谓“辐射点”只是流星的反向延长线交汇的那一点而已。打个比方,如果在下雨的时候你要看雨滴,难道一定得冲着脑袋顶上看不成?所以,往地上一躺就好了。顺带一提,别仰着个脖子看,不然你就算能坚持半小时以上,一晚上过去估计你也得落下个颈椎病。

什么样的望远镜看流星雨最好?

  你什么时候听说过看下雨要用望远镜的?事实上,即使是专业的流星雨观测,主要也是用双眼进行。

我在XX市,能看到流星雨吗?别的地方会不会更好?

  看流星雨只需要考虑以下三个因素:

  • 你的RP。这是决定性因素,比如天气好不好,以及有流星的时候你是否正好在玩手机等等。
  • 你所在地方的光污染。
  • 辐射点是否已经升起。

  一般来说,除非发生流星暴雨,某一地点看到的流星雨和别的地方不会有太大分别(除非你在南半球等离得很远的地方)。

进阶篇

流星和陨石是不是一回事?

  高考考第一的算是状元。同理,流星如果能摔到地面还没燃烧完了就称为陨石了。本质上都是因为太过牛X。不过,正如所有参加高考的人不可能都成为状元一样,只有极少一部分的流星可以成为陨石。

为什么会有流星雨?

  有一些不负责任的天体(主要是彗星)整天沿途抛洒大量小碎片。当地球遇上这些小碎片时,小碎片进入大气摩擦产生光亮,就成为人们所观测到的流星了。

流星雨是如何命名的?

  一般是以最靠近极大日辐射点的那颗亮星命名。因为天文学界用希腊字母标注一个星座中最亮的若干个恒星,所以你可能要去查希腊字母表以便了解流星雨名字的读法。

  也有少数流星雨由于历史原因,只用所在星座命名,比如“狮子座流星雨”。还有唯一的例外——“象限仪座流星雨”,用了一个已经废弃的星座的名字。如今它的辐射点位于天龙座。

流星雨是如何预报的?

  假设你每天都要坐某一路公交车上班,而你不知道公交车的发车时刻表,怎么办呢?办法之一是每天都记录下你搭上公交车的时间,不久之后你就会发现,呀,原来这车10分钟一班。

  科学家们用类似的方法预报流星雨:通过历史上流星雨的观测记录,推测出碎片云的空间分布情况,从而预报流星雨。

为何流星暴雨难以预报?

  如果你要坐的那趟公交车一天才发一班,你因为老是等不到公交车只能打车去上班,你又怎么知道那趟车的发车时刻表呢?同理,因为历史上的流星暴雨极其罕见,人类无法了解碎片云分布的详细情况,因此流星暴雨预报变得极为困难。不过,1999年、2001年和2002年的狮子座流星暴雨预报却取得了成功,主要原因是狮子座流星雨是被观测次数最多的流星雨,人类对其碎片云空间分布了解得比较仔细。

看流星暴雨会不会有被陨石砸中的危险?

  每天都有那么多鸟在我们头顶上飞来飞去,你被鸟粪砸中过几次?流星暴雨的密度比鸟群可要低得多了。

那你上面那个表的时间和流量准确吗?

  上面那个表里面的流星雨每年都能被观测到,相当于5-10分钟发一班的公交车,所以时间和流量是比较准确的。当然,不排除个别年份会有惊喜哦。

我想拍照……

  如果你拿的是傻瓜机,洗洗睡吧。如果你有数码单反,想必八成也是高手…… 我就不费口水了。

扯谈篇

我是XX星座的,有这个星座的流星雨吗?
星座 流星雨 极大日 最高天顶流量(ZHR)
白羊座 白羊座ε流星雨

(白天活动)

5月9日前后 较低
五月白羊座流星雨

(白天活动)

5月16日前后 较低
白羊座流星雨

(白天活动)

6月7日前后 较高
白羊座σ流星雨 10月19日前后 <2颗/小时
金牛座 金牛座β流星雨

(白天活动)

6月28日前后 中等
南金牛座流星雨 10月10日前后 5颗/小时
金牛座ζ流星雨 10月16日前后 <2颗/小时
金牛座η流星雨 10月24日前后 <2颗/小时
北金牛座流星雨 11月12日前后 5颗/小时
双子座 双子座ε流星雨 10月18日前后 3颗/小时
双子座流星雨 12月14日前后 120颗/小时
巨蟹座 南巨蟹座δ流星雨 1月18日前后 <2颗/小时
巨蟹座β流星雨 10月27日前后 <2颗/小时
狮子座 一月狮子座流星雨 1月1日前后 <2颗/小时
狮子座σ流星雨 4月21日前后 <2颗/小时
狮子座γ流星雨

(白天活动)

8月25日前后 较低
狮子座流星雨 11月18日前后 20颗/小时
室女座

(处女座)

室女座h流星雨 4月22日前后 <2颗/小时
天秤座

(天平座)

天秤座χ流星雨 等(*)
天蝎座 南天蝎座ω流星雨 等(*)
人马座

(射手座)

摩羯座-人马座流星雨

(白天活动)

2月1日前后 中等
摩羯座

(山羊座)

摩羯座χ流星雨

(白天活动)

2月13日前后 较低
摩羯座α流星雨 7月30日前后 5颗/小时
宝瓶座

(水瓶座)

宝瓶座η流星雨 5月6日前后 70颗/小时
南宝瓶座δ流星雨 7月30日前后 16颗/小时
双鱼座 四月双鱼座流星雨

(白天活动)

4月20日前后 较低
双鱼座δ流星雨

(白天活动)

4月24日前后 较低
双鱼座δ流星雨 6月24日前后 <2颗/小时
八月双鱼座流星雨 8月4日前后 <2颗/小时
十月双鱼座ε流星雨 10月9日前后 <2颗/小时
*:本表只列出已经得到最终确证的流星雨。天秤座和天蝎座只有一些得到初步确证的流星雨活动。

  关于如何在夜空中找到自己的星座,请参阅我的星座在哪里一文。

我想了解一下RP在流星雨观测/预报中的作用……

  2001年狮子座流星暴雨前后,曾有国外高人总结了一套109条的“流星雨墨菲定律”,我将其中的经典条目摘录如下:

