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乾陵有感
Sep 28th
戊子年六月廿二,叶子临乾陵。是日也,天色清朗,地气浑厚。叶子凭翁仲之列,履乱石而上,绝顶乾陵,以观中原。向南视之,通天大道,巍峨庄严,恍临盛唐;然再所环视,大地苍茫,雕鹜孤单,唐韵何觅?但留风吹雪飞,百草摇曳。念帝皇星驰,兴而复亡,如同流水东去,不可追寻。今凭吊于此,怎能不唏嘘叹也!长恨已矣,未央灰尽,惟无字碑淡然矗立。前人功名,留待后人评说。
黑格比同学历险记
Sep 27th
假如你想切身体会一下大自然的力量有多么强大,只要一个台风就可以让你心悦诚服了。本次强烈台风黑格比虽然在距离广州约300公里掠过,但已经令校园里许多人大呼“好大风啊”,让许多外省的同学感受到台风的威力(若不计假期,黑格比可算是自2005年以来影响广州台风之最强者)。面对这个自关注台风10年来的头号boss(直接影响珠江口地区者),我也给予相当规模的礼遇,通宵泡实验室追踪以示欢迎。
黑格比原是在9月16日在关岛附近生成的热带扰动93w,它在19日发展成一个热带低气压。当时几乎所有机构预测都表明黑格比将绕过吕宋岛,由巴士海峡进入南海。想到今年6月份那次所有机构预测风神台风转向但却涮得毫不留情之尴尬,我便去查证各种预测资料调查原委,原来是强盛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将压着黑格比向西走,于是便给亲朋好友发出提示短信,指出一个星期后可能会有热带气旋影响。
这一次各大气象机构挽回了面子,黑格比基本按照预报路径前进,只是它好像大力水手吃了菠菜一样,在南是吕宋、北是台湾的不利环境下迅速发展壮大:21日晚间增强为一级台风,22日晨升为二级,晚间又升为三级,为2006年超级台风珍珠以来广东海面最强的台风。与此同时,受到其周围下沉气流的影响,广州的气温一路走高,22/23日夜间的温度竟然在35-31摄氏度徘徊,大家叫苦连连。
黑格比当时正以每小时26公里的速度向偏西方向飞速移动,这个速度对于热带气旋来说可以算是飞快。因此,直到台风来临前的23日中午,珠江三角洲一带依然没什么征兆。资料显示珠海已经接近其强风圈,但珠海的同学还说“阳光很灿烂”。我则发出关于黑格比的第六份报告,指出珠海可能进入其暴风圈内。
广州的天气还没来得及变坏,我们就已经在香港天文台的雷达上看到了黑格比的风眼。同时,卫星资料也显示越西南赤道气流正为黑格比提供充足的“弹药”,尽管其北面的环流已经被陆地破坏,但南面的对流却继续旺盛发展。距离珠江口不远却仍保持完整的风眼,这是非常少见的。到了下午六点,校园内已经吹起了清劲的东北风,而香港天文台已经改挂八号烈暴风信号。我和实验室的几个助理一起爬到实验楼的最高处吹风,感觉很惬意,但香港的朋友已经说“要跨马步才能勉强行走”了。
约22点,实验室已经录得了达到强风级别的阵风,香港的数个气象站阵风达到飓风级别。香港的风友惊呼:离港200公里的黑格比甚至比半个月前直接造访香港的鹦鹉台风更强大!由于黑格比仍在继续靠近,我决定晚上驻守实验室,亲自迎接黑格比的光临。于是我先骑车回宿舍洗澡,远远就听到宿舍区的树发出持续不断的“哗哗”声。回实验室的时候,路上的横幅一头已经被吹脱,横在路上张牙舞爪,我只好绕道而行。
刚到实验室一上网,便得知黑格比增强成四级台风了!这可是颇为不简单的事情。因为这时黑格比距离陆地只有100公里左右,它的一半环流都遭到严重影响,今年的前几个台风都是在接近广东的过程中就减弱成了强热带风暴,但黑格比居然还能“强上加强”,实在出乎所有人预料。当然,它对我们的威胁又增加了,可以和黑格比相提并论的前任—— 吹袭粤西的9615号台风(也属于四级台风),便导致“372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83亿元,21.84万公顷农作物受灾,工业全部停产……”(《湛江日报》1996年9月12日),可以预计这一次黑格比又要耍不少流氓了。
24日1时,香港的多个郊区气象站已经录得飓风级别的阵风和暴风级别的持续风速,其中昂坪的持续风速达到飓风级别,实验室亦开始零星录得烈风级别的阵风。看到澳门的风友报告“四条大桥上吹暴风”,估计珠海的同学估计也“爽”得很了。此时实验室的窗玻璃已经被吹得发出一阵阵响声。接近2点时,风向开始由东北转向东南,我估计这是黑格比最接近本地的时候,便拿着手持风速计到观测场上去看看,没想到刚从实验室里跳出来就差点没被吹倒在水沟里!趁着风暂歇的时候快步走到栏杆旁边,扶稳了,然后举起风速计,恰好吹来一阵烈风,我觉得我快给粘在栏杆上了。风速计显示的风速为22米每秒,还没达到暴风级别(珠海的持续风速)呢。如果在珠海感觉会怎么样呢?估计只能在地上匍匐前进了吧。自动气象站显示最高持续风速约14米每秒,为强风级别。
我在风雨声中从2点多睡到5点半(夜阑卧听风吹雨……),起来的时候风已经小了一点了。查了一下雷达资料,黑格比已经快在粤西那边登陆了,赶紧祈祷一下那边别太多人受苦。6点多钟天亮,我便出去看昨夜的情况。路上的横幅已经给风吹成了两截,灯柱像琴弦一样在大风下发出颤音,最让我吃惊的是小谷河的水已经涨到和岸平齐了,后来查了资料,原来是黑格比带来的罕见风暴潮。珠海的同学也发来短信说“全天停课,路灯被吹破,树木被吹倒”。可惜珠海校区没有自动气象站,不然可以看看昨夜风雨有多猛烈。
