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SE探测器发现首颗地球特洛伊族小行星
Jul 28th
根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北京时间今天清早发布的一份新闻稿,2009年12月发射升空的广角红外巡天探测器(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WISE)有了个重大发现:找到了首颗地球特洛伊族小行星。
特洛伊族小行星特指位于某行星第四、第五拉格朗日点上的小行星。由于该位置恰好是该行星和太阳的引力平衡点,这些小行星也被引力“锁定”在这个位置。特洛伊族小行星最初特指木星拉格朗日点上的小行星,但火星和海王星后来也被发现拥有各自的特洛伊族小行星。潜在的地球特洛伊族小行星,因为与太阳角距太小,因此以前从未被观察到。
这颗地球特洛伊族小行星的暂定编号为2010 TK7,直径约为300米,它的公转周期也恰好为一年。尽管按定义来说,它也属于一颗“近地小行星”,但数值模拟的结果表明,未来100年内2010 TK7和地球至少会保持2400万公里的距离。
相关论文发表将在今天的《自然》杂志上。
晴天钟恢复运行 | 7Timer operation resumed
Jul 21st
在上海天文台汤海明版主及服务器维护人员以及IBM工程师的努力下,晴天钟网络服务于今晚18时左右恢复,预计首批更新将在22日1点左右放出。
Under the efforts from Mr. Tang Haiming and the maintainance crew at Shanghai Astronomical Observatory as well as from the IBM rescue engineers, the web service of 7Timer server was resumed around 10h UT today. The first release of data is expected to be done around 17h UT.
晴天钟服务器出现硬件故障 | Hardware failure of 7Timer server
Jul 20th
晴天钟服务器于20日下午16:40左右发生硬件故障,目前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晴天钟所有服务暂停使用。目前无法估计此硬件故障的具体严重程度。如果不太严重的话,可望在本周末前恢复服务。
因此问题对大家造成的不便,谨表歉意。
The 7Timer server encountered a hardware failure at 8:40 UT, July 20, and the server is currently unbootable. We are working to locate the problem. Hopefully the service can be resumed by this weekend. We are sorry for this inconvenience.
64位Intel处理器编译WRF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Jul 20th
计划利用上海天文台提供给晴天钟使用的服务器运行WRF,以研究WRF模式在观测天文学上的应用。本来以为装个WRF应该不在话下,没想到竟然陆陆续续又折腾了三天才弄好,以下简单介绍一下流程以及遇到的问题。
平台:Intel Xeon八核处理器,64位CentOS 5.5。
简单的安装流程(详细的就不多说了,网上教程多得是):
- 安装PGI,我用的是64位的7.07版;
- 用pgf90+gcc编译器安装netCDF,我用的是4.0.1版(4.1.3版不知道为什么,启用不了对HDF5的支持),注意安装完一定要make check一下;
- 安装NCARG,我用的是yyq提供的编译好的5.0.1版,但之后其实用不了,自行编译的6版本也无法通过;
- 用pgf90+gcc编译器安装MPICH2,我用的是1.4版;
- 用pgf90安装jasper,我用的是1.9版,注意源代码不要着急着删除;
- 编译WRF,我用的是3.3版,以及smpar参数(我不知道服务器的内存是共用的还是分布式的);
- 编译WPS和ARWpost,但NCARG的两个插件编译不出。
再简单说说遇到的问题:
1. 为何用PGI而不用Intel的编译器
我开始图省事用了Intel的编译器,结果metgrid运行通不过(确定前面的编译没有错误),显示如下错误:
forrtl: severe (173): A pointer passed to DEALLOCATE points to an array that cannot be deallocated
在WRF用户论坛上也有人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但他用的是64位的Ubuntu,诡异的是他切换到CentOS之后问题解决。那个帖子下面也有人给出解决方案,但我用了没效果。
最后用PGI重新编译一次(注意所有的程序都得用PGI+gcc编译),问题解决。
2. NCARG
换了4、5、6三个版本,均无法让WPS通过编译,总是显示
ld: skipping incompatible libncarg.a when searching for -lncarg
因为NCARG不是必需品,所以就不在这上面花费时间了。
特别感谢大学同学yyq的巨大帮助!
