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in der Waldbühne 2009
Jun 23rd
Die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in der Waldbühne 2009
"Russian Rhythms"Berliner Philharmoniker
Sir Simon Rattle Conductor
Yefim Bronfman PianoPiotr Ilyich Tchaikovsky
The Nutcracker: Overture plus 1st Scene and March from Act 1
Sergei Rachmaninov
P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Igor Stravinsky
Le Sacre du printempsWie es enden wird, wissen wir. Mit Paul Lincke, der Berliner Luft und zahllosen erleuchteten Wunderkerzen im weiten Rund. Wer die Kontinuität liebt, wird auch diesen Moment lieben, zumal dann, wenn der liebe Gott ein Einsehen hat und für schönes Wetter sorgt. Am Pult des Orchesters steht in diesem Jahr beim traditionellen Saisonabschlusskonzert der Berliner Philharmoniker beginnt der Chef selbst, Simon Rattle.
Das Programm, das er für diesen Abend ausgesucht hat, ist eine sorgsam gewählte Mischung aus anspruchsvollen und populären Werken. Angefangen von Stücken aus Peter Tschaikowskys Ballett Der Nussknacker über das wunderbar geschmeidige, technisch äußerst anspruchsvolle Dritte Klavierkonzert von Sergej Rachmaninow bis hin zu Le Sacre du printemps von Igor Strawinsky.
Kartenverkauf
Sun 21. June, 08:15 pm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和柏林森林音乐会——两大年度音乐盛事,但今年才第一次听柏林森林音乐会的直播(严格来说,是转播)。柏林森林音乐会在国内的知名度不如前者,不过这是国人的口味问题。柏林森林音乐会1984年才开始举办,历史上不如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悠久,而且选曲也较为严肃一些,曲高和寡,所以在国内只有北京音乐广播进行音频转播(比现场延后18小时30分钟)。不过这不妨碍我对它的兴趣。
柏林森林音乐会很“非典型”。它的演出地点是柏林瓦尔德尼森林剧场—— 我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它的时候吃了一惊:世界上还真有建在森林里的音乐厅!不过,这倒是很符合我口味的。音乐会的气氛轻松随意,不要求人们穿正装出席,所以你甚至可以看到有不少人甚至穿着睡衣和拖鞋,边吃零食边听音乐,但音乐会的水准并不因此而打折扣。
好了,背景知识就不多说了,让我们赶紧切入正题吧。本届柏林森林音乐会的主题是“俄罗斯音乐”,但受限于音乐会的长度,显然只能选取几个侧面。开场曲是老柴《胡桃夹子》中开头的几首。这几首曲作开场曲当然是合适的,只是我觉得柏林爱乐的铜管实在太重,就好像垫起脚尖走路的胖猫一样,演奏小孩子气的《夹子》,听起来总是有点奇怪。不过,作为一种另类的诠释方式,倒也是好的。接下来是柏林爱乐携手布隆夫曼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的第3钢琴协奏曲。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我很少听,这一次算是第一次完整的接触,柏林爱乐演奏大作品的功力就在这里发挥出来了。不过我对拉赫玛尼诺夫不熟,就不便作太多故弄玄虚的评论,感觉似乎有点舒伯特,不过把舒伯特不同风格的作品都合入一部作品里面了。结尾的定音鼓印象很深刻。
中场休息的时候主持人说音乐会期间正值雨后黄昏,还有晚霞和火烧云,想必场景一定很壮观。下半场演奏的是我较熟悉的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开场时下起了大雨,然而,开场巴松管那一段忧郁的独白却在淅沥雨声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梦幻,实在妙绝!之后雨势渐弱,又演奏了老柴《夹子》的花之圆舞曲后面那首圆舞曲。柏林爱乐的德国式演绎不太适合这类轻快的作品,但无论对于拉赫玛尼诺夫的大部头,或者春之祭这类古怪但现代的作品,都是很独到的。最后一首,当然没有例外—— 保尔·林克的《柏林的空气》。这次指挥家西蒙·拉特跑到打击乐声部客串打击乐手。2009版的《柏林的空气》偏快,不过大家高兴就好。
第一次听柏林森林音乐会,感觉很好。柏林爱乐的年度音乐会与维也纳爱乐的年度音乐会,风格迥异,不过这对普及一些大部头的经典作品是很有好处的。还是让《柏林的空气》的歌词来结尾吧:“Das ist die Berliner Luft, Luft, Luft...”(That is Berlin's Air, Air, Air...)
