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rshan
  • 首页 Home
  • 相册 Album
    • 天文 Astro
    • 旅行 Travel
    • 生活 Life
    • 幽默影像 Humorous Pics
  • 百宝箱 Resource
    • 我要看极光
      • 极光监测与预报(自动更新)
      • 中国极光观测指南
    • 一起去看流星雨
      • 流星雨观测指南
      • 全年流星雨活动档案
    • 下次日全食啥时候?
    • 我的星座在哪里?
    • 今天空气真的“优良”吗?
    • 星闻星语
  • 关于 About

就这样结束

Sep 30th

@椰子笔谈 | 419次浏览(views)

0条评论(comment)

  一切就这样结束了,许多人舍不得脱下身上的军装——几乎天天都要浸透好几层汗水的军装。一直到了傍晚,还可以看到有人并没有换上自己喜爱的衣服,依然是腰带扎紧,军装笔挺,用齐步的姿势在校园里走着。我们等待了很久的这一刻来到了,可我们又怎舍得就这样与昨天挥手而别。
  看着教官离开,有人潸然落泪。当然,更多的是平和地看着他们离开。无论哪种表情,没有人能够忘记这次军训。下午我们去公共教学楼开会,依然有人怀念的叫着:“十连五排,集合!”没有苦与累,不叫军训。没有苦尽甘来的欣爽,也不叫军训。军训之时,苦上加苦;过完军训,苦中有甜。这就是军训。这才是军训。
  军训的九月,我创纪录的写了十万多字的日记。现在,军训结束了,我翻看前面的日记,一种史诗般的感觉涌上心头,一幕幕好像刚刚才发生一样。分配教官,一个半小时军姿,楼下拉歌,和女生比番号,苦练正步,雨中狂奔,被罚跑步蛙跳,扛起了钢枪,被罚喊二十遍口号,齐心协力搞歌咏比赛,听沉闷的军事理论课,与教官拉家常,与女生面对面站军姿,和蔼可亲的教官们、连长、营长,反复来反复去的彩排,庄严的阅兵式,军训结束的狂欢,还有……送别教官的悲情一幕!温营长,桑连长,卢教官,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形象在我脑海中站出来。有多少值得反复重温的回忆?有多少应该反复回想的故事?以后难道还有吗。这样的苦,这样的甜,只有一次,但毕竟已有了一次。
  太阳又一次躲到了山后。明早,不再有早操;明天,不再有我们威武的番号;明晚,不再有男生女生激情的合唱了。军训已去,回首过去,展望明天,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然而,我忘不了军训,忘不了那些威严的教官。请允许我向他们敬一个标致的军礼,最后一次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军训

挥泪别教官

Sep 30th

@叶夜速写 | 569次浏览(views)

0条评论(comment)