国际小行星中心摆乌龙 误将新彗星当小行星公布
Jul 19th
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中心近日出现搞笑一幕:在负责新彗星认证及编号的国际天文联合会中央电报局(小行星中心的姊妹机构)正在处理一桩新彗星发现时不慎“狗拿耗子”,误将该目标当作小行星公布。
根据中央电报局第2768号快报报道,这个乌龙的焦点是一颗被暂定为2011 NO1的天体。它最初由俄罗斯人L. Elenin和I. Molotov在7月7日发现,两位发现者以及随后多名观测者都注意到该天体的彗星特征。不料,国际小行星中心却在7月18日晚间发布快报,将这个目标授予了一个小行星编号,2011 NO1。
大惑不解的Elenin随后发邮件询问此事,中央电报局在19日早间发布快报澄清,称“在我们准备宣布该彗星发现之时,小行星中心将其作为新小行星公布了。”但仍保留了2011 NO1的小行星编号。按规矩,该目标本应获得彗星编号。根据目前计算的轨道,P/2011 NO1是一颗周期约13年的短周期彗星,本次回归已经在2011年1月通过近日点。
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中心和中央电报局均设在哈佛大学内,前者专门处理小行星发现、认证及定轨事宜,后者则负责处理、认证及宣布除普通小行星之外各种新天体(如彗星、超新星等)的发现。
新晴天钟再次进行若干修正 | Modification (again) of new 7Timer
Jul 17th
新晴天钟再次进行了若干修正,详列如下:
- 重写了XML和JSON API;
- 民用及民用简化版加入了“零星阵雨”和“局地阵雨”两种天气状况,民用、民用简化版及两周展望进行了一些发报机制修正;
- 预报页面加入地址解析功能,预报图表下方同时显示图例以及相关信息。
若无重大改动,晴天钟将在7月31日前正式切换到新平台上使用,旧平台网站界面将不再对外提供服务,但预报界面(含API)将至少运转到今年底。
A few modifications are made on the new 7Timer platform. They are:
- Re-write the XML/JSON API output.
- "Occasional showers" and "isolated showers" are added to CIVIL and CIVIL Light forecasts, plus some adjustment of the forecast scheme.
- Adding current site geocoding of the forecast pages, as well as in-page icon definition table. Sun/moon/twilight information as seen on the old platform are also migrated in.
As my tim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7Timer has already run out, I have no plan for further major revision. If no serious bugs are found, the new platform will become official by July 31th. The web interface of the old platform will then be deprecated and can not be accessed, while the old forecast diagrams as well as their APIs will be operational until no early than Dec. 31, 2011. I recommend all program/website developers to migrate to the new version APIs.
第273836号小行星命名“海珠石”(Hoijyusek)
Jul 17th
国际小行星中心在今天早些时候发布的第75550号公报中宣布了“海珠石”星(Hoijyusek)命名的消息,全文如下:
(273836) Hoijyusek = 2007 GZ27
Discovered 2007 Apr. 13 by Q.-z. Ye and H.-C. Lin at Lulin.
Hoi Jyu Sek (Haizhushi), "the Rock of the Pearl in Sea", was a large rock in the Pearl River that had been treated as an icon of Guangzhou (Canton) for many centuries. Many places and sites in Guangzhou, including the river itself, were named after it. Hoi Jyu Sek was buried under the Cheung Tai riverbank in 1931.