新弦
Jun 19th
那套尼龙弦严重超期服役,原本3-6个月一换的它竟然给我用了6年,最头疼的是查来查去都不知道它是什么牌子的,只知道肯定是好弦,因为以我的力度,碰过的琴基本都会断弦(当然都是尼龙弦的啦),但这套弦拉了6年竟然还是好好的,当然音质就……
前段时间买了一套Piranito(钢丝弦)装在借来的琴上,效果很好。最近又在网上看到说拉老化的弦不仅仅声音不好,而且会把手和琴搞坏,于是就向红艺定了一套Tonica。原来还考虑了一阵要不要买Chromcor,不过心想钢绳还是暂时不玩了吧……
这有两个很有用的网址,介绍各类琴弦的,收藏了。下一次要换弦的时候可以用得上。
http://www.stringsmagazine.com/issues/Strings95/coverstory.shtml
http://www.violinist.com/wiki/violin-strings/
ThinkPad X60数据存储拓展项目
Jun 17th
随着小黑在生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40G的硬盘已经严重负载,到了本月初,可用空间甚至已经不到2%,因此所谓“数据存储拓展项目”(i.e. 换硬盘)被提上日程。月初老爸在太平洋入手一块WDC的500G蓝标硬盘。不过,如果完整无缝地进行硬盘数据迁移成为一个难题—— 因为“这是ThinkPad,不是神舟笔记本”(某网友语),而且我的观念就是—— 重装系统等于灾难。在百度/Google的技术支持下,我总算完成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因此在这里把心得写下来,方便后来者参考。
数据迁移有好几种方法,比如在新硬盘上恢复系统然后用官方工具进行数据迁移等。我用的是最省事的方法:Ghost法。经验表明,只要小心谨慎,对技术信息有一些了解,就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至少是任何大问题。
- 利用USBoot,制作一个U盘启动盘,不需要WinPE,只需要Ghost和PQMagic即可;
- 换上新硬盘,先随便划一个区,否则数据迁移完以后很可能不能启动;
- 再装上旧硬盘,再加上一个移动硬盘(因为我没有硬盘盒,无法直接对拷),将旧硬盘的资料disk2disk到移动硬盘,利用Fast压缩使得40G的资料只有21G大小。注意,如果想拷一键恢复,则BIOS中的加密选项不可以设置为secure;
- 换上新硬盘,利用U盘启动盘进入MSDOS,再将移动硬盘里的镜像文件写到新硬盘上。注意!如果原来硬盘很小,这时候就应该适当把分区设大,因为PQMagic只能合并分区而不能调大分区(除非你只有1个区),我刚开始的时候没想清楚这一点,结果不得不再Ghost一次;
- 大功告成啦,包括一键恢复都可以使用。
希望对后来者有帮助。以下是参考文献:
http://www.sunnyblog.info/blog/archives/1873 X60上Ghost进行数据迁移。ThinkPad上Ghost并没有太大独特之处,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密码和加密芯片等要能正确使用。
http://www.upnb.com/bbs/thread-23644-1-2.html 一键恢复(隐藏分区)的备份。我并没有用到,但有的朋友可能需要。
http://bbs.hangzhou.com.cn/thread-5269685-1-1.html 有非常多的技术文档,要注册。我也基本没用到。
