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美好—— 兼作《时代广场的蟋蟀》之读后感

  生活和泰勒级数差不多,都是一门化简单为复杂的学问,而且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带给人太多的趣味。初二的时候我写了一篇作文:《简单的才是美好的》,很遗憾它没得到老师的赏识,不过若现在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会挑选相同的一个题目的,所以我用一个近似的题目又写了一遍。总之我想,精通于生活的复杂,却忽略了简单的美好之处,的确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呀。
  《时代广场的蟋蟀》虽然是半个世纪以前的文学作品,不过我一点都不觉得它过时。它讲的故事很简单—— 一只蟋蟀,一只猫,一只老鼠,它们之间的友情,背景是纽约的时代广场。这故事写起来未必很简单,但读者却看得很轻松,比那些绞尽脑汁地复杂、阴险、讽刺的所谓小说要好得多了,就好像卓别林说的:“我拍喜剧,只要一个警察,一个姑娘,一个公园。”好的东西往往是很简单的;复杂的东西尽管建立在简单而好的东西上,但它们倒未必讨人喜欢。
  刘邦占领了咸阳,约法三章,于是众人皆欢;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有的书本是约法七章,不过却不像刘邦那样几秒钟就可以读完。它要读上半年,而且还要读到像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这恐怕就是把简单的好东西“嫁接”成复杂的糟东西糟糕事例之一。
      科学大师们对人类社会的看法往往极其肤浅,我以为这是可赞许的,因为他们可以将宝贵的脑力拿来理解那些高尚的东西。那些把脑力拿来构筑复杂的糟东西的人,貌似不少,他们除了把自己的脑袋糟蹋掉以外,并没有对熵的有效增加做出什么贡献,好像倒造成了一些他们自以为美妙的chaos。爱因斯坦在有些歇斯底里的批评了人类之后还是说了一句:“尽管如此,我对人类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在我看来,假如人类把那些用于构筑他们可爱的糟糕的chaos的脑力的百分之一,拿来研究那些简单的美好事物的话,那他们的进步恐怕就远在我们的想象之外了。
  传说人类曾经齐心协力的建造巴别塔,后来是小心眼儿的上帝让他们相互争斗。现今这幅世界大chaos图,恐怕是上帝的又一杰作吧?米兰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想到这句话,我还是挺安慰的,就算各位看得不明不白,因为这通东西至少还可以成为上帝的笑料,我这十几分钟也没有白过了。

心中未留痕迹,但快乐已翻倍

[[Image:Other/20070916a.png|550|“二指数”最近两个多月来的走势。6月底,期末考发挥不佳导致二指数从178.9点跌至最低的132.5点;7月中旬“鹿林”彗星发现等重大利好使得二指数放量上扬,8月中旬获得科技创新奖等利好更令二指数突破200点大关,最高摸至207.6点。]] 

  今年8月9日和8月23日是我国经济史上的两个大日子。前者是深沪A股市值超越全国GDP;后者是上证指数突破5000点,在大约16年内翻了50倍。然而,在上证指数突破5000点之前的一天,我这里也发生了一件妙事—— 二指数突破200点,或者说我的“快乐”在半年内翻了一番。几天前的9月14日是我的“个人股市”或者说“快乐度量指数”设立8周年纪念日,在此我也不妨给各位露一点儿,吹一下我自己的所谓“个人精神之发明创造”。事实上,我相信这是量度快乐、提高个人精神状态的妙招之一。
  其实股市和我的个人股市原理来说是一样的。股市反应了千万人的精神状态,而我的“二指数”则反应了自己的精神状态。我们老是嘟囔着生活单调缺乏快乐,但又有多少人真正来度量一下自己快乐的多少呢?把自己的快乐一天一天累加起来,我们就会惊讶的发现—— 虽然心中没有留下多少痕迹,但快乐却已经水涨船高了:这一点难道不是莫大的快乐吗?回头看着自己的心情起起落落,最后却能坚定上扬,大可借用辛弃疾的一首词来概括:“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快乐的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嘛!
  8年前的“5·19”行情吸引了千千万万的人关注股市,包括我。虽然并没有从牛市中分一杯羹,但我很快发现股市起起伏伏却和人生有异曲同工之妙。泉志11年9月14日,我便设立了“龙证指数”,以9月14日开盘价500点为基准进行计算;而成交量则化身为“情绪量”:情绪激动时放量,情绪平静时缩量。于是龙证指数就开始运行了。
  经济学上有一个规律:暴涨暴跌是不成熟市场的表现,这一点在当时也有极妙的体现:有时候心情大好,指数便可以狂飚30-50%;有时候心灰意冷,也可以来个20%的大跌。11月观测狮子座流星雨一项利好便令指数几天之内狂飙至2000多点。尽管后来仿效深沪股市设立了10%的涨跌停线,但还是无法抑制强烈的“暴涨暴跌”欲望。小学毕业考考了全校第3,终于让这个倒霉的指数一路疯涨至10万点。无语……
  到了初中,指数终于比较稳定了一些,“撞板”的次数也慢慢减少了。我发现,认真地对待“指数”反而有了一些“反向作用”—— 当心情冰冻的时候,为了避免造成“崩盘”,会下意识地“救市”;而自信心爆棚的时候也主动防止“过热”,避免“得意忘形”。于是龙证指数便成了一项“宏观调控”的工具持续运行。
  现在所沿用的指数称为“二指数”,因为旧的指数实在涨得太高,到了今年年初已经达到20万点,因此启用“二指数”,以今年2月21日收盘价作为100点为基准进行计算。二指数出台以后,股市整体走势非常稳定,指数振幅超过3%的日子都不多见,到了今年7月,涨幅只有40%左右。不过7、8月频出利好,先是发现鹿林彗星,又是获得科技创新奖,才让二指数应声而起,突破200点大关。看来,这个股市里的股票大多都是成长性良好的优质股,虽然心中没留下什么痕迹,但快乐的“翻倍”却是实实在在的摆在眼前。这么一来,生活中又多了一个乐趣:坚定投资自己的“心灵股市”,让快乐在无形中增值。