  • 第1条 - 以下四件事情永远不会同时发生:晴天、没有月亮、不用上班/上学、大流星雨。
  • 第3条 - 在你困得睡着之前,一般不会有什么可看的。
  • 第4条 - 你在几分钟内只看到一颗流星,其他流星会在你低下头记录那一颗的时候出现。
  • 第5条 - 你向北看的时候,流星会在南边出现。
  • 第6条 - 你转向南看的时候,流星又会在北边出现。
  • 第10条 - 火流星一般会在你低下头记录一颗特别暗的流星的时候出现。
  • 第13条 - 在你内急得无法忍耐之前,一般不会有什么可看的。
  • 第14条 - 在你饿得不行之前,一般不会有什么可看的。
  • 第29条 - 你出门去寻找更好的天气,最后总会发现原来只有家里的天是晴的。
  • 第33条 - 如果白天一直天晴,晚上就会起云。
  • 第35条 - 如果天气特别好而且没有月亮,那就会超级冷+大风。
  • 第39条 - 如果你一年观测364晚,流星暴会出现在第365晚。
  • 第40条 - 如果你一年观测365晚,这一年就不会有流星暴。
  • 第41条 - 你的丈夫/妻子/男友/女友的生日正好是1月4日、8月13日、11月18日或12月14日。
  • 第47条 - 你会在12月13日感冒。
  • 第48条 - 你很快好了,但你1月3日又感冒了。
  • 第49条 - 你的期末考试在1月4日。
  • 第53条 - 天气只有在满月的时候才会特别晴朗。
  • 第67条 - 你的闹铃会挂掉。
  • 第68条 - 你的备用闹铃也会挂掉。
  • 第69条 - 你的备用的备用闹铃同样也会挂掉
  • 第70条 - Zzzz...
  • 第74条 - 如果你的邻居不是夜猫子而且也不养着一条爱通宵的狗,他们就会种一棵大树,大得挡掉你家这边的大半个天空。
  • 第75条 - 而且他们绝不会砍掉它。
  • 第84条 - 英仙座流星雨的极大和夏天常见的雷暴总会一块到来。
  • 第97条 - 流星雨的预报永远是准确的,直到你决定去观测。
  • 第102条 - 绝大多数的外出观测都以“早知道应该呆在家里”的感叹作为结束。
指南, 流星雨

下次日全食啥时候?

Mar 19th

@星闻星语 | 1,075次浏览(views)

2条评论(comments)

2008年8月1日日全食串相(菲比 摄)

编者按:本文将在此处刊登并在需要时修订更新。这是叶儿山博客升级整合资讯的计划之一。欢迎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

原编者按:2008-2009年,中国本土连续出现了两次日全食,数以亿计的人在家门口目睹了这一最壮观的天文现象,相信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印象深刻。新闻媒体说这一现象是“三百年一遇”,这是新闻炒作,还是确有其事?在这里,我列出国内主要城市上次和下次日全食的时间,以及2001-2050年所有日全食的发生时间以及世界主要城市的可见情况,供各位有兴趣的朋友参考。资料来源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日月食主页以及使用Occult 4/DE200进行的数值积分,所列时间均为北京时间。为方便天文圈外的朋友理解,我还列了一份常见问题的解答附于表后,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

中国各主要城市最近一次日全食发生时间表

首字母/城市

上次日全食

下次日全食

发生时间

全食时长

发生时间

全食时长

A 鞍山

822年4月25日

4'57"

2415年4月10日

1'38"

B 包头

1760年6月13日

3'45"

2035年9月2日

0'55"

B 北京

1277年10月28日

3'13"

2035年9月2日

1'34"

C 长春

1887年8月19日

2'51"

2063年8月24日

3'58"

C 长沙

1275年6月25日

4'36"

2089年10月4日

1'03"

C 成都

2009年7月22日

3'10"

2241年8月8日

3'56"

C 重庆

2009年7月22日

4'06"

2241年8月8日

3'53"

D 大理

1575年5月10日

5'50"

2541年6月25日

2'18"

D 大连

1596年9月22日

2'31"

2142年5月25日

1'25"

D 大同

1760年6月13日

2'47"

2035年9月2日

1'32"

F 福州

1742年6月3日

2'33"

2816年9月13日

1'08"

G 广州

1814年7月17日

1'02"

3301年8月26日

1'42"

G 桂林

522年6月10日

2'37"

2216年12月10日

2'40"

G 贵阳

1054年5月10日

1'48"

2216年12月10日

3'19"

H 杭州

2009年7月22日

5'19"

2309年7月9日

3'59"

H 哈尔滨

1697年4月21日

2'48"

2124年5月14日

2'59"

H 海口

1742年6月3日

2'57"

2255年5月7日

4'30"

H 合肥

2009年7月22日

1'46"

2225年12月1日

1'47"

H 香港

1814年7月17日

3'57"

2935年4月24日

2'00"

H 黄山

2009年7月22日

4'33"

2225年12月1日

1'51"

J 济南

648年8月24日

3'08"

2415年4月10日

2'57"

J 九江

2009年7月22日

1'09"

2469年5月12日

3'10"

K 喀什

1487年7月20日

2'24"

2126年10月16日

3'37"

K 高雄

869年10月9日

3'12"

2241年8月8日

3'17"

K 昆明

1980年2月16日

1'34"

2679年2月3日

1'22"

L 兰州

1697年4月21日

2'48"

2060年4月30日

1'41"

L 拉萨

1817年11月9日

1'54"

2124年5月14日

1'56"

L 洛阳

2008年8月1日

1'06"

2225年12月1日

2'22"

M 澳门

1814年7月17日

4'53"

2881年3月21日

0'56"

N 南昌

1941年9月21日

2'34"

2469年5月12日

1'44"

N 南充

1641年11月3日

1'00"

2489年9月25日

1'34"

N 南京

1842年7月8日

1'35"

2309年7月9日

5'23"

N 南宁

1249年5月14日

1'05"

2469年5月12日

2'38"

N 宁波

2009年7月22日

4'22"

2309年7月9日

3'55"

P 攀枝花

1817年11月9日

2'12"

2736年7月1日

1'01"

Q 青岛

1824年6月27日

2'11"