黑格比登陆以后继续向西疾驰,直到迎面撞到山系为止。到了24日晚,广州上空又是星光点点。
总结:黑格比是1996年以来影响粤西最强的台风,同时也是珠江口海域少见的强烈台风。能够距离广州300多公里却影响如此,可见大自然威力之大,可怖可敬。
(以上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气象数据除已附说明之外,均由中山大学东校区大气探测实验室气象站录得)
古代书信格式
Sep 25th
近日给一位香港的长辈写回信,用词要求甚高,在网上略一搜索,发现这篇归纳性的文章,觉得非常有用,于是转到自己的博客来,以飨各位。
一、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二、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 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 敬请福祉 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 敬请教祺 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三、常用的提称语
提称语是提高称谓的语词,用以表达盼望受信人阅览这封书信之意。
膝下 对祖父母、父母亲用。
尊鉴 对祖父母、父母亲辈的长辈用。〈鉴,是看信的意思。〉
道鉴 对师长用。
赐鉴 对普通长辈用。
大鉴 对平辈用。
惠鉴 对平辈用。
鉴 对晚辈用。
对长辈:叩禀 敬叩 拜上
对平辈:谨启 鞠启 手书
对晚辈:字示 白谕
四、书信一开头,便是称呼;信的末尾,再具名的上面,也要称呼;信的中间,提到别人时,又要称呼。称呼弄不清,容易闹成笑话。
〈一〉家族称谓表
称人 自称 对他人称 对他人自称
祖父 \ 母 孙 \ 孙女 令祖父 \ 母 家祖父 \ 母
父 \ 母亲 儿 \ 女 令尊 \ 堂 家父 \ 母
伯父 \ 伯母 侄 \ 侄女 令伯 \ 伯母 家伯 \ 伯母
兄 \ 嫂 弟 \ 妹 令兄\嫂 家兄\嫂
弟 \ 弟妇 兄 \ 姊 令弟 \ 弟妇 舍弟 \ 弟妇
姊 \ 妹 弟妹兄姊 令姊 \ 妹 家姊 \ 妹
吾夫 妻 尊夫 外子
贤妻 夫 尊 \ 嫂夫人 内子 \ 人
吾儿 \ 女 父 \ 母 令郎 \ 媛 小儿 \ 女
贤媳 愚 贤媳令媳 小媳
贤侄 \ 侄女 愚伯 \ 伯母 令侄 \ 侄女 舍侄 \ 侄女
君舅 \ 姑 媳 令舅 \ 姑 家舅 \ 姑
〈二〉亲戚称谓表
称人 自称 对他人称 对他人自称
外祖父 \ 母 外孙 \ 女 令外祖父 \ 母 家外祖父 \ 母
姑丈 \ 母 内侄 \ 侄女 令姑丈 \ 母 家姑丈 \ 母
舅父 \ 母 甥 \ 甥女 令母舅 \ 舅母 家母舅 \ 舅母
姨丈 \ 母 姨甥 \ 甥女 令姨丈 \ 母 家姨丈 \ 母
岳父 \ 母 子婿 令岳 \ 岳母 家岳 \ 岳母
姊丈 内弟 \ 姨妹 令姊丈 家姊丈
妹丈 内兄 \ 姨姊 令妹丈 舍妹丈
表兄 \ 嫂 表弟 \ 妹 令表兄 \ 嫂 家表兄 \ 嫂
表弟 \ 弟妇 表兄 \ 姊 令表弟 \ 弟妇 舍表弟 \ 弟妇
内兄 \ 弟 妹 \ 姊婿 令内兄 \ 弟 敝内兄 \ 弟
襟兄 \ 弟 襟弟 \ 兄 令襟兄 \ 弟 敝襟兄 \ 弟
贤甥 \ 甥女 愚舅 \ 舅母 令甥 \ 甥女 舍甥 \ 甥女
贤婿 愚岳 \ 岳母 令婿 小婿
五、书信开头语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钦佩语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喜接教诲,真解蒙矣。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谨蒙悔语,用祛尘惑。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思念语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一别累月,思何可支? 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近况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问候语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
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
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自术语
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祝贺语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你们......