http://www.bjbhlzx.com/thread-43657-1-1.html ThinkPad用PQMagic分完区以后无法进入隐藏分区的问题,经测试,这种解决方法有效!前提是你的隐藏分区没有被破坏。实践证明硬盘数据迁移并不会影响隐藏分区的使用。
http://www.nb.com.cn/bbs/viewthread.php?tid=8473 强行清除CSS密码的办法。实验了一下,这方法是有效的,但之后CSS就由于不能原因无法正常使用,到目前为止尚未解决。
音乐家轶事
Jun 7th
初试新声
韩德尔的父亲是个宫廷中的理发匠兼外科医生,一向不喜欢音乐和乐器。幸亏他母亲在阁楼上偷藏一种翼琴,使他得以演奏。七岁时,有一次爸爸带他进宫去,他走进一间屋,里面有架风琴,他就弹了起来,给一位伯爵发现了,把韩德尔的囗袋里塞满了钱,而且一定要他爸爸答应让他学音乐才罢休。
鱼与熊掌
写「弥赛亚」的德国音乐家韩德尔在风琴学得有一点成就後,就故乡教堂里演奏。後来他又到汉堡一家歌剧团乐队中担任第二小提琴手。不久,他听说虑利克市市政府的第一风琴手即将退休,他就去谋这职。可是他探听到如果要得到这职位,先得和那风琴的女儿结婚。他去看了那宝贝女儿一眼,马上乖乖地回到歌剧团去。後来那女儿嫁了一个风琴弹得并不太好的家伙,据说婚礼非常热闹。
知音何处
韩德尔在完成了一些管弦乐和合唱曲以後,决定开一个音乐会。可是到了预定的时间,邀请的客人却一个都没有来。韩德尔一半自言自语,一半也是说给乐队听:「不要紧,在没有听众的宽敞厅堂中演奏,音乐一定更好!」於是站在指挥的位子,按照预定的节目单,很认真地把全部节目演奏完毕。
万王之王
现在我们听弥赛亚神曲到哈利路亚那一节时,听众都肃然起立,这原来有一段典故。
有一次弥赛亚神曲演奏时,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也亲临欣赏。当演奏至「哈利路亚」那一节时,一向很自傲的维多利亚女王感到这一节所称颂的是万王之王,而且是千古以来最伟大的君王,而自己只是一国之王,自感渺小,因此肃然起立致敬。剧院中其他观众看到女王肃立,自然也跟着起立。自从这次以後,弥赛亚在世界各国演奏,到这一节时,听众都起立向这万王之王致敬,已成为一种习俗。
王国仙乐
韩德尔在编写「弥赛亚」神曲时,时常通宵工作。有一天早晨他的仆人到他工作室去,只见他伏在桌上睡着了。等他醒来,只听他说:「我在梦中彷佛看到整个天国就在我面前,我也亲眼看到了伟大的上帝!」今天我们听到弥赛亚神曲,自然而然有一种善的感觉,这都是由於原作者自己真正有过这样属灵的经验,才能写出这样千古不朽的杰作。
醒人乐曲
许多贵人听音乐,很容易入睡。奥国作曲家海顿就做了一首交响曲,说是自己毕生杰作。演奏时,大家觉得音乐很柔和,又睡着了。这时突然轰的一声,所有乐器都用最强的音阶奏出,本来已熟睡的观众,彷佛被雷声惊醒,有的更跌倒在地上。大家彼此面面相觑,不知是什麽一回事。後来他们知道这声响来自乐队,可是这时乐队却正在奏柔和美妙的音乐呀,海顿的这首交响曲,就称为「惊愕交响曲」。
至情流露
海顿於一七九一年元旦在英国伦敦定居。这一年伦敦举办音乐演奏会纪念韩德尔。海顿很敬仰他,也去听,听到弥赛亚最後一段的哈利路亚大合唱,大家起立致敬。海顿当时已六十岁,竟高呼:「韩德尔是我们的导师!」接着像孩子般哭了起来。在座听众见他如此真情流露,也大大感动。
告别之曲