  他们就这样离去。军训完,当所有人抛起军帽狂欢的时候,他们就要默然离开这片并不属于他们的土地。军训结束还不到一个小时,教官住的明德园10号就被我们团团围住。“教官!一路平安!”尽管经过三个多星期的军训,同学们的嗓子早已沙哑,但大家还是忍不住大声喊道。不少人甚至爬上了旁边的小山坡,为的是一睹那熟悉的面孔。
  有个教官走到阳台上挥手致意,人群顿时发出阵阵欢呼。然而团长易中校过来了。“进去!”他棒喝道。教官立即服从的消失在门口。于是任我们如何呐喊,教官都默然不动。
  等了一阵,人群突然沸腾起来,只见教官们都低垂着头列队走下楼来。“教官!教官!一路平安!”大家有节奏的高呼着。还有好些同学,捡了刚刚表演用完的铜色的子弹壳,在不停的吹着。有几个女生抱着花冲上前去,想献给教官,被师长一个手势冷冷地挡了下来。教官们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前方,好像我们根本不存在一样。他们就要开拔了,三个星期的缘分,三个星期的快乐、苦痛,就这样要结束了。三个星期,快乐的,难受的,平淡的,激情的,……我们都一起度过。然而,刚才还对我们微笑、招手的教官,现在已是陌路之人,仿佛在大街上随便遇到的陌生人一样。这就是纪律。我们从军人变回了学生,然而他们却不是,他们依旧是军人;我们结束了军训,带着新的憧憬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他们结束了教官生活,再次回到军营,尽军人的天职。美丽的大学校园不属于他们。他们不是归人,只是过客。
  “报数!”魁梧的连长喝道。
  “向右——转!”
  啪。
  “齐步——走!”
  卡车隆隆的响起来,女生们相拥而泣,男生们也都低下了头。周围的空气似乎被一种悲哀所凝固。我们只听到教官们整齐的脚步声,卡车的隆隆声和女生们的抽泣声。忽然有一个男生说:“我们唱一首《朋友》献给教官吧。”“这些年,一个人,风也过,雨也走。有过泪,有过错,还记得坚持什么。真爱过,才会懂,会寂寞,会回首,终有梦,终有你,在心中。……”深情的曲调抽紧了更多人的心。有几个教官闭上了眼睛。军中男儿也有情,更何况是我们呢。我赶紧转过头去。
  我们的师兄师姐有一首的过奖的原创歌曲叫《挥泪别教官》。不经过军训的洗礼,要体会到这其中隐含的感情是很难的。军训确实苦,确实累。我们每天五点半就要起身训练,晚上十点半才能匆匆睡下。每天到训练场来回就要两小时,烈日下站军姿,暴雨下狂奔,我们都尝过。我还记得教官在我们踢不好正步的时候要用皮带抽小腿的惩罚,集合迟到的罚冲刺跑和蛙跳的疲惫,因为训练得不好而被罚和女生面对面站军姿的尴尬,首长命令紧急集合时狂奔一公里的愤满。可为什么我们就那么难与我们的教官离别,为什么呢?因为,我也难忘记休息时我们一起谈论家乡、爱好、风土人情、唱歌讲笑话,拉歌时教官和我们一起出力呐喊,站军姿时他和我们讲军旅生涯的苦与甜,各式各样的活动时他一样和我们品味其中的乐趣。教官们并不是古板的机器,训练时他们会严格要求,而休息时他们谈笑风生。可到底,他们还是军人,要服从命令,遵守纪律。现在通信发达,也许我们与某个朋友只有一面之缘,可我们还能用通过发达的通信技术与他保持联系。而我们的教官们一去,也许以后我们就再也见不到他们了。三个星期的感情,转眼间烟消云散,难道不让人感到心酸吗?
  我们向教官道别,也是向我们最后一次军训生活道别。什么叫集体的力量?齐声喊番号,整齐走正步,一群人齐心协力地做一件事,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我闭上眼睛,想起我们走齐步时的齐心协力,叫番号压女生时的高昂士气,拉歌时的卖劲,……这些以后都不再有了,这些美好的事情终究成为回忆。我们以后还会有许许多多的活动,可军训,走齐步,叫番号,拉歌,也许真的就是我们的最后一次。让我再来一次军训,我不愿意;可让我就这样与军训告别,我不舍得。
  回过头,睁开眼,同学们一手擦眼睛,一手挥舞着白手套。远去的是教官们的身影,多少次我们在站军姿、定正步中看到的顶天立地的身影。那几点深绿远去,他们走了,永远地走了。
  人群目送教官的卡车离去,之后默默地离开了,我却留下。
  校园恢复了往常的喧闹。地面上,留下的是玫瑰的残片,在微风中轻轻的舞着。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教官原来住的明德园10号前的草坪上,放着几篮原来要送给教官的花束。这些都是同学们的心意,可是教官却不能收下,因为,我们是学生,他们却是军人。人已经分别了,但情丝万缕,依依难断。
  轻轻的你走了,正如你轻轻的来。你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军训

阅兵!