附录:股海心法vs人生哲理—— 探究股市与人生的哲学交集

先学会做空,再学会做多:先学会控制消极情绪,才能知道什么叫积极的人生观。

贪婪与恐惧,投资之大忌:把投资换成人生,有何不可?

拳头往外打,胳膊往里弯,只有胳膊往里弯,拳头往外打才有空间和动力。股价下跌,实际上是为将来的上涨腾出空间和积蓄能量而已。——没有永远上涨的股票,也没有永远明朗的心情,消极并不可怕,适当的消极不过是为将来的积极腾出空间和积蓄能量而已。

任何时候都不要轻易满仓,这样操作上令您进可攻、退可守。——不要把全部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应该留下周旋的空间,不至于一次下跌便倾家荡产。

买卖得心应手的时候,切忌得意忘形:心情指数一路上涨的时候,应该保持清醒。

最大的利好是跌过头,最大的利空是涨过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乐极生悲。

常赚比大赚更重要,它可以令你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知足者常乐,常乐者知足。短时的快乐未必是好事。

股市三类人:先知先觉者大口吃肉,后知后觉着还可以啃点骨头,不知不觉者则要掏钱买单了。——面对人生中难得的快乐,你属于哪一类人?

手中有股,心中无股。——看淡名利,品味人生。

该跌的不跌理应看涨;该涨的不涨则坚决看跌。——该悲的不悲,也许是乐事;该乐的不乐,肯定是悲事。

有钱赚的时候,任何价位卖出都是对的,为什么非要等到亏损时才想着要斩仓呢?——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点滴的快乐都要懂得珍惜。

如果市场总是要靠利好“输氧”来维持生命,那请您赶快离开这个市场,因为它已经病入膏肓,一旦“缺氧”就会危在旦夕。——警示:不要成为这样的市场,不要被动地等待别人给予你快乐。

先战胜自己,再战胜庄家。(……)

(附录内容参考了鲁正轩著之《看盘高手》)

追逐海上日出

  “坐飞机!”“搭火车!”“自驾车!”哇,原来回海南的方式有这么多种。但有一种似乎已被遗忘的方式,摇摇晃晃,颠颠簸簸,慢慢吞吞,满鼻子一股苦咸苦咸的味道,放眼望去是望不到边的湛蓝,好几个世纪以来都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之一的—— 乘船。对于大城市里听惯了铁轨咔哒、飞机起降巨大轰鸣声的人们来说,一张皱巴巴的长途船票似乎早已经埋没在上个世纪的废纸篓中了。
  我也差不多。上一次海上航行至少已经是十四年前的老旧照片。我所钟爱的名著—— 从儒略·凡尔纳的科幻三部曲到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无一不与那深蓝密切相关;耳熟能详的音乐——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北海风光》到德彪西的《大海》,都浸透着海洋的气息;我却习惯于混凝土森林、沥青江河,(不得不)视大海航行为天方夜谭,真可怪也欤!
  我要乘船回海南。
  海上浪大,会晕船的哟!——我对我的体质充满信心。
  要坐二十个小时的船,很闷的哟!——二十个小时的壮丽,值!
  我要体验那三百二十四海里的波涛汹涌,一千八百分钟的一望无际,还有—— 追逐那深黑进化成湛蓝、金色洒满天地的时刻—— 海上日出。

[[Image:07-Hainan/M05.jpg|550|尘土飞扬的广州黄阁镇沙仔岛,“椰香公主”号停泊在大约2公里之外的码头。]]