喜闻......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致歉语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
六、结束语
结尾问候语,是问候受信人安好。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专此奉复辟。 手此奉复。 敬候回谕。
对长辈用:
敬请 福安。/恭请 崇安。/敬请 教安。
对平辈用:
敬请 大安。/敬请 台安。/顺颂 时绥。
对晚辈用:
顺颂 近佳。
对居丧的人用:
〈对长辈用〉恭请 礼安。
〈对平辈用〉敬请 礼安。
乌鲁木齐天文台/南山夏牧场游历相册
Sep 20th
游历南山夏牧场、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观测站和星明天文台,并未有游记规划而仅仅是发了一本相册。原本习惯是相册只用一张图片作题头,但这一次例外,因为每一张美丽都希望让它绽放。最后选了3张照片作为题头。最棒的回忆是利用C9.25亲眼看到自己发现的彗星了,虽然仅仅是一小团朦胧的星点,但那种痛快和激动还是难以形容的。大家别忘记哦!它明年寒假就亮得肉眼可见啦,到时候记得多关照关照它哦!
认证新彗星ItKa01
Sep 11th
今晚正打算延续前几天2310睡觉计划的光荣传统,正要睡觉,赵晋突然QQ说有颗很亮的新彗星刚被发现~ (哎,离职LUSS之后基本都不看NEOCP了,退化了~)随手一看,是日本人2小时前刚刚发现的,还在等待确认。哎,日本人,勤奋精神真是没说的…… 鹿林正好在台风边缘,天气也勉强可以,就请山上助理看看有没有时间,结果答复说一米镜有时间,哈哈,对着目标区域一阵狂轰,给CBAT写了份报告:
H.-Y. Hsiao and I (Q.-z. Ye) had just taken several 30-second exposured images of ItKa01 by the 1.02-m reflector, located at Lulin Observatory, with Johnson B, V, R filter and clear filter. Seeing is around 1.1". Initial magnitude measurements showed the brightness of ItKa01 is 17.3, 15.3 and 16.1 on B, V and R band respectively. A 70-80" coma was spotted, with a wide, short tail to P.A.~110deg at a length of 1'.
A colored image combined with C, B, V and R band can be seen at http://yeiht.y234.cn/wordpress/?p=717.