Sep 30th

@叶夜速写 | 428次浏览(views)

0条评论(comment)

  “最后一次了,大家,走好。”卢教官的“走好”已经成为带队出发前的惯用语。可这一次是最不寻常的一次,因为这是我们最后一次,也许是人生中最后一次身着橄榄绿齐步行进了。“丫-二-一。”教官熟悉的声调在耳边响起,我们一丝不苟地齐步行进,步伐似乎是二十三天以来最整齐的。将近隧道,周围的排纷纷叫起番号。“教官,叫一个吧!”我们忍不住了。“最后一个。”教官说,“丫-二-一。一——二——三——四——”“一!二!三!四!”我们用最最大声的音量大叫。最后一个番号,最后一声吼叫,余音缭绕,响彻云霄。
  我们按各自的方块队形站好。太阳一反前几天的淫威,在白云后面柔和地放射着光辉。所有人都把自己的军装整理得最整齐,戴上了刚发的白手套,一动不动地立正等候。
  九点正,阅兵开始了。“标兵——就位!”四名肩扛步枪、军装笔挺的标兵跑向自己的位置。这一刻,全场是那样的安静。我站在五十米之外的阅兵方阵,都清楚地听到了步枪碰地时的声音。随后,一名高个子的男生在两名手持冲锋枪的女生的陪同下,正步持校旗通过检阅台,宣告阅兵式的开始。在《检阅进行曲》庄严的伴奏下,首长——军区的一名大校和中大武装部的部长检阅新生部队。“同志们好——!”“首长好——!”此起彼伏。分列式开始了。我怀着激动而复杂的心情,看着分列式方阵列队通过检阅台。“向右——看!”“一——二——”教官的手有力地一摆,敬礼前进,而同学们也转为整齐华丽的正步。我们十连只有女生方阵,但女生们踢的却毫不逊色,我甚至可以说,我觉得她们是踢得最好的!她们正步通过检阅台,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棍子控制着她们踢腿的高度,女生们一样也做到惊人的整齐。我感觉周围的人似乎都屏住了呼吸,所有人都在心里默默为她们鼓掌、喝彩。
  二十三支方阵全部通过了主席台,随后是表演,有警棍术、擒敌拳和战术救护。擒敌拳是我们营负责的,从来都是我们最为得意的项目之一。我们虽然站在后面,看不到他们,但从声音来看,打得很有气势。随后的战术救护,只听若干声枪响,手持步枪的同学飞奔而上,攻占了敌方阵地。到此,我们的表演就结束了。
  团长易中校发表了一通冗长的讲话,之后是颁奖啊,什么的。最后,齐唱校歌,我们终于听到了那等待了二十三天的话——“军训——结束!各副排长组织带回。”人群狂欢,同学们把手中的帽子抛上天空。而,我们的教官就将在一片狂欢声中,默默地离开了这并不属于他们的土地。

军训

我们是坐站部队

Sep 30th

@叶夜速写 | 393次浏览(views)

0条评论(comment)

  只参加阅兵式的方阵是最为轻松的。到了阅兵的时候,我们只消往后面一站,叫“首长好”,就没事可干了。这几天的训练内容很简单:练站。因此我们这个方阵有几个美名,比如“精英部队”、“预备役方阵”,不过最经典的还是教官给我们取的称号—— 坐站部队,因为我们的训练内容就是坐(休息)和站(练军姿)。
  带我们训练的卢教官和平教官,自称是教官队伍里面最懒的教官。其中当属平教官最懒,指挥我们训练的时候他肯定是坐在草地上睡大觉,或者是玩帽子,讲一些军旅生涯中的无聊故事。我们五排的卢玉林教官还算正经一点,他会跑来一丝不苟的检查我们的手型,给我们讲一些大道理,说什么“这十分钟站得好就休息两小时”之类。他又能唱歌又会作游戏,跟着他我们都挺满意。
  嘿嘿,好一支“坐站部队”呀。

军训

十连方阵解散了

Sep 30th

@叶夜速写 | 416次浏览(views)

0条评论(comment)