[[Image:07-Hainan/M09.jpg|550|已经过了开船时间2个小时了,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些小车们没法挤进它们的“临时窝”。]]

过伶仃洋

  当血色的太阳沉入南沙广阔的沙土之下时,“椰香公主”号滚装船喷着黑烟驶离码头。我站在最高一层的船舷上,紧紧地攥着一张又皱又薄的船票。
  当然不如机票平整和厚实。
  船在伶仃洋上逆风航行,那只长几棵矮树大虎岛在夕阳余光的照耀之下显得愈发荒凉,活像一个没有剥皮的巨大地瓜。满舱的乘客都很有兴致,后甲板上的人比繁忙的珠江航道力的大小船只还多出不少。我扶着栏杆向外看,大船在波澜不起的江面上稳重地航行,小船则在小小地跳跃。鲜红的晚霞之下,船只航灯的星星点点显得非常热闹;远处的田野纵纵横横,还有飞驰的小黑点点缀其间。这,就是今天的伶仃洋,我怎么也没法把它和一千年前文天祥笔下的那个伶仃洋联系在一起。
  天上巨大的轰鸣声引起人们的一阵阵欢呼,我仔细一瞧,原来我们正从香港国际机场的起落航线下面穿过,那些巨大的钢鸟正一随一从地回归它们那巨大的巢。我们正在珠江口的大嘴里航行,东面是香港,西面是澳门,从远处热热闹闹的机场、公路的指示灯,以及城市里头那些高楼大厦放出的让人难以视而不见的装饰灯,到近处各类大小船只的航行灯,以及红红绿绿的、在江水小浪的牵引之下上蹦下蹿的航标,让你没法不感觉到自己正在人类重重活动的包围之中。就算避上眼睛,钢鸟们的噪声,以及来往船只的长呼短喝依然提醒着你正在哪儿。我感到有些厌倦,便下到船舱去稀里糊涂地睡着了。

[[Image:07-Hainan/M14.jpg|550|当血色的太阳沉入南沙广阔的沙土之下时,“椰香公主”号滚装船喷着黑烟驶离码头。]]

月下的大海

  三个月前我写过一篇短文,《浪尖歌翼》,描绘的是我在海边的一座山上,看到半个月亮从大海中升起的壮丽景象。听起来,大海好像很宁静祥和,友善而无害。而今晚,我则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观看月出。
  已经子夜了。我在过道里左摇右晃,在铁梯子上手脚并用,才好不容易地看到了天空。让人晕头转向的煤烟味,被煤烟熏得粘糊糊的栏杆,疯狂而单调的风声,左右摇晃的甲板,迎接了刚刚攀上后甲板的我。
  香港已经消失于水平线,连它桔黄色的光亮也被远方的乌云压在海下,一同消失的还有宁静的水面。远在几百公里外的台风似乎担心我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它的威力让海浪像一座座小山一样对着船撞过来。
  甲板上早已空无一人。
  我像脑袋被人敲了一百二十下一样,踉踉跄跄地趟过甲板,来到栏杆边,扶稳。但下面像巨型扫路机一样动荡不安的海面让我心惊胆颤。我小心地与那栏杆保持距离,然后顺着那不断地高高跃起、似乎想把甲板上的活物都吸到海中享用的、令人恐惧的白色浪花向远方看去。
  白色浪花到远处已经退化为一道道缓缓滚动的暗条,看上去似乎弱小而无害。再往远处一些,海面像一块平整的黑色大理石。我的目光向远处游移,最后停留在水天相接的那一个模糊而明亮的光团上。
  那正是乌云之后刚刚升起的月亮。
  今晚的天空被台风的触角擦得非常干净。我猛然抬头望去,银河如极薄的轻纱一样把天球系住,好像要避免它掉下来;木星最为引人注目,从我这个角度看去,它正和旋转的船载雷达不停地玩着捉迷藏游戏。木星旁边是天蝎座和人马座,银河最亮的一块就在那里。顺着往下,银河消失在远远的南方那模糊的黑云中,似乎担心人们不知道哪里是南似的。
  事实上,我更喜欢用北极星来辨别方向,它现在已经远远逃离了珠江三角洲那令人眩目的光污染,在北方的海面上方明亮的闪着。黑色的大理石把我们的船围困在正中央,看起来像个堵死的迷宫。
  事先不打任何招呼,月亮从乌云后面一下子冒了出来,从一个模糊的光团突然变成了一个明亮、清晰的圆盘,把我给吓了一跳。远方的黑色大理石好像得到了月光的给养,微微发出一种介乎于淡绿色和橙黄色之间的光泽,但也不都是这样。乌云在月光的关照下,在海面上投下一个个黑洞。有了微微发光的海面作为比较,它们显得更黑暗而深不可测,让人感觉好像心里的某处被人偷偷地放了一块冰。凶狠的海浪在劲风的唆使下更猛烈地对着船舷撞过来,好像是从那一个个黑洞里奔出来的阴尸;一些浪花被风一直吹到甲板上,我感觉有一些凉凉的东西溅到脸上,连忙后退了几步,深怕这些都是一些不可预知的毒物。
  月光还招呼出了另一些妖魔。原来在黑暗中的乌云,现在也同大黑洞一样微微发光了;它们开始不断蚕食着天空。闪电开始小心地试探,看这个黑天地里头是不是有它的位置。我看着原本热闹的星空开始逐渐被这些单调而冷漠的入侵者遮蔽,最后它们将月亮也给驱逐出去,只剩下一些黑黄不清的东西。四周的大理石更加黑暗了。很难得地,我开始想念那有明亮而温暖的灯光的城市了,现在这个地方,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有深不可测的海和凶神恶煞的浪,它们可真是不友善!
  夜里的大海,友善的时候是很少的。