海顿一度曾受雇於匈牙利王子爱斯特哈才(Prince Esterhazy)之家,指挥他家的管弦乐队,还时常要他远离维也纳,到各贵族之家演奏。海顿心中不愿意,但不好意思表白。最後他就写了一首交响曲,於一七七二年他四十岁时首次演出。这乐曲奏最後一个乐章,让每个音乐师奏完一节,就吹熄前面的蜡烛,蹑足离座,一个接着一个,到全个乐章演完,整个乐队都已离座,烛光也全熄灭。不用出囗,爱斯特哈才王子已了解海顿的心意,海顿终於如愿以偿。不过从此以後,这首交响曲就被称为「告别交响曲」。
天上仙乐
海顿在临终前不久,他要人家把他抬到音乐厅去,听交响乐团演奏他的名作「创造」(Cre-ation),这是描写上帝创造天地万物的经过,取材自圣经旧约创世记第一章。当乐曲演奏到「神说,要有光」那一节时,全体听众都站起来向他欢呼。可是海顿却挥挥手,指着天上。
因为海顿听了他自己的乐曲太过激动,所以就把他抬出场去。走到出囗处时,海顿伸出手去,向着交响乐队,彷佛是在为乐队祝福。不久以後,他就离开人间。
我心已许
莫札特在六岁时,和比他大五岁的姐姐在德国慕尼黑举行第一次演奏会。德国皇帝特派自己的马车接他们进宫去。因为宫中地皮光滑,所以莫札特一进宫门,就滑了一跤。这时有一个跟莫札特年龄相仿的小公主,走过来把他扶起来,还吻了吻他的手。莫札特非常感激,不知如何答谢。就说:「等我长大了,一定要娶你做新娘。」大家听了,哄堂大笑。
变奏新声
德国音乐家莫札特从小就有音乐的天分。六岁开始便到各地演奏钢琴,七岁时到巴黎,有一个女声乐家唱意大利歌,请莫札特陪奏,只唱了一遍,莫札特就能不看乐谱来陪奏,从头到尾,没有不协奏的。後来他要求那声乐家再唱一遍,他就另外制作新的和声陪奏,这样重复唱十遍,他能制作十曲不同的伴奏曲,当时在场观赏者都惊叹不止。
皇室之宠
莫札特幼时即很聪明伶俐,他的父亲带他到欧洲去到处演奏,更出入宫廷。他带着微笑,穿着丝绒外套很讨宫廷中人的喜欢。每个皇帝都会摸摸他的脸,每个皇后都要亲亲他的脸。有一次他在法国宫中,因为地皮太滑,摔了一跤。法王路易十六的夫人玛丽安东妮替他拍拍身上的灰,他甚至向她求婚。他能用两只手的一根手指弹琴,在琴键上盖上围兜,他也能弹奏。人家随便哼一个曲调,他就能编成奏呜曲。一支咏献调他能编成许多变奏曲。
娶妻娶贤
莫札特二十岁时,开始注意四周的女孩子。可是他不善於引诱异性。廿二岁,碰到一个十六岁的女孩雅洛茜亚,韦勃(Aloysia Weber)即善唱歌,又会弹一点琴,一见锺情。他父亲知道了,怕荒废正业,马上带他出去旅行演奏,等他回来,她已经嫁了一个演戏的。还好,她有三个姊妹,他就搬到她们家去。最後他选中了一个既不漂亮,也不很随便的康斯坦丝(Constanse),他对父亲的解释是:「她懂得治家。」
身怀五表
莫札特所作的乐曲,极受皇族喜爱,纷纷送他珍贵礼物,例如金牙签盒,银鼻烟盒,红色佩剑丝带,丝手帕等。他的父母看了固然高兴,但心中却盼望他们最好还是送钱。二十一岁那年,他拥有五只表。他说:「我真想在裤上多做几个表袋,把表全都装在身上,让他们看了,不再送表给我。」
知音税吏
莫札特在欧洲各地演奏了三年归来,行囊中满载珍贵物品。到了边界地带,莫札特的爸爸从行囊中取出翼琴,让莫札特演奏,因为音乐太美妙,把关囗的税吏迷住了,居然就马马虎虎,让他们带了大批贵重物品过关,免收关税。
自知之明
有个青年作曲家,有一次去访问莫札特,问他如何可以培养创造力。莫札特告诉他:「开始时先写简单的作曲,譬如歌曲。」那青年说:「可是你小时候就写交响曲了!」
莫札特说:「啊!可是我没有问过任何人,怎麽样做个作曲家啊!」
鼻子功夫
莫札特曾跟海登学钢琴。有一次,莫札特和海登打赌,他可以写一个谱,是海登弹不来的。他花了五分钟,写了一段谱,递给海登,海登弹了几个音符,叫了起来:「什麽?两只手分别在琴的低音和高音部弹奏,这个音符却在中音部,那一个能弹这样的谱?」
莫札特笑了笑,坐在钢琴凳上,弹到这音符时,就弯下身体用鼻子敲琴键,运用得非常成功!