2701年11月22日

1'31"

Q 齐齐哈尔

1467年3月6日

1'11"

2169年6月25日

2'08"

S 三亚

1875年4月6日

2'39"

2280年1月3日

2'09"

S 上海

2009年7月22日

5'06"

2309年7月9日

5'33"

S 汕头

1742年6月3日

3'22"

2656年10月10日

3'50"

S 沈阳

1521年4月7日

1'46"

2415年4月10日

2'24"

S 深圳

1814年7月17日

2'52"

2881年3月21日

1'01"

S 石家庄

1760年6月13日

2'34"

2846年2月17日

3'05"

S 苏州

2009年7月22日

4'55"

2309年7月9日

5'49"

T 台北

1709年9月4日

3'22"

2216年12月10日

3'43"

T 泰山

648年8月24日

2'48"

2415年4月30日

3'14"

T 太原

1650年10月25日

0'52"

3184年6月2日

1'13"

T 唐山

1277年10月28日

3'09"

2035年9月2日

0'05"

T 天津

1277年10月28日

3'08"

2187年7月6日

1'34"

T 天水

1941年9月21日

3'01"

2309年7月9日

2'18"

W 温州

1275年6月25日

4'49"

2089年10月4日

1'19"

W 武汉

2009年7月22日

5'22"

2489年9月25日

2'05"

U 乌鲁木齐

894年6月7日

0'44"

2489年9月25日

3'24"

X 襄阳

1824年6月27日

2'16"

2309年7月9日

4'38"

X 厦门

1742年6月3日

3'26"

2216年12月10日

3'36"

X 西安

1361年5月5日

2'42"

2209年5月5日

0'08"

X 咸阳

1361年5月5日

2'41"

2309年7月9日

2'15"

X 西宁

1941年9月21日

2'09"

2060年4月30日

2'15"

Y 银川

1842年7月8日

2'07"

2225年12月1日

2'03"

Y 岳阳

1575年5月10日

5'18"

3362年5月16日

4'28"

Z 郑州

1842年7月8日

3'17"

2335年7月21日

3'46"

Z 遵义

1575年5月10日

4'50"

2216年12月10日

0'40"

各城市的地理坐标由维基百科查得。

2001-2050年日全食发生时间表及世界主要城市可见情况

发生日期

最长全食时长

全食带途径的主要地区

可见全食的世界主要城市或地区

2001年6月21日

4'57"

南大西洋

非洲南部

马达加斯加

卢萨卡(赞比亚)

2002年12月4日

2'04"

非洲南部

南印度洋

 

2003年11月23日

1'57"

南极洲

 

2005年4月8日

0'42"

(全环食)

太平洋

 

2006年3月29日

4'07"

北非

中亚

阿克拉(加纳)

安塔利亚(土耳其)

阿斯塔纳(哈萨克斯坦)

2008年8月1日

2'27"

北冰洋

俄罗斯

中国

新西伯利亚(俄)

2009年7月22日

6'39"

印度

中国

太平洋

苏拉特(印)

成都、重庆、武汉、杭州、上海

2010年7月11日

5'20"

南太平洋

复活节岛(智利)

2012年11月14日

4'02"

澳州北部

南太平洋

凯恩斯(澳)

2013年11月3日

1'40"

(全环食)

大西洋

非洲中部

 

2015年3月20日

2'47"

北冰洋

 

2016年3月9日

4'09"

印度尼西亚

太平洋

巨港、三马林达(印尼)

2017年8月22日

2'40"

北太平洋

美国

北大西洋

堪萨斯城、查尔斯顿(美)

2019年7月3日

4'33"

南太平洋

南美

 

2020年12月15日

2'10"

南太平洋

南美

南大西洋

 

2021年12月4日

1'54"

南极洲

 

2023年4月20日

1'16"

(全环食)

南印度洋

印度尼西亚

太平洋

 

2024年4月9日

4'28"

太平洋

墨西哥

美国

加拿大

北大西洋

达拉斯、印第安纳波利斯、克里夫兰(美)

蒙特利尔(加)

2026年8月13日

2'18"

格陵兰

北大西洋

西欧

萨拉戈萨(西)

2027年8月2日

6'23"

北大西洋

北非

印度洋

直布罗陀(英)

麦加(沙特)

萨那(也门)

2028年7月22日

5'10"

印度洋

澳大利亚

新西兰

悉尼(澳)

2030年11月25日

3'44"

南非

南印度洋

澳大利亚

温得和克(纳米比亚)

2031年11月15日

1'08"

太平洋

 

2033年3月31日

2'37"

阿拉斯加

北冰洋

 

2034年3月20日

4'09"

北非

沙特阿拉伯

中亚

中国

拉各斯(尼日利亚)

恩贾梅纳(北乍得)

2035年9月2日

2'54"

中国

朝鲜

日本

太平洋

北京

平壤(朝鲜)

2037年7月13日

3'58"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布里斯班(澳)

2038年12月26日

2'18"

澳大利亚

新西兰

南太平洋

 

2039年12月16日

1'51"

南极洲

 

2041年4月30日

1'51"

南大西洋

非洲中部

卢安达(安哥拉)

坎帕拉(乌干达)

2042年4月20日

4'51"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

菲律宾

北太平洋

 

2043年4月10日

1'46"

东西伯利亚

 

2044年8月23日

2'04"

加拿大

卡尔加里、埃德蒙顿(加)

2045年8月13日

6'06"

北太平洋

美国

加勒比海

南美

盐湖城、科罗拉多泉、图尔萨、

奥兰多、迈阿密(美)

拿骚(巴哈马)

圣多明各(多米尼加)

乔治敦(圭亚那)

帕拉马里博(苏里南)

累西腓(巴西)

2046年8月2日

4'51"

大西洋

非洲中部

南印度洋

 

2048年12月5日

3'28"

南太平洋

南美

南印度洋

 

2049年11月25日

0'38"

(全环食)

沙特阿拉伯

印度洋

印度尼西亚

北太平洋

 

2050年5月21日

0'21"

(全环食)

南太平洋

 

点击日期,可以打开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日月食主页提供的交互Google地图,现实日食区域以及任意地点的准确见食时刻表。中国可见的日食以粗体标出。

什么是日全食?日全食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其他各种基本问题)

  简单来说就是月亮将太阳完全遮住的现象。维基百科上的“日全食”条目可供有兴趣的朋友作进一步参考。

你这个表的精度有多高?