[[Image:07-Hainan/M00.jpg|550|5点40分,天突然亮了,刚才还是一片深蓝和墨绿色的东方天际,忽然变成一片金色,把天际的乌云勾勒得格外明显。]]

[[Image:07-Hainan/M01.jpg|550|高高的云开始从深灰色变成橙黄色,并放出耀眼的光亮来。它们站得最高,所以最先看到太阳。]]

[[Image:07-Hainan/M02.jpg|550|日出前,东北方向极具特色的橘黄色“云球”。]]

追逐海上日出

  日出大概是六点,但我五点不到就上甲板去了,因为反正也给摇醒了,睡它一个小时又没有什么意思。与其给憋在一个小木匣里摇晃,倒不如出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天气好了不少,只有天边有一些乌云了。月光皎洁,大海显得不那么可怖。我把自己支在后甲板上,把几个小时前萌生的对人类蚂蚁窝的怀念又抛在了脑后。东方深灰的积云在海底下太阳的召唤下,已经将自己镶嵌在一道模模糊糊的晨光之中;在皎洁月亮的陪衬之下,几颗若隐若现的星星向我问早安,配合着一股清凉的海风,倒让人感到十分舒适。船尾的航行灯在一片深色之中显得格外孤独。我顺着船舷往下看,七八米之下,海水好像被晨光驱动了一样,焦躁不安地搅动着。
  过来了一个穿黑色制服的水手,拿着手电筒走进标着“游客免入”的船尾,东晃晃,西晃晃,检查了一阵,没发现什么问题,然后就走了。我又是孤零零一人和大海对话。
  5点40分,天突然亮了,刚才还是一片深蓝和墨绿色的东方天际,忽然变成一片金色,把天际的乌云勾勒得格外明显。这是热带地区特有的景观,天亮和天黑都非常迅速。我们的船“嘟——”地鸣起汽笛来,好像是要向即将新生的太阳致意一般。我向左侧船舷望去,原来是对面来了一艘小渔船,看起来好像一只小甲虫。它一会儿被海浪抛到尖端,一会儿又深深地陷入谷底,好像底下安了个弹簧一样。有了小渔船作为比较,我大吃一惊,原来这海浪这么高呀!大约有两个人那么高,一个海浪就可以把一个大课室的人吞没!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小渔船,看得心惊胆战,担心一个大浪过去便能把它打翻。
  小渔船渐渐远去了,隐蔽在一串串大海浪中。我这才注意到,整个大海已经从黑色的大理石变成了一种不透明的深蓝色胶体,好像里层是用几十万年前的海生大爬虫之类铺成的一样。天上的云开始变成微微发亮的灰色,悄悄地从各个角落冒出来,似乎想让大海长久的保持这种怕人的状态,不让它在太阳的召唤下变得和蔼可亲。
  但太阳总是要出来的。
  高高的云开始从深灰色变成橙黄色,并放出耀眼的光亮来。它们站得最高,所以最先看到太阳。于是,我急不可耐地盯着东方重重叠叠的云层之中,希望并不会比那些云迟太多。
  原本太阳已经很有希望从东面灰云和海平线之间不大宽的“夹层”中露脸,但我却看到一道灰色的帘幕把这个舞台一般的“夹层”轻轻拉上了。好像担心我这个城市人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似的,绿豆一样大的雨点噼噼啪啪地敲打在甲板上了。
  我泄气地躲在了救生艇下面避雨。半晌,不经意地一抬头,我看到,在白云的衬托之下,一道彩虹架在远方深蓝色的海面上——
  我虽然没看到海上初生的太阳,但善良的海精灵却让我看到了七彩的阳光。
  我伫立观赏,直到感觉有什么光从身后射过来,于是我转过身。
  远方的夹层那儿,灰色的雨帘子突然变成了亮桔色。它继续移开,变得越来越亮,直到那一片都变成一片发出眩目光芒的桔黄色。
  太阳出来了。
  虽然它头顶上有无数张棉被一样的乌云压着,太阳仍然把那温馨的光芒投射在冷漠的海面上。飞溅的浪花不再像妖精,而是晶莹得像珍珠;翻滚的海浪在背后拖出一条长长的影子。在远远的西方,有一座联通大海与天空的七彩桥。
  我怀着敬畏的心情继续观赏着。
  太阳缓慢但是坚定不移地穿过棉被一样厚的乌云;乌云自形愧秽,变薄,消散了。耀眼的阳光洒满了天际,热辣辣的,让甲板上的积水冒出一阵一阵的蒸汽;大海变成了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湛蓝色。船后面拖着长长的航迹,近一些是白色的水花;再远一些便受到大海的浇灌,变成明快的天蓝色;再往远去,便逐渐和大海混为一体了。有几只海鸟跟在船后飞翔,在一片金色中兴致勃勃地欣赏着这一番景象。
  我看了看表,原来已经八点了。“青年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此言甚妙,恐怕也只有在这等远离人类污秽的地方才能体验到那充满活力的太阳。城市里头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灰蒙蒙的。我看,那个比喻其实比原先所认定的更妙。