海珠石是古时“羊城三石”之一,数千年来是广州的“镇城之石”,珠江亦由此得名,但在1931年修建长堤时被埋于地下。有报道称2000年前后在修建市政工程重新发现海珠石的遗迹,将重新修建公园保护之,但之后便没有了下文。
“海珠石”星属于主带III型小行星,直径约5公里,公转周期约5.4年,目前正在巨蟹座运行。
注:对该星的命名使用粤语耶鲁拼音。
新晴天钟进行若干修正 | Revision of new 7Timer
Jul 16th
根据各位的意见以及在公测中发现的问题,新晴天钟刚刚正式发布了若干修正,详列如下:
- 基本重写了web界面,改用回Google Maps API自带的infowindow,通过链接集合访问预报页面,以解决IE7、IE8用户无法使用以及firefox报错的问题,同时更加美观。
- 加入了跳过Google Maps直接访问预报页面的功能,经测试,可在IE6及Symbian 60 UC7.1上使用。按设计,同时可使用预报页面的搜索框进行地址搜索,但UC7.1不知为何无法使用,经初步测试,有可能是UC浏览器本身在载入多个php脚本时的问题。IE6使用预报页面的搜索框无问题。
- 加入了直接输入经纬度访问预报页面的功能。
- 为避免干扰预报信息,去掉了天文用途预报的背景图像功能。
- 改正了XML输出头信息缺失的问题。
- 改正了气象用途预报高云数据的问题。
- 改正了全天星图和人造卫星过境链接东西经颠倒的问题。
未能采纳的建议以及未能达到设计目标的组件:
- 拖动信息框以及信标管理。建议大家用直接刷新的办法去除已选定的信标。目前已经不会出现信息框冲突的问题。
- Symbian 60 UC7.1下无法使用地址搜索,初步分析可能是UC浏览器本身的问题,没有时间再琢磨了。
再次感谢各位的大力支持。由于本人花在晴天钟上的时间已经严重超出规划,若这一版本没有大的问题,将不再进行大改动,请各位谅解。
According to feedback from test users, I have just installed the following fixes on the new 7Timer! platform:
- Re-written the web interface and turn back to Google Maps built-in infowindow to solve fatal problems on IE7/IE8 browsers. Also makes it look better.
- Allow access to forecast page without picking a location on Google Maps interface. Works at least on IE 6.0 and Symbian UC7.1. There also comes a site search engine on the forecast page that works on IE6. It should be able to work on S60/UC7.1, but however it seems UC7.1 has problem on reading collapse php scripts.
- Allow access to forecast page of a given site by lon/lat.
- Remove background photo of ASTRO diagram.
- Missing head information of XML output.
- High cloud data error on METEO forecast.
- Wrong links to Sky Map and satellite flyby.
新晴天钟开始公测 | Try the new 7Timer!
Jul 13th
我高兴地宣布,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发,晴天钟第四版已经可以公开测试了,大家可以访问 http://www.7timer.com/v4 来使用新版本。
新版本是一次彻底的变革,晴天钟几乎所有的组件都被重写以便更有效率地为大家提供预报,同时还引入了许多让人兴奋的新特性,比如:
- 针对不同用户群的预报产品,包括民用、天文用途以及气象用途,重新设计的简洁图标让大家无需借助说明文档也可把握预报内容,同时也有信息量丰富的“气象用途”产品,包括了诸如950-200百帕垂直风场及湿度场剖面等专业数据。
- 集成Google Maps API的网站界面,舍弃第三版繁杂的地址数据库,依托于Google平台的地址查询功能,查询更加便利。
- GeoIP及W3C智能定位,支持iPhone和安卓等移动平台。
- 以及使用XML及JSON格式封装的开放的API,以期帮助程序编写者有效地采集气象信息。
目前新晴天钟处于公开测试阶段,可能仍存在相当数量的程序错误,欢迎各位指出(在此处留言或给我发邮件),我会视情况进行修正。按照目前计划,若两周内没有发现重大程序错误,新晴天钟将正式运行并取代现有版本。现有晴天钟的图像API将至少保留半年。
It is my pleasure to announce that the 4th version of 7Timer! is now ready for test. You may visit http://www.7timer.com/v4 to take a look at.