穷而弥坚
如果以世俗的眼光来看,莫札特的运气实在太坏,一生在负债中生活,常常得借钱来塞饱肚子。他写的名歌剧「费加洛的婚礼」,虽然後来到处风行,可是他自己只有拿到一点点钱。他死後是葬在一个乞丐的墓园里。虽然如此,他一生共写了四十一个交响乐,其他歌剧等作品共六百二十四件。所以世俗眼光中的成功,并不代表一个人对社会国家,或世界人类的贡献。
旧情难忘
莫札特死後,他的遗孀康斯坦丝就去丹麦哥本哈根,不久与另一男子结婚。後来那丈夫也死了。她在他墓碑上写着:「莫札特孀妇的第二任丈夫在此安眠。」
师生之谊
贝多芬年轻时曾从前辈作曲家海顿学音乐。可是海顿的乐曲,风格比较沈静,而贝多芬则情感奔放,彼此不很协调,因此师生之谊也就不很浓重。有一次贝多芬发表自己的作品,海顿问他:「为什麽不说明『海顿弟子贝多芬作品』?」
贝多芬很直率地回答:「因为我没有从您那里学到什麽。」从此两人就失和。可是海顿晚年有一次听自己的宗教剧「四季」在维也纳演奏,因感动而晕倒时,贝多芬马上去扶持,并吻他的手。
安慰之曲
贝多芬因为少年时代过得很凄凉,後来又聋了耳朵,所以脾气很坏。可是他也有温柔体贴的一面。有一次,他的朋友欧德门女伯爵的孩子去世,他去看她,进了门,一句话也不说,只是坐在钢琴边,弹了很久,弹的都是平静安慰的曲调。
即兴之曲
一七八七年,十七岁的贝多芬在维也纳初次见到前辈莫札特。两人从幼年就有音乐的天分,可是莫札特长得很帅,贝多芬很丑,所以莫札特没有把贝多芬放在眼里。后来莫札特就选了一个主题,要贝多芬根据这主题,作一首即兴曲。贝多芬立刻把主题展开,在钢琴上弹奏奏一首很流畅美丽的乐曲。莫札特听了,大为赞叹,指着贝多芬说:「请注意,将来这少年必轰动全世界!」
战争交响乐
在贝多芬时代,有人发明了一种利用空气压力吹奏,可以发出许多种乐器声响的乐器,请贝多芬谱一首新的交响乐。刚好几个月以前,英国军队在西班牙大败法国军队。贝多芬灵机一动,就以一支英国民歌代表英军,法国民歌代表法国,两支民歌同时出现时表示战争。最後又高奏英国国歌「神佑吾王」,表示战争结束,英国胜利。可是等到交响乐完成,那乐器因损坏送修,贝多芬不得不改成可以在正常交响乐队演奏的乐曲,贝多芬就加入了一些大炮和毛瑟枪,因此更为逼真,观众听得如醉如痴。
灵感泉源
乐圣贝多芬喜欢不带雨具,在雨中漫步,因为这可以带来灵感。在他寓所中,常常放一盆冷水,他经常把两手放在水中泼弄,使地皮上一片潮湿。这样可以激起乐的灵感。据说他的作曲中,有许多乐章的结尾就是在这样玩水的动作中完成。
末路哀音
贝多芬所作的「英雄交响乐」(九首中之第三),原来献给拿破仑,後来因拿破仑当日自封为帝,贝多芬愤而把乐谱撕碎,後来经友人劝说,才改名「英雄交响乐」出版,这是世人都知道的。
後来拿破仑在滑铁卢一役中败退,终於被囚於小岛。贝多芬听到了这消息,冷笑说:「早在十七年前,我为他写的『英雄交响乐』第二乐章送葬他,岂不早就暗示了他没落的命运吗?」
礼过皇族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完成於五十四岁。第一次演奏是由他自己指挥。可是这时他的耳朵已经全聋,演奏完毕,他没有面向听众,所以他不知道听众曾热烈为他鼓掌,这是经过他的助手指示,他才看到而答礼。结果听众的鼓众的鼓掌还引起了警察的干涉。原来根据奥国的礼节,对皇族表示敬意,只鼓三次掌,可是听众们对贝多芬竟鼓了五次掌!