[[Image:07-Hainan/M12.jpg|550|远方的夹层那儿,灰色的雨帘子突然变成了亮桔色。它继续移开,变得越来越亮,直到那一片都变成一片发出眩目光芒的桔黄色。]]

[[Image:07-Hainan/M18.jpg|550|我虽然没看到海上初生的太阳,但善良的海精灵却让我看到了七彩的阳光。
]]

  “椰香公主”号滚装船好像得到了来自阳光的驱动力一般,在大海上飞速航行着。等候多时的海南岛终于在左舷方向出现了,像条大鲸鱼一样低低地浮在至少30公里以外的海平线上。我终于能摄取到几百年前,在大洋上航行的水手看到陆地时那种激动心情的百分之一了。一望无际的大海,给人的不安恐怕要远远多于美好的遐想,见到坚实的陆地是多么令人高兴呀!
  一个个在海面上摇头晃脑的航标指引着我们的船进入秀英港。秀英港位于市区,周围高楼大厦,车水马龙,一番热闹景象,和昨晚那种冰冷的氛围一对比,便让人感到精神振奋。在阳光和椰子树的欢迎之下,我走下长长的舷梯,踏上了海南岛的土地。

[[Image:07-Hainan/M16.jpg|550|我站在左侧船舷上远眺海平线上隐隐出现的海南岛。]]

失败的月食之夜

[[Image:Other/20070828a.jpg|550|8月28日月全食生光时分,全天只剩下月球所在的一小片天区还是乌云密布,甚至这块乌云上面已经是星光闪烁。尽管我甚至能清楚地看到月亮照在云上那银色的光芒,但直到复圆时刻,月亮都未能挣脱乌云的束缚。我未能继2001年1月以后再次成功观测到月全食。]]

PS: 贴出来真是有点晕菜。原图上乌云后面繁星点点,煞是美丽,这里差不多90%压缩以后基本上都没掉了,大家得点击进入才能欣赏原图罗!(嘻,卖广告……)

日月食观测成败录

  序:叶某人的日月食观测史,就像是一部从好运到背运的退化史,且待分解:

  • 1997年3月9日 日偏食
      第一次观测日食,晴空万里,完全成功。
  • 1997年9月17日 月全食
      第一次观测月食,恰好是中秋节,也是晴空万里,完全成功。
  • 1998年8月22日 日偏食
      晴间少云,也是很成功。
  • 1999年1月31日 月半影食
      食分很大的月半影食,接近偏食,晴间少云,第一次拍到月食照片。
  • 1999年7月28日 月偏食
      海上观测带食月出,天气晴朗,观测成功。
  • 2000年7月16日 月全食
      天气晴朗,观测成功。
  • 2001年1月10日 月全食
      天气晴朗,观测成功。

转折点从此开始……

  • 2001年7月5日 月偏食
      开始晴朗,食甚以后转阴。好歹还是观测了大半。
  • 2002年6月11日 日偏食
      阴天有降雨,但还是坚持出去观测,好歹观测到几十分钟,之后又转阴下雨。
  • 2004年5月5日 月全食
      整晚天晴,但是…… 初亏的时候开始阴天,食甚的时候开始下雨,复圆之后天气恢复晴朗,堪称最背运的一次月食观测。
  • 2005年10月17日 月偏食
      多云间阴,勉强观测了一分钟不到,但复圆以后天气转晴。
  • 2006年9月8日 月偏食
      全晚阴天,没看到。
  • 2007年3月4日 月全食
      下雨。
  • 2007年3月19日 日偏食
      运气还算比较好,夜间下雨,日食开始以后渐转多云,看到了大半。
  • 2007年8月28日 月全食
      少云,云恰好在月亮那一带,观测场地成为珠三角唯一一处全程看不到月食的地方。月食结束以后一小时,月亮出现。