This is one of the largest renovations in 7Timer! history and almost all components have been re-written. A number of amazing new features have also been introduced, such as:
- Multiple products for users with different needs, such as for civil users, astronomers and meteorologists. The forecasted weather conditions would be presented by beautiful and easy-to-read weather icons which (I hope) can save your time on reading the manual. For the METEO product, a number of professional information is included such as the 950-200hPa relative humidity and wind profile.
- The web interface is now built under Google Maps API, so we no longer need a complex site database as we do in the 3rd version. Site search queries will be forwarded to and processed by the Google engine.
- 7Timer! now offers highly flexible and easy-to-use APIs in XML and JSON standards for programmers to access our data. They can be accessed directly without registering an API key. It is my hope that the release of API can help programmers to get weather forecast data more conveniently.
The new 7Timer! is now under testing phase, meaning that many bugs may exist at this period of time. Please let me know if you find one, or have suggestions, either by commenting in this post or send me an email. We expect that the testing phase will lasts about two weeks. If no major bugs are found, the new platform will become official and the old 3rd version will be deprecated. However, the old API will still be operational at least until 2012, although I encourage all programmers and website administrators to migrate/move the code to the new 4th version.
怎么命名一颗星星?
Jul 4th
本文原载于果壳网,刊登时有删改。
前些日子“周杰伦星”的命名撩起了不少网友对“命名星星”的好奇心,有人甚至直言不讳地问:“要花多少钱?”这个答案或许会让外人有些惊讶:不花一分钱。对于“周杰伦星”的几位发现者来说,为这颗小行星起名是他们的权利,而小行星也是浩瀚宇宙众多繁星间唯一一类可以由发现者命名而得到公认的天体。不过,或许会有网友提问:“我某段时间曾看到有公司出售星星命名权,还说可获公认,这是怎么一回事啊?”嗯,对于许多人来说,即便是给家里的宠物起名字也是个需要考虑一段时间的问题,更何况给星星起名字。好吧,那今天我们就不妨来八卦一下,天文学家是如何给星星起名字的。
首先,照顾到某些耐不住性子看长篇大论的网友,我们先把最有意思的讲了(虽然这对我来说显然是个败招,嗯)——小行星,因为上面也说了,小行星是唯一可以由发现者命名且得到公认的天体。笼统的说,小行星是游离于太阳系里头那些块头没有大行星大的天体;或者说,太阳系里头,去掉太阳,去掉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去掉彗星,剩下的基本可以算是小行星了(不严格的说,冥王星也可以称为“小行星”——它甚至还有个小行星编号呢:134340)。最早发现的小行星都是使用古希腊神话的故事来命名,比如1号谷神星、2号智神星等等;但不久之后,因为小行星太多了,神话中实在没那么多名字可命名,发现者们开始自己想名字。到今天(2011年7月4日)为止,共有282027颗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其中16608颗小行星已经获得命名。