  秒级。如果想进一步了解技术信息,可以研究推进喷气实验室有关DE系列星历表的说明文档。

为什么太原要等1534年才能看到一次日全食而成都/重庆只要等232年?

  简单来说这是RP问题(如果您不理解RP是什么,请点此了解),类似的问题有:为什么XX三个月就找到女朋友了而我几年了都没找到……

  讲详细一点的话,因为太阳、地球和月亮都在不停运动中,而月球投在地球上的影子的直径最多只有三百公里,观测者必须恰好处在这个影子内才能观察到日全食,所以某一地点观察到日全食的频率很低——统计结果表明,平均要370年才能观测到一次。当然任意一对日全食相隔的时间是可长可短的。

我发现有些距离很远的城市能够在同一天出现日全食,这是同一次日食吗?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月影移动模拟

  上面是模拟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月影移动的动画。深色的小点为月球本影区,这里面的人们可以看到日全食;外面浅色的区域为月球半影区,这里的人们可以看到日偏食;再外面的人们只能看到圆乎乎的太阳。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影子会在几个小时之内移动上万公里,因此相距很远的人们可以看到同一次日全食(只是发生时间有几个小时的差异)。

为什么不同地方看到的日全食时长不一样?

  我们小学的时候就学过,一条直线和一个圆相交,只有在正好通过圆心的时候,相交的部分才最长。同理,如果一个地方正好通过月影的中心(即日月地严格成一直线的那一点),那么那里的时长自然会比临近地方要长一些。另一个影响因素是月影在地球表面的运动速度。下面这一张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上海附近地区全食持续时间示意图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距离中心线越远,日全食持续时间越短。

2009年7月22日日全食沪宁杭地区日全食持续时间示意图

可是2009年的时候我这里的日全食也有6分多钟呀?

  如果你没有出国的话,那是新闻记者们弄错了。中国陆地全食持续时间最长的上海市大洋山岛大洋镇也只有5分57秒。如果那时你有录视频,你可以自己量量看。

如果不出国的话,下次日全食是何地、何时?

  2034年3月20日,去西藏的阿里地区可以看到。或者等到2035年9月2日去北京也可以。

我住的城市不在你的表上……

  欢迎来信null垂询,或者也可以自行使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日月食主页的搜索程序查查看。

下次, 日全食

中国极光观测指南

Mar 17th

@星闻星语 | 3,306次浏览(views)

12条评论(comments)

美国阿拉斯加熊湖附近的极光

编者按:本文将在此处刊登并在需要时修订更新。编写一个国内极光观测指南以及维护一个极光监测与预报页面,是叶儿山博客升级整合资讯的计划之一。现在极光监测与预报页面也上线测试,欢迎大家多提意见和建议。

原编者按:本文将以“在国内观测极光”为侧重点,利用问答的形式,解释极光的概念、监测和预报等内容。如需获知极光实时监测数据以及短期预报,请移步至本站的极光监测与预报页面。

看极光需要哪些条件?

  简单来说就三条:1、足够强的地磁活动;2、你处在一个足够高的磁纬;3、天气足够晴朗。

什么是磁纬?它和地理纬度有什么不同?

  我们都知道一般说的地理纬度:赤道是0度,北极是北纬90度,南极是南纬90度,等等。然而,地球的磁极和地理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就目前而言,地球的南磁极在加拿大北部(注意是南磁极在北极附近),北磁极也不严格在南极点上,造成的结果是极光圈并不是以地理极点为圆心的同心圆,而是“歪着的”;某些地区的低纬度更容易看到极光。

  或者我们打个比方,在某9层的公寓楼里,有个吵起驾来声音特大的大妈住在5楼,只要她一咆哮,上下各2层楼(也就是3、4、5、6、7楼)都能听到。现在假设由于某些原因她搬到了4楼,这样她影响的范围就偏离了整栋楼的中间那一块了——也就是说2、3、4、5、6楼才能听到。对于极光来说,由于地球的南磁极处在西半球,加拿大和美国的某一地区比我们亚洲这边的同一纬度地区更容易看到极光。

  我国部分城市和地区的磁纬如下表所示。

东北地区

西北地区

其他

地点

磁纬

地点

磁纬

地点

磁纬

哈尔滨

40度

乌鲁木齐

39度

北京

34度

呼伦贝尔

43度

兰州

30度

呼和浩特

35度

漠河

47度

阿勒泰

43度

上海

24度

沈阳

35度

喀纳斯湖

44度

广州

16度

是不是漠河一带在6月22日前后容易看到极光?我国哪些地区容易看到极光?

  我在北疆和东北旅行的时候经常听到这一种匪夷所思的说法:喀纳斯地区和漠河地区在6月22日(夏至日)前后容易看到极光。这显然是不对的。如上文所说,极光活动仅和地磁活动有关,而地磁活动又和太阳活动有关;太阳当然不会关心地球上哪月哪日来产生活动(那位吵架的大妈会根据日历来发脾气吗),因此极光当然和日期没有关系。他们说的,大概是“极昼”——这和极光完全是两回事了。此外喀纳斯和漠河也看不到极昼。

  就我国而言,当然是越靠北越容易看到极光。漠河确实是最容易看到极光的地区。

风力有蒲氏风级,地震有里氏震级,有没有什么指标来评价极光的强度?要达到多少级才能在国内看到极光?