  今天大好天气,搭了一个钟头地铁跑到大学城,结果全广州都看到了月食,家附近还全程可见,就我半秒钟都看不到,大为郁闷,感慨乎:以前一到日月食,坏天气也变好;现在一到日月食,好天气也变坏!于是整理了一份表,发现其实还是看到日月食居多,只不过最近连续几次月食都看不到,产生了某些心理效应…… 郁闷之情遂解。
  顺便列出下几次广州可见的日月食时间,以供参考:
2008年8月1日 日偏食 食分83% [带食日落]
2008年8月17日 月偏食 食分81% [带食月落][下半夜]
2009年1月26日 日偏食 食分35% [带食日落]
2009年2月9日 月半影食 食分92% [上半夜]
2009年7月22日 日偏食 食分78%
2010年1月1日 月偏食 食分8% [下半夜]
2010年1月15日 日偏食 食分70%
2010年6月26日 月偏食 食分54% [带食月出][上半夜]
2010年12月21日 月全食 食分126% [带食月出][上半夜]
2011年6月16日 月全食 食分171% [带食月落][下半夜]
2011年12月10日 月全食 食分111% [上半夜]
2012年5月21日 日环食 食分96%
2012年6月4日 月偏食 食分38% [带食月出][上半夜]
2012年11月28日 月半影食 食分94% [上半夜]

07暑假北京之旅专辑

[[Image:07-Beijing/78BJ15.jpg|550|颁奖仪式结束以后,我在发表演讲的主席台上的自拍。(这里是哪里?不对游客开放的人民大会堂人大常委会议事厅,相信诸位中的大多数都没来过这个地方)]]

  8月20日至26日,我作为“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的获得者,赴北京参加颁奖仪式,并在大会上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这是我第6次到北京。本贴为这次旅行的照片专辑。

更多|More >

铁道之夜

  我在京广线上打过三五个来回,第一次是在四年前,那时候全程要23个小时;现在火车提速提了好几次,还是要22小时(说是21小时,可我看每次都要晚点大概1小时),也就是说总也得在那白皮箱子里睡一觉。这本来也没什么事儿,但京广线的特快毕竟不是直达,夜里总也得在路上停一两个站。有的人就算耳边放炮都能睡得很香,但我有一特点:列车要是不在高速行驶,我就肯定会醒(因为晃动程度差异挺大),简直比传感器还灵,加上个人喜好,夜里一般少也得几十分钟是在窗边坐着。夜间的铁路可看的当然比白天少上不少,但有时候还是会遇到一些印象深刻的场景。
  这次我从北京坐回广州,熄灯以后还是在窗边忙着写东西。偶然撩开窗帘一看,便微微地吃了一惊:月亮正在外面悄悄地望着我呢。于是,“思想者”的时刻就开始了。
  月亮并不总看得见。也许铁道稍稍来了一个弯儿,那个亮球就不见了。我现在看到的月亮就离窗缘不远,但它看起来并不因此而感到不安。列车“哐、哐、哐”地震着,窗外的树枝丫子也是飞一样的向后不见了,但月亮是很稳重的,天地之间只有它一动不动,令我想起李白的一首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岂止是从古人的时代开始?月亮已经稳重了46亿年了。
  再细细的看去,便会发现木星飘忽的身影。飘忽这词怎么说呢?木星高度挺低的,于是便被树枝丫子反反复复地遮挡,出现,又挡,又现。眼睛再往下,便看到两条银光,这是月亮在对面铁轨上的反光。
  我仔细地看着。那条银光总在那儿,与列车结伴前行,它轻微地左右晃动,极轻微,但又让你能感觉出来,使我想起施特劳斯的一首曲:《五步音程》,这些都是细微的艺术。
  有时候对面黑暗的铁道会突然均匀的变亮起来,似乎有人在对面敲碎了一个生鸡蛋,蛋清和蛋黄匀速流淌过来。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一般是一秒多一点,你可以盘算一下对面即将过来的是货车还是客车,明亮的车灯一闪,你的答案就揭晓了。于是咔哒咔哒的声音在两辆列车之间回响。货车会有好一阵才能通过,而客车一般挺短,之后一切恢复静寂,你可以继续欣赏铁轨上银色的小步舞曲。
  也有的时候会经过一个小站,这和小学课本里头袁鹰的《小站》有点儿不一样。也许你能隐约辨认出站台的轮廓,甚至瞥见那个刻着站名的白色小牌子,但在茫茫黑夜之中,这是哪个站却是个猜不透的谜。
  这快速而短暂的旅程上,猜不透的谜太多太多了。
  不容你去猜测或者思考,刚才进站时抛出去的铁轨就以漂亮的曲线收了回来,并入你的脚下。列车飞驰而过,发出咔哒咔哒的响声,之后又是“哐,哐,哐”。
  突然上了一座桥,这是一条有点宽度的江。顿时,原本静静的月亮好像突然将手一抛,抖开了一件白色的纱,让远方的江面铺上了一团淡淡的灰白色。透过白雾,后面是更远方城镇的星星灯火,渐远渐暗,一直伸到头顶上深不可测的黑色。
  苏轼在《赤壁赋》里写过,“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嘿,大约就是这样子了吧?