  首长一句话,就让我们辛苦操练了近一个星期的分列式方阵付诸东流。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为什么解散的偏偏是我们这支有口皆碑的十连方阵。“这个星期,大家都训练得这么辛苦,”憨厚的西北汉子张恩瑞哽咽着说,“一下子就散了,说解散,就解散了,真感觉…… 感觉……”他没有继续往下说。所有的男生都低下头来。
  我因为膝伤,被剃出了分列式方阵,本来来说这对我影响是不怎么大的。可十连是一个整体,我感觉心里和大家一样难受。我看着他们为了那支方阵,在烈日下站了两个小时的军姿,在花坛边上用正步的固定姿势分别站五分钟,训练时踢得不好还要忍受教官皮鞭抽小腿的警告。当他们用无法形容的整齐姿势正步通过图书馆门前的广场时,我第一次感觉到电视画面上那些真正的阅兵队伍就在我眼前了。
  这么出色的队伍竟然被解散了,的确让人感到十分奇怪。教官们连番来做我们的思想工作,最后连长也来了。当他魁梧的身姿矗立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所有人都感到一丝安慰。“大家不要有什么想法,”他和气地说,“方阵被解散了,我们教官心里也很难过。可这就是命令,你们肩膀上都有肩章,你们就是军人,军人就要无条件服从命令。”他稍微提高了一点语调,“按照计划,我们四营就是负责擒敌拳方块的,而其他几个连队还缺人。解散我们来填补其他连队的空缺是最简单的做法。而且,大家还是能够参加阅兵方块,一样也是无上光荣。大家不要有想法。”说完,他走过去安慰那几个低头不语的同学。古人云:男儿有泪不轻弹。他们,为了集体的荣誉,牺牲了很多;可到了今天,一切成为泡影,为什么情况会是这样?但他们还是默默的忍受,服从上级的指挥调遣,为的还是集体的荣誉。
  我很受感动。

军训

让她们捂上耳朵

Sep 30th

@叶夜速写 | 226次浏览(views)

0条评论(comment)

  参加完彩排,我们就要去吃饭了,返回路上的必经之地——隧道口——一时间人头涌涌。教官示意我们跑步前进,抢在另一个男生方阵之前跟在一个女生方阵后面。由于爬头成功,我们都兴致高涨。教官趁机说:“喊一个番号好不好?”“好!”我们回答,只见前面的女生笑着转过来,摆出一副害怕的样子。“一!二!三!四——!”所有人都用一百二十分的精力来吼。女生方阵的教官不服气了,“我们来喊一个给他们听一下——!”“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女生们在教官的带领下连叫了两次。“哎呀…… 这个不行哟,”教官故意说道,同时我们都笑了。“给她们打打气!——嗯,到了隧道里面再叫,现在大家清清嗓子。”于是传来一阵清嗓子的声音。
  不过女生方阵的教官还真有一套。刚进隧道,他就让女生不停地叫,企图压制我们的火力。“刚才她们有几个捂耳朵了!”我们的教官迎声而上,大声吼道,“现在让她们全部都捂耳朵好不好?!”“好!”我们也大声吼。女生们面露怯色。“一——!二——!三——!四————!!”整个隧道好像爆炸了,女生们败下阵来,全部手抱头投降。“嗯,不错!”我们教官十分满意,“游戏结束!”所有人都笑了。

军训

继续蹲!

Sep 30th

@叶夜速写 | 291次浏览(views)

0条评论(comment)

  “全部—— 蹲下!”教官棒喝。所有人暗暗叫苦。于是我们只好蹲下来了。“不准换脚!”教官又叫道。一种恼怒的气息在我们之间弥散。
  过了许久,教官突然问:“能不能做好!”“能。”我们有气无力的回答,所有人的脚早就好像灌了铅了。“嗯?这么小声?继续蹲!”教官冷笑一声说道。
  又过了许久,教官又问:“能不能做好?”“能——!”我们大声吼道。“刚才那么小声,现在怎么就这么大声了呢?继续蹲!”所有人无语,狂怒。
  又过了许久,教官说:“起立!……唔?有几个慢了!蹲下!”所有人无语,只好又蹲下。
  过了几个世纪,教官又叫:“起立!”我们“啪”地站起来并靠腿。“刚才那么慢,现在怎么那么快呢?蹲下!”
  所有人狂晕。