  这个问题问得好。极光活动强度可以通过至少三种指标来定义:行星指数K或Kp(K-index)、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极轨环境卫星测量到的极光活动水平(NOAA POES Auroral Activity Level)以及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空间天气预测中心评定的地磁暴级别(Geomagnetic Storm Scale)。这三种指标相互通用,如下表所示。

极光南界(磁纬)

K指数

极光活动

地磁暴级别及发生频率

我国可能看到极光的地区

68度

0

1

66度

2-3

64度

1

4

62度

2

5

60度

3

6

58度

4

7

56度

5

8

G1

每周期1700次/累计900日

54度

6

9

G2

每周期600次/累计360日

52度

7

G3

每周期200次/累计130日

漠河地区

50度

8

10

G4

每周期100次/累计60日

磁纬约45度以北(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北疆北部)

48度

9

10+

G5

每周期4次/累计4日

46度

磁纬约40度以北(黑龙江大部、内蒙古东部、北疆)

44度

10++

42度

磁纬约35度以北(东北地区、内蒙古大部、北疆)

40度

注:
1、为方便读者阅读,编者将各指标定义之磁纬在1度之内的条目进行了合并。若需要更高精度的换算表,可查询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空间天气预报中心有关文档,或洽编者。
2、电磁暴发生频率按每太阳活动周期(约11.2年)算。
3、“我国可能看到极光的地区”指子夜时(亦即极光弧最靠南时)可能看到极光的地区。
4、以上数据采集自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空间天气预报中心(http://www.swpc.noaa.gov/)。

亚欧地区各K指数的分界线(注意:不是平均线;来自空间天气预测中心)

  或许有细心的读者注意到了,为什么“极光南界”和“可能看到极光的地区”不对应呢?这是因为极光的高度都在80公里以上,因此不必等到极光南界到达本地才能看到极光。在极光南界以南4-5度的地区也能比较容易地在北方地平线上看到极光,只是地平高度比较低些。

  由于上文介绍的“偏心”效应,北美以及澳洲的人们更容易看到极光。比如说,与北京同纬度的纽约,只要在K指数达到7的时候,就可能看到极光,而北京在K指数达到9的时候也未必能看见。

北京真的能看到极光吗?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2003年10月底发生了极强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coronal mass ejection, CME),使得10月29-31日前后地球上出现了大范围的强极光现象,连西班牙巴塞罗那附近(磁纬约35度)都看到了极光。考虑到北京的磁纬约34度,看到极光是完全可能的。现任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博士曾告诉我说,当年他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在北京以北100公里左右)也观测到了极光。当然,如此大规模的日冕物质抛射事件并不多见。有记载以来历史最大的电磁暴事件——1859年“超级地磁暴”,甚至让加勒比海地区(北纬约20度,磁纬约30度)的人们都看到了极光。

白天也能看到极光吗?

  1859年超级地磁暴时,波士顿的极光明亮到连“凌晨1点都可以借助极光看报纸”。2003年10月底的地磁暴,美国南部亚拉巴马州(磁纬约40度)的人们可以在日落时清楚地看到极光。

极光能预报吗?

  大规模的极光活动与日冕物质抛射是相关的,一般日冕物质抛射会首先被卫星观察到,而抛射物一般需要一两天的时间才能到达地球,因此当然可以预报。您可以关注本站的极光监测与预报页面,这一页面综合了各处的观测及预报信息;或者直接查询空间天气预测中心以及极轨环境卫星项目主页。

根据你的对照表,如果我在K指数大于7的时候去漠河,是不是就一定能看到极光?

  注意那一对照表的先决条件是“子夜时”亦即极光弧最靠南时的情形;这是指极光弧在不同地方轻微的南北摆动的现象(可以想象成太阳往地球这边吹气,所以背对太阳的那边,极光弧会略往南一些)。而且,现有的科学水平可以让我们知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会发生地磁暴,但仍然地磁暴到达某一级别的精确时间以及持续时长仍然是预报难题。如果你去到漠河的时候极光活动已经回落,或者不在子夜前后观察,那便不一定能看到极光。总之,“追极光”一定程度上要靠运气。

还有什么比较好的网站可供参考?

  上面其实已经列出了几个最常用的网站,我在这里再整理一下吧。

  •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空间气象预测中心:http://www.swpc.noaa.gov/
  • 空间气象预测中心的极光观测指南:http://www.swpc.noaa.gov/Aurora/index.html
  • 极轨环境卫星极光监测项目主页:http://www.swpc.noaa.gov/pmap/index.html
  •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空间天气预警级别说明:http://www.swpc.noaa.gov/NOAAscales/
  • 磁纬的定义:http://www.nwra.com/ionoscint/maps/maplats.html
  • 本站的“极光监测与预报”页面(综合了以上各网站的有益资讯):http://y234.cn/?page_id=5019
极光, 漠河, 指南

小行星2011 EB74即将近距离飞掠地球

Mar 16th

@星闻星语 | 729次浏览(views)

0条评论(comment)

  根据国际小行星中心2011-E86号公报,3月15日晚上(北京时间,下同)由卡特琳娜巡天发现的小行星2011 EB74将在北京时间今天(3月16日)22:28左右进入地月圈内,明天13:10左右离开。与地球最小距离将出现在明晨5:49(误差为69分钟),为0.85个地月距离,或32.7万公里。

  2011 EB74的直径为14米,本次飞掠最亮约为16.5等,可通过中等口径的业余望远镜拍摄到。根据目前轨道来看,2011 EB74不会对地球产生威胁。类似的近距离飞掠事件平均每个月会发生1-2次。

小行星, EB74, 飞掠
希腊天文爱好者Anthony Ayiomamitis在2010年拍摄的位于近地点和远地点的月亮

“超级月亮”将会带来灾难?

Mar 13th

@学而时习 | 6,592次浏览(views)

6条评论(comments)

  两位一段时间不见的朋友在某处见面了。

“啊…… 你,你!你竟然把我最漂亮的茶壶打碎了!快快赔我!”

“什么情况…… 我这几天不是都感冒,一直在家养病嘛……”

“不错!通过我的观测,你那天在家,走到距离我家最近的那个房间,然后打了个喷嚏……”

“什么打什么啊…… 我家到你家坐车都得一小时哪!”

“科学研究已经证明了,喷嚏打出来的时候最高可以达到每小时188公里的时速!而且通过我的仔细观测,你那天走到距离我家最近的那个房间,比起平常在客厅玩电脑的你,看起来那可是分外巨大!历史监测表明,每次你走到那个房间,我家都会发生巨大灾难!比如XX年X月X日,你走到那房间去晾衣服,我就把饭烧糊了;XX年X月X日,你又走到那房间去晾衣服,我们家抽水马桶堵了。这次你竟然史无前例地在那个房间打了一个大喷嚏,你说,你这是该当何罪啊?来来来留下茶水钱!”