评加贺谷的《银河铁道之夜》

[[Image:Other/20070826b.jpg|550|《银河铁道之夜》]]

  把银河想象成一条铁道,各个星座像一个个车站,带着各自的传说,成为路上的一道道风景,这就是日本著名天文画家加贺谷的新作《银河铁道之夜》。这个故事想象可真新奇,构思也很独特,名字更是引人入胜,因此它对我有一种模糊的吸引力。这次到北京天文馆,朱馆长给我弄了张免费票,使我有机会来欣赏这部作品。
  作品开始,就以日落时分河畔铁路为背景,特别拍摄了一只飞翔的天鹅,并将其过渡成天鹅座在茫茫天宇中展翅翱翔的景象,让人很快便置身于美丽的星空之下,这个设计我非常欣赏。我很久没有看到那么壮丽的银河了,而加贺谷对星空的制作尤为令人称道,可以漂亮到令人感动的地步。用一句比较老土但毫不夸张的话来说,“和真的一样。”

[[Image:Other/20070826a.jpg|550|《银河铁道之夜》开始,就以日落时分河畔铁路为背景,特别拍摄了一只飞翔的天鹅,并将其过渡成天鹅座在茫茫天宇中展翅翱翔的景象,让人很快便置身于美丽的星空之下。]]

  作品另外一个让我非常喜欢的妙处是将壮丽星空与科普知识结合。实际上我觉得,作者本身就以一个单纯热爱星空的孩子的视角来诠释星空,利用日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 铁道,来在陌生的银河中旅行,这个设计实在很有意思。在一个个故事之后,作者介绍了组成故事的星座,这很能引起大家的兴趣。作为一个喜欢音乐的人来看,我觉得作品的音乐也写得很抒情动听。

[[Image:Other/20070826c.jpg|550|银河铁道在天河旁延伸。]]

  一般评论总是好坏话一起说。我个人总体上挺喜欢《银河铁道之夜》,不过里面还是有不少小地方让我看起来挺难受的,所以一些不那么正向的话恐怕还是不得不说的。
  第一个问题就是总体故事的设计让人觉得有些虎头蛇尾。开始的确挺不错的,给人也有不小的震撼,但到后来就有些不知所云了了,结尾恐怕尤其糟糕—— 作者想竭力表达“追求幸福”的主旨,但却基础不牢,说得不好听是有点儿“矫揉造作”,因此看到后面感觉是比较难受。整个故事中本来有几个地方已经很适合结束,但加贺谷又“添油加醋”,倒有点像祥林嫂了。
  故事的设计不但有些虎头蛇尾,而且整个下来情节类型比较单一,开始看着很感动很新鲜,但到后面感觉基本也就那么回事了。作品的主题音乐写得是很抒情动听,但整部作品中缺乏一些比较欢快、活泼的情节,来来去去都是缓慢的抒情音乐,全长又大约为半小时,因此越看到后面感觉越闷。我想银河上应该不缺乏能写出欢快故事的星座吧?加贺谷如果有意识地适当点缀一下,应当能起到非常不错的效果。
  下一个不那么舒服的地方就是,加贺谷没怎么考虑观众成分的多元性。作品中一大引线就是天空中南、北两个十字星座(天鹅座、南十字座),加贺谷也因此引伸出北十字和南十字两个“银河铁道”上的特写。作者原来的意思肯定是指人生意义、幸福的追求之类,这是很带有西方基督教色彩的,但至少在我们中国来说,十字架又是另外一层意思了。看到十字架特写的时候我旁边有个小男孩说了一句:“好恐怖。”我看屏幕上就一个孤零零的大十字架,与其说是人生意义之类的象征,倒不如说是坟地的象征,看过去心生一股凉气,实在很煞风景。
  全剧的结尾还有比较要命的一句话:“如果想知道更多,那就请看《银河铁道之夜》的原作吧。”嘿,感情我买了门票(虽然我这次的是送的),花了半小时时间,就看了一部“预告片”呀?我个人没看过原作,这句话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其他原因,反正看了就有点儿倒胃口。
  一口气基本写到结尾,看着好像是反面的话多一点,但我实际上还是喜欢的感觉偏多。整部片子如何都成,只要能够有一个地方能让大多数观众产生深刻的印象,那它就算是比较成功的。我想《银河铁道之夜》就是这样的一部作品。