即兴之曲
舒伯特十八岁时,和一个朋友同读德国作家歌德的诗集。读到「魔王」(Erk-onig)一诗,他忽然觉得脑海里有旋律在响着,就对那朋友说:「我想作曲,可否请你出去散步一会,让我一个人记下旋律,十分钟以後你再回来看?」
那位朋友在草地上抽烟,可是一枝烟还未抽完,舒伯特已经向他招呼,要他回来。五线谱上已写满音符,墨汁未乾,因为家里没有钢琴,两人就到附近,舒伯特毕业的小学去借钢琴,由老师们唱出。一曲终了,大家都上前来吻舒伯特的脸,表示敬佩。
谱曲之乐
舒伯特每天早晨六点钟开始,就坐在书桌上件曲,除了偶而抽一会烟斗外,一直工作到下午一点钟才休息。假使有朋友去找他,他就把已作好的曲演奏给朋友批评。如果说了那一首曲好,他就说:「是的,那是一首好诗。如果碰到一首好诗,音乐就容易谱出,旋律就如泉涌,这是真正的乐趣。」
神来之笔
有一次,舒伯特和几个朋友在一个喝啤酒的小园?,读莎士比亚的诗,读到一首叫仙勃琳(Cymbeline)的诗中的一节,他叫了起来:「有一段美的旋律来了,假使我有一张纸…….」话没讲完,他的一个朋友就一张菜单背面画起五线谱来。就在人声嘈杂的小酒店里,共不过几分钟,舒伯特写下了举世闻名的「听!听!听那云雀!」
最後一面
舒伯特很仰慕贝多芬,但因本性孤傲,不愿高攀,同在维也纳三十年,没有见过面。後来经不起出版商一再怂恿,才奉了六十首歌曲的乐谱登门。恰巧贝多芬不在,就把乐谱留在他桌上。贝多芬归来时,就病倒在床上。有一天病势愈,他的朋友拿了这些曲谱给他解闷,贝多芬看了,说:「这些曲子里有神圣的光芒,是那一位作的?」舒伯特知道了,赶来贝多芬病榻前,贝多芬已到了弥留时刻,知道他来,勉强提起精神,握了他的手,不久就永远闭上眼睛。
以报知己
舒伯特一向仰慕贝多芬,可是他们面时,贝多芬已在弥留状态,彼此没有交谈,贝多芬死後,舒伯特痛失知音,心中非常难过,他亲自拿了火炬送殡,归来时与几个朋友在酒店中小饮,他满斟一杯,对大家说:「为席上先死者乾杯!」困然,一年半以後,他也追随贝多芬於地下。临死时,他对他弟弟和朋友说:「把我葬在贝多芬的旁边!」不久,他还说:「贝多芬不在这里!」现在,他的墓离贝多芬不远,两人的铜像也并立维也纳广场。
且请静听
帝俄时代的尼古拉一世要李斯特到他皇宫中去作御前演奏。李斯特看见沙皇在同一位侍从说话。李斯特虽然仍旧继续演奏,可是心里却不大痛快。由於沙皇的谈话絮絮不休,李斯特最後就停下来不演奏了。沙皇就差人去问他为什麽不表演。李斯特说:「沙皇说话的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缄默。」这样一来,他再继续下去时,就没有人再来打扰他了。
及门弟子
有一位无名的女钢琴手,为了吸引听众,在海报上写着「李斯特学生×××演奏会」,因为她以为李斯特很忙,一定不会注意到,即使注意到,也不会赶到这小城市来。
事情真巧,这位匈牙利名钢琴家李斯特刚好在演奏前一天到这城市来,看了海报,就投宿到那位女钢琴手住的旅社里。那女钢琴手见了他,只得认罪道歉。李斯特没有责备她,只是说:「请你弹一曲我听听好吗?」李斯特听了以後指正她弹得不好的地方,还指导她如何把感情融入琴声。经过一个多钟头的教导後,他说:「我已教过你弹琴,以後你可以称『李斯特的学生』了。这次演奏会,我特别为你演奏一曲,如果节目单未印,就把我的节目印进去吧。」
最新评论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