“……”

  不错,相信各位都能看明白,那一位是存心抬杠,让他/她那倒霉的朋友请客吃饭。不过奇怪的是,最近这些天,另外一桩性质相近的事情却似乎让许许多多“不明真相”的网友信以为真了——那就是所谓“超级月亮”的传闻。这一传闻的散布者还振振有词的说,这几天发生的云南地震以及日本东海大地震,就是“超级月亮会带来灾难”的明证。那么,我们就来看看是不是真是这么一回事吧。

  首先我陈述以下两个显而易见的事实:

  1. 月球的轨道是椭圆形的!有异议的话,回去找你的初中物理老师。
  2. 月球大概一个月绕地球一圈。有异议的话,啊…… 有异议的话!有异议的话?有异议的话…… 这会有异议吗!?不然我们为什么叫“月”啊!?

  从以上事实,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在一个月之中,肯定有一点距离地球近,有一点距离地球远,对吧?简单来说,月球在距离地球最近之后两个星期,肯定就距离地球远了,对不对啊?

  那么我们来看了:谣言的散播者说3月19日月亮距离地球最近(实际上在国内应该是3月20日凌晨3点左右),那么3月11日…… 这不,月球刚刚过距离地球最远的那一点啊。这可怜的月亮犯着你们什么了?

如果你想查询月亮过近/远地点的准确时间以及距离,可以参考这一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维护的网站:http://eclipse.gsfc.nasa.gov/SKYCAL/SKYCAL.html。事实上,日本东海大地震发生的那一秒,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96490.5公里,比平均距离(384400公里)还要远呢。

  或许会有心细的网友指出:不对哦,人家说的“超级月亮”是指距离地球比平常一个月一次的接近要更近的月亮哦。不错,我承认,这次的月亮确实要比平均最近距离要更接近些——不妨用数字说话吧:平均最近距离是363104公里(来源于维基百科),而这次的距离仅为356600公里。哟,你会说:6504公里,好像还是不小的耶!

希腊天文爱好者Anthony Ayiomamitis在2010年拍摄的位于近地点和远地点的月亮

  那如果我告诉你,地球在最靠近太阳的时候和在最远离太阳的时候,差距可以达到5000000公里呢?顺带一提,地球是在1月初距离太阳最近,而在7月初距离太阳最远的。所以如果你在7月初觉得很冷,请不要首先怪罪地球太远离太阳;我觉得应该是你把空调开得太猛了。这么点距离,在天文学上可算是微不足道。当然,我想,你觉得太冷,和地球远离太阳,也是有一丁点影响的…… 如果你一定要争辩的话。同理,当你看到你暗恋的某人眉开眼笑的时候,先不要想是因为自己向他/她靠近了一公分的缘故,或许人家看的是附近的某位美女/帅哥呢。当然,我想,你向他/她靠近了一公分的话,理论上来讲,也是有一丁点影响的…… 如果你一定要争辩的话。

  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去查查过去几起超级月亮与灾难的关系,便可以发现拿月亮来顶包实属冤枉。不过,鉴于各种天象实在是很多,想把一起不幸的灾难和哪颗倒霉的星体扯在一起是很容易的。在这里,我想重复科学家们在研究工作中喜欢强调的一句话:“同时发生并不代表有必然联系。”,碰到这些传言的时候大家一定要想想看。总而言之,各位在3月19日夜里(准确地说,对于国内的朋友,应该是3月20日下午),该干嘛干嘛去。当然,如果有那份心情,出去赏赏这个“分外巨大”的月亮,也是很好的。不过,可千万别把那天不幸的事件和月亮扯上关系(因为走路时看月亮撞到了树之类的除外):套用时下最流行的“咆哮体”:“可爱的小月月你伤不起,伤不起的啊!!!”

灾难, 超级月亮
“暗淡蓝点”,旅行者1号探测器摄于1990年2月,当时它与地球的距离为61亿公里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跟踪一场地震

Mar 13th

@学而时习 | 1,264次浏览(views)

0条评论(comment)

“暗淡蓝点”,旅行者1号探测器摄于1990年2月,当时它与地球的距离为61亿公里

  在我们开始用学术狂的眼光审视地震之前,请先为地震的受害者们——无论是云南的还是日本的——诚心祈祷。能出力的,应该出力。无论你持和我相同或者不同的立场,应该都会同意一个事实:地震和海啸再次凸显了人类的渺小,如同上面这张绰号为“暗淡蓝点”的照片一样(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远距离上拍摄的地球照片)。在这个微小但却生机勃勃的舞台上生活的许多其他生灵尚且会对不幸毁灭的同类展现出悲悯之心,自诩为地球上最高等级生物的人类,即便不能在正面的方向上发扬光大,也不应该在反方向上高歌猛进吧。总之,我们眼前平静安宁的环境是珍贵而脆弱的。在茫茫宇宙中不会有其他生物关心你的命运,除了你的同类。

  在近几年时常会出现如下场景:某地网友反映感受到摇动,附近网友纷纷附和,于是“地震啦”的传言不绝于耳。这时会有地震局的专家出面澄清:某地确实发生了地震,但未来数月内“不会发生破坏性地震”,大家无需惊慌。在很久很久以前,专家们出面以后,大家也就会安心干活去了。可现在不然,大家不仅不会安分,反而会把专家们嘲弄一通。人们对专家不再信任,但自己又无法核实情况,于是便热衷于传播某些流言(诸如“明天凌晨三点半可能会有大地震”之类)。这在三十年前或许是可以原谅的,但在海量资讯以光速传递的今天,我们完全可以借助于网络来了解世界最偏远的角落究竟发生了什么。

  就好像我们几乎每天都会打几个喷嚏一样,地球也无时不刻不在活跃之中,几乎每天都会有几起有感地震在这个或那个角落发生。美国地质勘探局便全天候追踪地球上哪怕是最偏远的角落的地震,在美国境内报告下限为2.5级,世界范围内则为4.5级。对于我国国内的地震,则可以使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网站。美国地质勘探局的网站在多种类型数据的检索查询上十分便利,地震台网中心则可以提供国内弱的有感地震的观测报告。