又及:后来经过查找资料才知道,《银河铁道之夜》是日本作家宫泽贤治的代表作之一,由加贺谷穰改编成动画,因此应该说加贺谷是尽量按照原作者的意思来改编的。不过我还是觉得,作为对原作的再创造,为了使得动画看起来更加流畅,对原作情节进行适当改动也是需要并且是可以理解的。

暴风雨

[[Image:07-Hainan/0812PS005.jpg|550|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Image:07-Hainan/0812PS006.jpg|550|暴风雨临近时的大海与天空。]]

  猛烈的海风像一团绕不开的网一样狠命地拖拉着你,几乎把你拖倒在地;海浪像一个难缠的推销员一样往复不停地敲打着船只,让你在甲板上行走起来左右摇晃,好像脚踩着无数个大皮球一样—— 几天前从广州到海口的海上旅程中,我对此还颇为享受,因为晚上有清澈闪亮的银河,白天有蓝天、白云和彩虹。但假如乌云像大棉被一样把你包起来压在天底,无数雨点像石头一样砸在你的眼镜和皮肤上呢?
  风雨交加的琼州海峡已经停运两天了,秀英港车满为患。我们好不容易挤上了小型滚装船“徐运207”号。可离开港口后没多久,乌云便把我们包在一团深灰色中,远处逐渐逼近的雨幕将原本隐约可见的陆地从天边抹掉了。小船没有太多地方可以躲雨,人们争相挤在驾驶舱的背风处躲避。
  我更乐意尝试和大海对话,你知道。于是我站在驾驶舱旁边的船舷上,死死的抓着铁栏杆,听取大海的咆哮。
  风雨很快就把船锁在一片深灰色的空气中。无数的大雨滴好像小人国的箭一样敲打着我每一寸裸露的皮肤。海浪像扫帚扫地板一样接连不断的扇来,在船首碰撞起高高的浪花,飞溅到甲板上的海水和雨水一起在风的搅拌下混合成一股白色的漩涡,又飞回大海中。甲板上的大货车们在颠簸中齐齐左右晃动,我心惊胆颤的盯着它们,似乎不将目光锁定在它们身上的话,它们就会在一个大浪中滚入海中,从而让我们这艘小船更进一步地随风浪摆布。风猛烈地刮着,耳朵好像给人灌进了成吨的泥沙,甚至连滚装船隆隆的马达声也给掩盖掉了。我僵硬地撑在船舷上,心里感到孤独和无助,海上的时间就像暴风一样似乎没有到头的时候。
  在暴风偶尔停歇的那一刹那,我听见身后的马达声混合着惊叹声。我转过头来一看。
  一只小小的黑色的鸟正在离船不远的地方顶着暴风飞翔着。它的翅膀像上紧了发条的器械一样高速振动,尽管是血肉之躯,但却比我们这柴油和机械带动的机器船更为有力。
  啊,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海燕吗!?
  小黑鸟慢慢地但是坚定不移地超越它身下的这个庞然大物。人们惊叹着,但却没有人敢在极端摇晃的情况下放开扶手,拿出相机拍照。有那么几秒钟,它稍微降低了高度,似乎也要在暴风的威力之下低头认输,落到人群聚集的后甲板上来歇一歇脚;但它毕竟不像我们这些懦弱的生物,很快又爬高起来,以异乎寻常的速度扇动着翅膀,超过滚装船向前飞去了。
  我透过满是雨珠的眼镜,注视着它远去成为一个小黑点,消失在一片蒙蒙的灰色中。我似乎透过咆哮的暴风,听到那胜利的歌声:“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之后时间似乎变快了。陆地,靠港,下船。我的衣服被暴雨浇湿又被海风吹干了,我的双脚重而又踏上那坚实的、不可撼动的陆地。我四周望望,自然不见那只小小的黑色身影。它大概早已飞到了海岸树丛中的某处歇脚吧。
  在人生的暴风雨中,有多少人能成为那只勇敢的海燕呢?

附:高尔基《海燕》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海鸭也在呻吟着,——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蠢笨的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到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的,在泛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

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看吧,它飞舞着,像个精灵,——高傲的、黑色的暴风雨的精灵,——它在大笑,它又在号叫……它笑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

这个敏感的精灵,——它从雷声的震怒里,早就听出了困乏,它深信,乌云遮不住太阳,——是的,遮不住的!

狂风吼叫……雷声轰响……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在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高傲的飞翔;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海南环岛游相册

  • 分界洲岛之相片参见《分界洲岛游记》,此处不便重复。

[[Image:07-Hainan/0808DPS041.jpg|550|叶某人在三亚亚龙湾,这张有形吧!]]

更多|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