军训

教官最爱的游戏

Sep 30th

@叶夜速写 | 261次浏览(views)

0条评论(comment)

  “你来做首长吧,这次该轮到你了。”平教官笑嘻嘻地对卢教官说。教官们最喜欢的游戏,就是阅兵式模拟。某个教官来当“首长”,叫“同志们好”“同志们辛苦了”之类。
  “嘿嘿,首长,快给我过去那里!”平教官说。卢教官走到位置之后对我们冲过来,把右手举得高高的。“要看这个手掌,手掌在这里!”他调侃,平教官就说:“敬礼——!”我们把头甩向卢教官。“同志们—— 好!”“首长—— 好!”“同志们—— 辛苦了!”“为—— 人民—— 服务!”卢教官随随便便的走到了另一侧。“礼毕——!嗯。”平教官看来挺满意,“首长觉得怎么样?”“不错。”“首长觉得不错就不错吧!休息!”大家嘻哈起来。

军训

男女面对面

Sep 30th

@叶夜速写 | 351次浏览(views)

0条评论(comment)

  教官有时的做法让人难以接受。
  我们所谓的“预备役方阵”—— 也就是只参加阅兵,不参加分列式的轻松方阵—— 被赶到了北一路另外一列女生方阵旁。“一列列插进去!”教官恶狠狠地叫。
  “对齐没有?——好!全体男生,向后——转!嗯!”我们听从命令,转过来分别面对女生。——距离只有半米不到,所有女生几乎立刻同时垂下头来。教官用一种复仇似的神情,对着女生们笑道,“如今弄成这个样子,全是你们自己的问题。给连长骂,嗯?给营长骂,嗯?好,给我站上半小时!抬起头,不准看地!站着你对面的那个!开始!”
  我还算比较走运,我对面的女生不像我这么高,我可以越过她的头顶看到一公里多之外的办公楼。于是我用最标致的军姿站好,根本不理睬教官如何挑逗,周围的男生或女生如何激动的嬉笑,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办公楼顶上的那一无线电塔,当对面的那位不存在。这教官,分明是恶搞,想恶搞还不算,还应要把责任推到女生们头上,好家伙。嗯,我倒要让你看看,我不管对面的是美女也好(余光感觉,是不错),一般也好,我就当她不存在。假如我连这点诱惑都忍不住,又有什么资格去研究科学呢。而且么,当一个经历吧,毕竟也基本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了。好,我把这个誓言往肚里一吞,开始全心全意地研究那个铁塔。
  “把头抬起来!”教官走了过来,对附近的一个女生说。“抬不起来。”那女生冷冰冰地回答。教官自讨没趣,走了,可那女生也竟然委屈地哭了(我当时还想是谁感冒了,不过后来兄弟们告诉我了)。两个极端,也好;至少后来教官不敢再耍这一花招,仅仅是让男女两个方队,距离一米多地对着站。
  女生们的站法比男生轻松得多。我们一站好,就一动也不能动。所有动作的幅度都要很谨慎的保持在两个厘米之内。而女生呢,轻松。挠挠头,摆摆手,晃晃脚,教官也装着没看见,所以我们满头大汗的时候,女生们看起来还是挺轻松的。她们有的看看这看看那,有的交头接耳一下,可我对面的女生就有些难对付,她也不和周围的女生说话,也很少东摇西晃,也是站得比较稳,有时候甚至会迎着我的目光看。真幸运,她的眼神不能杀人,所以我还是坚持到底了。
  教官的鬼主意没有完全成功。二十分钟刚到,营长命令我们开赴图书馆,于是—— 很简单,我们一转身就走了。教官看来并不是太尽兴,可我们已经觉得他做得够出格了。到了图书馆我们又和这一排女生面对面站军姿,这次教官不敢再耍刚才那一套了。

军训

迎新晚会·难忘之夜

Sep 30th

@椰子笔谈 | 297次浏览(views)

0条评论(comment)