美国地址勘探局的近期有感地震报告: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recenteqsww/Quakes/quakes_big.php (5级以上)或者是 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recenteqsww/Quakes/quakes_all.php(美国境内2.5级以上/世界范围内4.5级以上)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http://www.ceic.ac.cn/

美国地质勘探局3月13日下午实时公布的最近一周本州岛一带地震情况

  对于一个对地震有着良好应对机制的国家或地区,诸如日本,许多信息只要Google一下便能查到。比如在东海大地震发生半个多小时之后,同时负责地震监测工作的日本气象厅便以速报的形式公布地震及海啸情况。日本气象厅亦提供“东海地震预报服务”。很可惜,我在地震发生后不到一小时查看该页面时发现,这一服务似乎并未成功预报这次大地震(所谓“提前10秒预报地震”指的实际上是“预警”,也就是说在地震发生后、地震波尚未传到本地时提供的警告;这并非是“预报”)。

日本气象厅地震海啸监视课在11日下午15:33左右公布的“东海大地震”第一报(日文):http://www.jma.go.jp/jma/press/1103/11b/201103111600.html 以及近期报告:http://www.jma.go.jp/jma/kako.html?t=0&y=23

东海地震预报服务:http://www.jma.go.jp/en/quake_tokai/info.html

日本气象厅11日北京时间下午15:08发布的海啸预警

  在海洋上发生的地震有可能产生海啸。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均有岛链保护,因此一般不会遭到海啸的直接袭击。不过对于大海啸而言,即使稍加减弱仍可能具有恐怖的威力,因此大家还是应该予以关注。我国近海发生引起海啸的强震的概率相对较低,因此在日本一带的地震便成了关注的焦点。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提供泛太平洋地区的海啸预警信息。与此同时,我们应该关注日本气象厅的海啸预警信息,因为日本诸岛及附属岛链对华东海岸线实际上起着防护的作用,通过这些地区的预警情况以及实测浪高,可以大致估计一下海啸对华东地区的影响。而且应该特别注意的是,海啸可能有好几波(就好像我们往水里扔石头会有好几圈波纹一样),因此不能过了预计海啸抵达时间之后就贸然返回海边,应该等海啸警报解除了以后再活动。

  最后应该说明一点:海啸的高度是不好估计的,这和当地环境有密切关系。比如,美国海洋大气中心的21418号海上浮标距离震中只有不到500公里,但观测到的海啸高度仅为1.08米;而差不多6000公里外的夏威夷观测到的海啸最大高度为1.74米。当然,一般而言,岛链对海啸总是有减弱作用的。

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http://ptwc.weather.gov/

日本气象厅海啸预警信息:http://www.jma.go.jp/en/tsunami/index.html

日本气象厅海啸实测数据:http://www.jma.go.jp/en/tsunami/joho.html

  地震发生后不久,许多视频就在网上疯狂流传,包括东京摩天大楼在地震中摇晃的画面,这迅速被许多网友拿来与汶川大地震中的成都作比较。成都距离当时的震中仅80公里,比这次东京到震中的距离(373公里)接近得多;然而东海大地震的震级亦比汶川大地震的震级要高出1级。这时我们便要借助各站点的报告来作评判了。某地在一次地震中的烈度,或称修正麦卡利烈度(Modified Mercalli Intensity Scale, MMI),可以由站点观测的地面最大速度/加速度来决定。这些数据可以便捷地在美国地质勘探局的网站上获得(汶川大地震: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shakemap/global/shake/2008ryan/;东海大地震:http://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shakemap/global/shake/c0001xgp/)。显然,东京和成都报告的烈度均为VI度,但数值上成都比东京要略高一些。此外,美国国家地质勘探局还提供全球地震快速反应评估业务(Prompt Assessment of Global Earthquakes for Response, PAGER),除了对遇难人数以及经济损失有个初步评估之外,还有对受灾人数及区域的详细报表。通过对比东海大地震以及汶川大地震的报表,我们可以注意到:尽管东海大地震因为震中在海上而使得没有人遭受IX级以上的烈度(相比之下,汶川大地震中遭受IX级或更高烈度的人口达55万),但遭受到VI级(即会产生摩天大楼摇摆的恐怖场面的烈度)以上的人口(5181万)却是汶川大地震(2462万)的两倍。尽管如此,东海大地震目前绝大部分的伤亡报告都是来自于海啸而非地震。这从某种程度上提醒着我们,有一个广泛而完善的地震预防和反应机制对减少人员伤亡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我想提醒大家注意一下“里氏震级”(Richter magnitude scale)和“矩震级”(Moment magnitude scale)的区别。东海大地震的8.9级(或8.6级、9.0级,取决于你采纳哪个机构的测量结果)是矩震级,因此说其震级为“里氏9.0级”是不严谨的。简单的说,里氏震级是手摇计算机年代的标准,矩震级则是电子计算机年代的标准。实际上由于其自身缺陷,实际观测到的里氏震级也不可能达到8.5级以上。

  地震几乎是无法预测的,但杞人忧天一样的恐慌也是没有必要的,希望这篇短短的文章能让大家在必要的时候知道如何及时获得第一手信息。最后声明,本人非地学专业(当然,很快会去读一个领域上比较相关的专业)。若行文间有错漏之处,还望专业人士多予指正。

地震
12»
  • 搜索 Search

  • 实况 Online Monitor

    目前正有13人在这儿闲逛。
    There is (are) 13 visitors online at this moment.
  • 翻译 Translate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 日历 Calendar

    March 2011
    S M T W T F S
    « Feb   Apr »
     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31  
  • 最新文章 Recent Posts

    • 老鼠占领火星?
    • 陨石是怎么鉴定的?
    • 晴天钟更新故障 | 7Timer update issue
    • 3月14日观测Pan-STARRS彗星
    • 巨大彗星明年或撞击火星 爆炸当量超万亿颗广岛原子弹
  • 最新评论 Recent Comments

    • Yeh on 晴天钟更新故障 | 7Timer update issue
    • 画师 on 晴天钟更新故障 | 7Timer update issue
    • Yeh on 晴天钟更新故障 | 7Timer update issue
    • amber on 旅行 Travel
    • 画师 on 晴天钟更新故障 | 7Timer update issue
  • 热门文章 Hot Posts