目前专门负责小行星观测数据整理及编号的是总部设在哈佛大学的国际天文联合会小行星中心(Minor Planet Center)。根据“业内规定”,公认发现者在小行星获得永久编号之后10年之内可以行使命名权。不过,这并不是说发现者们可以“鸳鸯乱点谱”,必须写一份“命名提案”交给国际天文联合会辖下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Committee on Small Body Nomenclature),由委员会全票通过,才算完成了命名。小行星中心每月会在月报中公布获得通过的名字,这些名字也将随即在天文学界内和界外正式使用,可以在任何最新的数据库、学术论文以及你能想到的与学界有联系的任何地方查询到。
为什么要有这么个“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呢?就是因为有些命名太扯淡呗,有一段时间甚至连宠物猫宠物狗也能“遨游太空”了,这可是老家伙们绝对不能接受的。此外,委员会还必须尽可能地避免将商业元素引入相对比较“清淡”的学术界。比方说,曾有人要命名“比尔盖茨”星以及“谷歌”星;尽管这两者在资助新天文设备和项目上出手阔绰,但最后命名提案仍然没有通过。当然,也有一些过于新奇的名字曾被挡下—— 比如我曾经五次申请命名“八零后”星,但因为许多外国委员无法理解这一名字的意义,也同样未获得通过。
或许有些商业脑筋比较强壮的网友立刻想到:既然小行星命名权如此珍贵,那出售小行星命名权岂不是能发大财?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但实际上几乎无需命名委员会封杀,也没有人做过类似的尝试。除了某些不必重复的大道理之外,一颗小行星要获得足够多的观测数据从而取得永久编号,需要世界不同角落观测者的长期观测才能完成,单靠一己之力几乎不可能。正如受人尊敬的足球运动员从不会把球队的胜利完全归功于自己一样,这种亵渎他人汗水的举动几乎(如果不说绝对)没有发现者做出过。
扯完了小行星,或许有网友会想:天上恒星数目还更多呢,怎么就不拿它们来命名啊?——嗯,没错,的确有人想过这个点子—— 那就是一些“空手套白狼”的商业公司,靠出售恒星的“冠名权”以及一些印着星体照片的“证书”来赚钱,但你可以去考证一下,没有任何一间公司能证明这些名字确实被学界公认及使用,其用途仅限于消费者们自己YY。在学界里,对恒星的命名是极为不浪漫的—— 这点可比我们的老祖宗们差远了。对于肉眼可见的亮星,古人们可谓煞费苦心,都给它们安上了或浪漫或悲壮的故事,以及相对应的名字—— 譬如,牛郎星,织女星。这些古今通用的名字,在学界里也常用;然而对于绝大多数绝大多数的恒星,我们用的只是一些毫无情趣的名字—— 比如织女星,可称为天琴座α星、天琴座3,又可称为TYC 3105-2070-1、HIP 91262、SAO 67174、HD 172167等等等,每一个名字都对应它在不同星表中的编号。至于对星系,除掉我们自身所在的“银河系”之外,天文学家们也采用类似的编号。比如奥特曼的故乡——M78星云,我们又可称之为NGC 2068、Ced55u以及IRAS 05442-0000等等,编号之繁多,连专业天文学家也不一定弄得明白。所以下次如果你想伪装一个骨灰级的科学青年的话,可要牢牢记住这几个编号哦。不过,我建议用NGC 2068就好了,免得雷倒全地球人,因为如果你来一句“你是从IRAS 05442-0000来的吧”,估计你就真是从IRAS 05442-0000来的了—— 除了专门弄IRAS星表的人之外,我想没人能听得懂你的话!
最后我们似乎忘记了太阳系中的另外一拨成员了—— 那些,彗星。彗星命名也由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核定,但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争议—— 因为它们基本由发现者的名字、或者发现机构的名字命名。仅有的例外是哈雷彗星,它是为纪念哈雷的贡献而命名的—— 因为哈雷证明这颗彗星每隔76年出现一次。在哈雷之后不久,天文学家恩克山寨了一下哈雷的证明,发现另外一颗彗星也是周期出现的,因此那颗彗星也被冠名为恩克彗星,此后的彗星均用发现者/发现机构的名字命名。
最后,对于梦想拥有一颗自己命名的星星但又没有巨型望远镜的朋友,我可以提供一盏指路明灯—— 啊,应该是两盏。第一,由于那些拥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的命名权的专职科学家们估计已经没时间处理命名的事(我想他已经把他们的血系N代以内的亲戚都命过了吧),你们可以给小行星中心的科学家们写信提供自己的命名点子(当然咯,是英文的),他们欢迎大家提建议(虽然…… 我印象中,好像,他们没真正处理过这些建议……)地址:[email protected]。第二,随时关注科学新闻,因为大行星有向社会公众征集名字的先例,比如冥王星,就是当时11岁的一位美国小萝莉提出的名字(虽然冥王星的身份在2006年的时候被阉割了,但这还是挺有趣的一件事),说不定到时你的灵光乍现能够让你流芳百世哦!
(当然,我还是不得不指出,哎—— 无论有没有我们给它们起名字,星辰都一样在按它们自己的规律运行啊…… 不过,身处地球上的我们竟然能够去理解和认识它们,这不也是很奇妙的吗?)
最新评论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