  军训歌咏比赛的愉悦还没有消散,我们新生又准备参加迎新晚会。这次我就作为观众,坐在台下面观看了。所有人的自然想法就是:这个会那个会,到最后都是很郁闷想睡觉的,加上晚会这天训练出现了一些延误,我们连饭都没吃就要赶去看晚会了,人人都是一股不满情绪缭绕心头。我更是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手机、相机、收音机三机俱全,塞地裤子满满当当。恰好这时又下起了小雨,教官却勒令不准打伞,大家更是怨声载道。
  总算来到了图书馆前面。前一天我为比赛而紧张,没有仔细研究场地的布置,而这次我总算可以好好看看了。舞台有半个人那么高,后面就是专门印出来的“中山大学迎新晚会”几个艺术字,还附上了精美的校园画面;两排都是聚光灯、音响之类,显得有一点拥挤;舞台正前方三十步处,搭起了十几米高的架子,两名技术人员在上面负责灯光、音响等等。整体看来,显然还是比较隆重的。
  所有人坐好了,不过距离开始还有半个小时左右,大家不甘寂寞,于是各自想了一些娱乐活动。由于前一天的军姿大赛中,我们由于拉歌这一块的问题,败给了二营。这一次二营刚好坐我们后面,“仇人相见分外眼明”,我们立马站起来向后转,与二营对拉。教官也大力支持,飞奔到舞台上把麦克风一把夺下来进行火力支援。结果当然是我们大获全胜,大家都十分开心。
  节目要开始了,天气也很配合得变好了,第一个节目就是前一天歌咏比赛的冠军—— 十一连的合唱。与昨晚有些区别,其间还加入了教官们的拳法,我也总算见识了冠军连队的演技:他们为校歌加入很长的引子,黄河大合唱分了三个声部并准确唱到位,我也感觉让他们拿第一实在是心服口服。
  开始几个节目,大家总是最有精神来看的,而师兄师姐们精湛的演技也让我们连连喝彩。第五个节目,刘千睿和其他几名新生联袂演出民乐,我也好好见识了一下这位琵琶高人的演技—— 虽然她穿着民族服装的样子并没有以前想象的那么漂亮,不过还是足以让下面的女生狂叫,男生傻笑了。
  颇让人感觉耳目一新的还是校园歌曲串烧。学生会的师兄师姐们手拉手,像小孩子一样在舞台上蹦着跳着,使我们又回忆起以前那天真烂漫的童年时代。他们充满活力的激情演出让所有人都为之一振:我们幸福,因为我们拥有青春;至于把这一笔财富转化成成就,这就是我们的使命。他们跳完舞、唱完歌,便高举起“中山大学欢迎您”的大横幅,表达对新生的祝愿。是的,大学,我们来了。
  迎新晚会继续进行,而台下低头打盹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我的相机没电了,大为遗憾为什么不把备用电池带来;而另外两“机”则基本没用上。相声《男生女生》几乎是爆笑连连,而热舞串烧和Fashion Show则让我们见识了中大卧虎藏龙的一面—— 从舞蹈比赛到世界小姐,得到国家、省、市之类的前几名的人简直就是召之即来,我们一边看,一边鼓掌,一边赞叹。
  一场晚会都会以一场调动所有人激情的大合唱结束,这次也不例外。曾经记得第一次听校歌的时候,所有新生都强忍住笑;而到了这时候,人人却都以高唱校歌为骄傲。正如一位师兄所说:“当你对中大有了归属感之后,感觉就会不同了。”中大,现在是我们的中大,我们就是中大的一分子。当抒情的校歌旋律响起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用最标准的军姿立正;所有人都情不自禁的放声歌唱,表达自己对新家的热爱。发扬光大,贯彻主张,振兴中华,永志勿忘。我们来到大学,就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而所有梦想的集合,便是国家的梦想,全人类的梦想。八十多年前,孙中山先生—— 这个自从小时候就一直缠绕耳边的名字,为了实现民族振兴的梦想,创造了中大;八十多年之后,是我们在中大的旗帜之下,去实现自己个人的梦想,这就是精神的一种传承。我们感觉中山先生的精神就在我们周围,把我们融合在一起了。
  校歌唱完了,大家不禁欢呼。我们在柔和的校歌旋律中组织退场。我睡意渐浓,但却又不断回忆刚才的场面—— 特别是最后大家一起高声唱校歌的场面。是的,各位,我现在就在中大,不仅仅是人在这块地方,我的思想也在这块精神的土地上。我周围的新朋友们也在。也许引毛主席的一首词作结能最恰当的表达我自己的感情: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军训
1234»
  • 搜索 Search