ItKa01 C2008 09 10.68495 20 39 27.18 -01 20 29.5 17.3 D35
ItKa01 C2008 09 10.68581 20 39 27.26 -01 20 31.5 15.3 V D35
ItKa01 C2008 09 10.68667 20 39 27.29 -01 20 31.9 16.3 R D35
ItKa01 C2008 09 10.68966 20 39 27.55 -01 20 36.7 16.1 R D35
ItKa01 C2008 09 10.69062 20 39 27.60 -01 20 37.5 15.9 R D35
这个彗星挺彗星样的,没劲儿,一米镜发挥不出什么优势来。回头一看,貌似是中野主一已经用东京天文台的1米也追到了这个目标,彗星无疑了。初步的轨道显示是个短周期?不知道是不是,哎,大约让日本人钓到大鱼了…… 把三个通道叠加了一下,照片也贴在这里给大家玩赏玩赏吧。
OK,这一个lunar period的任务结束,收工,过中秋~~~ 提前祝各位中秋节快乐~~~
西安,西安,西安
Sep 7th
华夏古都,关中宝地。八百里秦川紫气缭绕,三千年历史源远流长。
飞越地势险峻的函谷关,降落在喧嚣热闹的咸阳,横跨宽阔宁静的渭河,迎面是庄严雄伟的古城墙。遮天蔽日的烟霾,压倒不了这股磅礴傲气。千载风雪的洗礼,抹平不了这片巍巍城池。唐汉之都,博大精深;秦晋之邑,龙气腾腾。当你为这一切包围的时候,你仿佛能感受到千百年前,夷蛮觐临天朝大国时,那种近乎恐惧的敬畏。
西安,西安,西安。
我以为,要品味这座千年古城的历史沉淀,无需寻访那散布于广袤平原上的七十多座帝王丘冢,也无需到那几座早已几乎荡然无存的宫殿遗址前去凭吊问古,更无需驱车半个时辰去远观始皇陵,近看兵马俑。诚然,既到此地,以上的参拜不可不做;但是,在城墙上慢慢地绕行一周,却是最简单易行而又各味俱全的方案。
一座伟大的古城,需要一座方方正正的城墙;而若城墙现在仍是城市生命中的一部分,这所起到的功效,远胜画龙点睛之妙。在逾1400年历史的城墙上漫步(*),垛口外曾经的金戈铁马,现在已是现代化的写字楼;城楼内曾经的皇家风情,现在已成游客云集的旅游胜地。一边慢慢往前走,一边遥想当年长安盛况;看看现在的风景,再吟诵从小学就耳熟的唐诗,那一份感觉,沉甸甸,在心头。
西安,西安,西安。
结束一天的旅程,漫步在老城一带,穿过充满唐韵又不失现代感的雕塑,踏着书写各朝各代诗词的地砖,回民街阵阵香味传来。古都的底蕴不应该仅仅藏在博物馆里,而应该遍布城市各处。在回民街顺着人流前行,嘴里咂巴着刚烤好的羊肉串,喝着凉丝丝的酸梅汤,听着身旁西安同学娓娓讲述两边建筑和雕塑的独特风格、遍地街头的小工艺品的来历、路边卖艺人的古老巧技,和流传久远的皇城习俗。时常闪过老外的身影,身着新买的唐装,操着略显生硬的汉语。回头望望,灯火阑珊,不远处的钟鼓楼更显庄严。夜空之下,你和一切的一切融为一体,仿佛置身于那个鼎盛的年代,不辨古今。
西安,西安,西安。
这不仅仅是大雁塔、钟鼓楼、兵马俑、帝王陵,以及无数华夏遗址的代名词,还代表着清晨城墙边市民们的集体太极和扇子舞,代表着日夜进出各大城门的车水马龙,代表着香喷喷的肉泡馍、大饼和各种小吃,代表着灰蒙蒙的天空,拥挤的公交车,喧闹的商业街……
一座城市不能只靠灿烂的历史来维系。当那些古老的事物与充满生命力的现在共同依存的时候,这座城市才能继续被赋予耀眼的光环。
西安,西安,西安——
一个伟大的文明。一座伟大的城市。
叶子朝圣来了。
*:据考证,长安城墙初建于公元前194年,现存之城墙是由明代都督濮英于公元1370年,在隋唐皇城旧城墙(最初兴建于公元582年)的基础上扩建的,故曰1400年历史。
西北远征的第一篇游记就让我在电脑前从下午3点一直呆到次日凌晨1点,其间大约只有1个多小时用来吃晚饭。小C同学问我:“写了万把字啦?”我说,“一直在雕琢文字呢。”其实到底雕琢了啥,我也不清楚,总之近来读书少了,下笔顿感生涩,真觉得自己要上进了,呵呵。谨以此文献给带我游历西安老城的小闻同学,谢谢她简直让人敬佩得five bodies on ground的导游和解说。
叶夜主题第二版发布
Sep 5th
经过半个多星期的工作,叶夜主题第二版于今天启用,取代了已经使用两年多的第一版。这是为了庆祝叶夜网博客三岁生日而专门制作的。
除了对字体大小和颜色已经部分修改以外,第二版的风格大致与第一版相同。题图用的是本人在伊犁河大桥拍摄的日落。第二版的编码部分则相对第一版做了大幅度修改,主要有以下几点:
- 图片、相册由WP 2.5后自带的媒体系统取代原来使用的Laziest Gallery;
- 修正了日历项在非IE浏览器下显示错误;
- 修正了装饰部分的不明弹跳问题;
- 对用语进行了修订;
- 加入Tag显示;
- 另外还对叶夜网的框架进行了翻新,将所有栏目并入WP下以方便管理和浏览。
衷心希望各位喜欢这个新主题。
P.S. 写给校内网的朋友们:因为我设定了我的校内网日志是直接读取本博客的内容,所以各位可以直接跳过这篇文章,或者访问http://yeiht.y234.cn 来我家踩踩
最新评论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