    • 幽默影像 - 154,211次浏览(views)
    • 幽默影像 - 115,096次浏览(views)
    • “恰好”的艺术 - 50,822次浏览(views)
    • 2010年春季三叶草穿越之泰山段 - 23,998次浏览(views)
    • 美国B1签证经历 - 16,493次浏览(views)
  • 随机照片 Random Pics

    img_2298 ps006 img_2973 201001173419 img_4399r 201109196535 img_1725_r2 201102105834 img_2295
  • 分类 Categories

    • "十年少"仙丹 (55)
    • 叶夜速写 (305)
    • 吟诗作赋 (38)
    • 天籁之音 (59)
    • 学而时习 (211)
    • 一图胜千言 (192)
    • English Island (133)
    • 观星手记 (72)
    • 椰子笔谈 (159)
    • 星闻星语 (73)
    • 晴天钟/7Timer (14)
  • 归档 Archives

    • May 2013 (2)
    • March 2013 (2)
    • February 2013 (7)
    • December 2012 (7)
    • November 2012 (4)
    • October 2012 (8)
    • September 2012 (4)
    • August 2012 (1)
    • July 2012 (3)
    • June 2012 (3)
    • May 2012 (3)
    • April 2012 (3)
    • March 2012 (6)
    • February 2012 (3)
    • January 2012 (3)
    • December 2011 (7)
    • November 2011 (8)
    • October 2011 (8)
    • September 2011 (3)
    • August 2011 (5)
    • July 2011 (10)
    • June 2011 (20)
    • May 2011 (6)
    • April 2011 (13)
    • March 2011 (15)
    • February 2011 (6)
    • January 2011 (13)
    • December 2010 (13)
    • November 2010 (9)
    • October 2010 (8)
    • September 2010 (3)
    • August 2010 (16)
    • July 2010 (22)
    • June 2010 (10)
    • May 2010 (15)
    • April 2010 (8)
    • March 2010 (8)
    • February 2010 (7)
    • January 2010 (15)
    • December 2009 (14)
    • November 2009 (6)
    • October 2009 (11)
    • September 2009 (8)
    • August 2009 (5)
    • July 2009 (9)
    • June 2009 (7)
    • May 2009 (5)
    • April 2009 (5)
    • March 2009 (7)
    • February 2009 (15)
    • January 2009 (15)
    • December 2008 (16)
    • November 2008 (8)
    • October 2008 (4)
    • September 2008 (11)
    • August 2008 (5)
    • July 2008 (14)
    • June 2008 (9)
    • May 2008 (15)
    • April 2008 (8)
    • March 2008 (10)
    • February 2008 (25)
    • January 2008 (9)
    • December 2007 (10)
    • November 2007 (11)
    • October 2007 (11)
    • September 2007 (5)
    • August 2007 (12)
    • July 2007 (9)
    • June 2007 (14)
    • May 2007 (7)
    • April 2007 (11)
    • March 2007 (10)
    • February 2007 (27)
    • January 2007 (20)
    • December 2006 (18)
    • November 2006 (21)
    • October 2006 (10)
    • September 2006 (43)
    • August 2006 (17)
    • July 2006 (26)
    • June 2006 (46)
    • May 2006 (29)
    • April 2006 (13)
    • March 2006 (12)
    • February 2006 (11)
    • January 2006 (14)
    • December 2005 (6)
    • November 2005 (5)
    • October 2005 (10)
    • September 2005 (17)
    • August 2005 (16)
    • July 2005 (4)
    • June 2005 (6)
    • May 2005 (6)
  • 标签云 Tag Cloud

    印封 极光 尼伯龙根的指环 感受 7Timer development Lulin Sky Survey 日全食 小行星 广州交响乐团 新星 天气 秋 漠河 音乐会 冷笑话 7Timer! comet lulin 90W 旅行 游记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彗星 笑话 北京 影集 流星雨 香格里拉 军训 diary 听后记 2009 西游札记 concert 瓦格纳 高考 心情 Australia tour 伦敦 热带气旋 地球 广州 上海 晴天钟 wagner 东部小回环 新年音乐会
  • Blogroll

    • Asktheheaven – 向问天 (Bill Yeung)
    • Astro Bob
    • Astronomy is Power! – 孙萌
    • 南天 – Liong
    • 寻找星星的影子 – 宝贝韵希
    • 临海吟风 – 玉玮
    • 冷+暖 – 豆豆
    • Beautiful mind – 虾
    • Cygnusの星空*星连心
    • Earth, Sky & Beyond – R. Kowalski
    • Elle Fagan Artsite
    • 馥郁
    • 马臻的博客
    • 谁知道呢 – 卜卜
    • 阳光心坊 – 田阳
    • 雨池
    • 虚阁梨花落 – 迟
    • Great Shefford – P. Birtwhistle
    • Homepage von Wentao Xu
    • Li’s paradise
    • Pavel Shevchenko
    • Santhia's
    • Terry Lovejoy
    • Tony Hoffman’s Astroweb
    • zx的蜗居
    • 流年·一个人的世界
  • 题图说明 The Title Image

    作者遥望天山山脉,谢文鹏于2008年8月9日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乃斯河谷。天山山脉是亚洲中部最大的山脉。

    The author was gazing the Tian Shan mountains. Taken by Wenpeng Xie at Kunges Valley of Xinjiang Uighur Autonomous Region on August 9, 2008. The Tian Shan ("celestrial mountains") is the largest mountain range located in Central Asia.

  • 致谢 Acknowledgement

    叶儿山由Wordpress提供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宇宙驿站提供网络空间;叶儿山3.1主题修改自digitalnature的Mystique 2.4.3。

    Yershan is powered by Wordpress, and the host server is kindly provided by CosmoStation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of Chinese Acadamy of Sciences. The Yershan 3.1 theme is designed based on digitalnature's Mystique 2.4.3.

  • 辅助 Meta

    • Log in
    • Entries RSS
    • Comments RSS
    • WordPress.org
  • 连接微博 Connection

    您可以用合作网站帐号登录:

叶儿山 © 1999-2013年 版权所有 | Yershan © 1999-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除特别说明外,叶儿山内容使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协议进行许可
Materials of Yershan are available under the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5 Generic without further notice.
RSS Feeds 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