  • 实况 Online Monitor

    目前正有17人在这儿闲逛。
    There is (are) 17 visitors online at this moment.
  • 翻译 Translate

    EnglishFrenchGermanItalianPortugueseRussianSpanish
  • 日历 Calendar

    June 2013
    S M T W T F S
    « May    
     1
    2345678
    9101112131415
    16171819202122
    23242526272829
    30  
  • 最新文章 Recent Posts

    • 老鼠占领火星?
    • 陨石是怎么鉴定的?
    • 晴天钟更新故障 | 7Timer update issue
    • 3月14日观测Pan-STARRS彗星
    • 巨大彗星明年或撞击火星 爆炸当量超万亿颗广岛原子弹
  • 最新评论 Recent Comments

    • Yeh on 晴天钟更新故障 | 7Timer update issue
    • 画师 on 晴天钟更新故障 | 7Timer update issue
    • Yeh on 晴天钟更新故障 | 7Timer update issue
    • amber on 旅行 Travel
    • 画师 on 晴天钟更新故障 | 7Timer update issue
  • 热门文章 Hot Posts

    • 幽默影像 - 154,211次浏览(views)
    • 幽默影像 - 115,096次浏览(views)
    • “恰好”的艺术 - 50,822次浏览(views)
    • 2010年春季三叶草穿越之泰山段 - 23,998次浏览(views)
    • 美国B1签证经历 - 16,498次浏览(views)
  • 随机照片 Random Pics

    201101205570 img_2797 201004284298 img_2127 p_large_g0fe_16670000c81e2d0c p_large_yjrw_72490001a7072d13 img_2538 p_large_iizp_1435000029312d13 sta_1549-panorama
  • 分类 Categories

    • "十年少"仙丹 (55)
    • 叶夜速写 (305)
    • 吟诗作赋 (38)
    • 天籁之音 (59)
    • 学而时习 (211)
    • 一图胜千言 (192)
    • English Island (133)
    • 观星手记 (72)
    • 椰子笔谈 (159)
    • 星闻星语 (73)
    • 晴天钟/7Timer (14)
  • 归档 Archives

    • May 2013 (2)
    • March 2013 (2)
    • February 2013 (7)
    • December 2012 (7)
    • November 2012 (4)
    • October 2012 (8)
    • September 2012 (4)
    • August 2012 (1)
    • July 2012 (3)
    • June 2012 (3)
    • May 2012 (3)
    • April 2012 (3)
    • March 2012 (6)
    • February 2012 (3)
    • January 2012 (3)
    • December 2011 (7)
    • November 2011 (8)
    • October 2011 (8)
    • September 2011 (3)
    • August 2011 (5)
    • July 2011 (10)
    • June 2011 (20)
    • May 2011 (6)
    • April 2011 (13)
    • March 2011 (15)
    • February 2011 (6)
    • January 2011 (13)
    • December 2010 (13)
    • November 2010 (9)
    • October 2010 (8)
    • September 2010 (3)
    • August 2010 (16)
    • July 2010 (22)
    • June 2010 (10)
    • May 2010 (15)
    • April 2010 (8)
    • March 2010 (8)
    • February 2010 (7)
    • January 2010 (15)
    • December 2009 (14)
    • November 2009 (6)
    • October 2009 (11)
    • September 2009 (8)
    • August 2009 (5)
    • July 2009 (9)
    • June 2009 (7)
    • May 2009 (5)
    • April 2009 (5)
    • March 2009 (7)
    • February 2009 (15)
    • January 2009 (15)
    • December 2008 (16)
    • November 2008 (8)
    • October 2008 (4)
    • September 2008 (11)
    • August 2008 (5)
    • July 2008 (14)
    • June 2008 (9)
    • May 2008 (15)
    • April 2008 (8)
    • March 2008 (10)
    • February 2008 (25)
    • January 2008 (9)
    • December 2007 (10)
    • November 2007 (11)
    • October 2007 (11)
    • September 2007 (5)
    • August 2007 (12)
    • July 2007 (9)
    • June 2007 (14)
    • May 2007 (7)
    • April 2007 (11)
    • March 2007 (10)
    • February 2007 (27)
    • January 2007 (20)
    • December 2006 (18)
    • November 2006 (21)
    • October 2006 (10)
    • September 2006 (43)
    • August 2006 (17)
    • July 2006 (26)
    • June 2006 (46)
    • May 2006 (29)
    • April 2006 (13)
    • March 2006 (12)
    • February 2006 (11)
    • January 2006 (14)
    • December 2005 (6)
    • November 2005 (5)
    • October 2005 (10)
    • September 2005 (17)
    • August 2005 (16)
    • July 2005 (4)
    • June 2005 (6)
    • May 2005 (6)
  • 标签云 Tag Cloud

    香格里拉 90W 西游札记 新星 Australia tour 音乐会 上海 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秋 听后记 笑话 热带气旋 极光 7Timer development 晴天钟 漠河 旅行 concert wagner 新年音乐会 地球 comet lulin 日全食 尼伯龙根的指环 7Timer! 东部小回环 军训 彗星 小行星 影集 感受 高考 心情 瓦格纳 冷笑话 广州交响乐团 游记 天气 北京 广州 印封 伦敦 Lulin Sky Survey 流星雨 2009 diary
  • Blogroll

    • Asktheheaven – 向问天 (Bill Yeung)
    • Astro Bob
    • Astronomy is Power! – 孙萌
    • 南天 – Liong
    • 寻找星星的影子 – 宝贝韵希
    • 临海吟风 – 玉玮
    • 冷+暖 – 豆豆
    • Beautiful mind – 虾
    • Cygnusの星空*星连心
    • Earth, Sky & Beyond – R. Kowalski
    • Elle Fagan Artsite
    • 馥郁
    • 马臻的博客
    • 谁知道呢 – 卜卜
    • 阳光心坊 – 田阳
    • 雨池
    • 虚阁梨花落 – 迟
    • Great Shefford – P. Birtwhistle
    • Homepage von Wentao Xu
    • Li’s paradise
    • Pavel Shevchenko
    • Santhia's
    • Terry Lovejoy
    • Tony Hoffman’s Astroweb
    • zx的蜗居
    • 流年·一个人的世界
  • 题图说明 The Title Image

    作者遥望天山山脉,谢文鹏于2008年8月9日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巩乃斯河谷。天山山脉是亚洲中部最大的山脉。

    The author was gazing the Tian Shan mountains. Taken by Wenpeng Xie at Kunges Valley of Xinjiang Uighur Autonomous Region on August 9, 2008. The Tian Shan ("celestrial mountains") is the largest mountain range located in Central Asia.

  • 致谢 Acknowledgement

    叶儿山由Wordpress提供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宇宙驿站提供网络空间;叶儿山3.1主题修改自digitalnature的Mystique 2.4.3。

    Yershan is powered by Wordpress, and the host server is kindly provided by CosmoStation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Astronomical Observatories of Chinese Acadamy of Sciences. The Yershan 3.1 theme is designed based on digitalnature's Mystique 2.4.3.

  • 辅助 Meta

    • Log in
    • Entries RSS
    • Comments RSS
    • WordPress.org
  • 连接微博 Connection

    您可以用合作网站帐号登录:

叶儿山 © 1999-2013年 版权所有 | Yershan © 1999-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除特别说明外,叶儿山内容使用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协议进行许可
Materials of Yershan are available under the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NoDerivs 2.5 Generic without further notice.
RSS Feeds 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