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AN彗星进入SOHO/LASCO视场
Mar 14th
前几日提到的SOHO/SWAN探测器检测到的疑似克鲁兹族亮彗星,已经在北京时间13日23时前后进入SOHO/LASCO视场。遗憾的是,SWAN彗星的亮度远不如三个月前的Lovejoy彗星那样明亮,估计其最大亮度能达到-1等左右。普遍认为这样大小的彗星不大可能安然度过与太阳的超近距离接触,这意味着SWAN彗星的生命可能已经进入倒计时。
负责SOHO探测器掠日彗星认证的Karl Battams博士提出“分裂假说”,认为SWAN彗星可能是不久之前一次彗星碎裂事件中较大的一个碎块。如果是这样的话,SOHO探测器可能会在未来一两天内观测到一场“彗星雨”。这个假说有待时间证实。
伦敦管弦乐团3月10日音乐会听后感
Mar 13th
Orchestra London Canada
20:00 EST, March 10, 2012 | Centennial Hall | Alain Trudel
Piano: Ian Parker
Anton Bruckner - Overture in G minor
W. A. Mozart - Piano Concerto No.20 in D minor, K.466
Franz Schubert - Symphony No.9 in C major, D.944, The Great
伦敦管弦乐团本乐季的Masterworks系列音乐会,我从去年10月1日的第一场开始就每场必到,甚至包括2月份的那场在暴雪天举行的音乐会。到这边以后听音乐会的机会多了,听的曲目也相当多元,所以许多时候觉得听后感难以下笔,索性就不写了。
不过这次是个例外。舒伯特的《第九交响曲》(或者第七、第八—— 取决于你采用哪种编号方式)是我非常喜欢和推崇的曲目,其地位之特殊,以至于它成了某些纪念日时的保留曲目(诸如环游中华完成纪念日)。这场音乐会也是我从刚到伦敦之后就一直期待着的,所以重拾笔杆子就变得有必要了。
时至三月,春天的跫音渐渐清晰,这次百年厅也比上次那场“暴雪中的音乐会”热闹多了。音乐总监Alain Trudel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执掌伦敦管弦乐团的Masterworks系列音乐会,不过他这次没花许多时间在介绍乐曲背景以及逗观众上,简单两句就挥棒开演了。开场曲,布鲁克纳的G小调序曲,这竟然是我第一次听布鲁克纳的曲目,但没留下什么深刻印象。顺带一提,我对布鲁克纳和马勒这两位浪漫主义中后期的音乐巨人均没什么印象,直到最近两周伦敦大众管弦乐团(我发现这翻译比社区乐团顺眼)开始排练马勒的《第四交响曲》之后,对马勒才有一些更进一步的了解。
上半场的后一首曲目也是我比较钟爱的音乐作品,莫扎特的第20号钢协,由在国际上小有名气的(根据音乐会小册子上的介绍)钢琴家Ian Parker担任独奏,这也是他首次与伦敦管弦乐团合作。但总的来说,我的感觉相当一般。Ian Parker的技巧的确了得,给第一和第三乐章分别弄了个肖邦式的和李斯特式的华彩,估计是他自己写的(还得示意指挥华彩何时结束),然而整首作品的演奏差不多可以用“不着调”来形容——当然这不是说他弹得不准,而是说味道相当迥异:第一、第三乐章没什么活力,唯一的亮点可能是将音符精确地摆在了它们本来应该在的位置上,感觉有点像听古尔德弹莫扎特;我最为喜欢的第二乐章又太过有生气,了无恬淡之感,味道就好像用进行曲的节奏来读一首田园诗。不过大概各人各人口味不同吧,演奏结束之后起立鼓掌的观众也不少。
下半场便是我心悦诚服地觉得“伟大”的舒伯特第九交响曲了,乐曲的副标题也是“伟大”。这是我第二次现场听舒九。有趣的是,第一次现场听舒九—— 也是第一次接触舒九—— 正好是三年整之前,在北京的国家大剧院,担任演奏的乐团是我心目中的第一乐团—— 维也纳爱乐乐团。那次的印象大多已经模糊了,但有一个印象却是一直不变的:“……作曲家要表现的不就是一座巨大的、外表上看死气沉沉、但在角落处却有勃勃生机的巨大城堡么?”(2009年3月12日,《维也纳爱乐乐团访华演出观感》)这三年间听了不下十个版本的舒九,可能算是我听过版本最多的交响曲了,加上总算将天文变成了自己的专业,音乐与天文的某些细节似乎冥冥之中变得如此相似:舒伯特描绘的正是我们所处的宇宙啊—— 史诗一般地庞大、孤寂,角落处却充满活力。三年之后再次现场听舒九,听完之后我由衷地感叹:“我看到了宇宙的图景!”
伦敦管弦乐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在水平上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但百年厅和国家大剧院也不一样——百年厅要小得多(听众素质较高当然也是另一个让人感觉舒服的一点),各色旋律如同夏威夷大岛上的星空一样,仿佛触手可及(顺带一提,有不少朋友对国家大剧院的音色也颇为不以为然),尤其是第二、第四乐章木管的主线,“美得能让人落泪”。Alain Trudel要求乐团演奏所有的反复。可能是为了避免将时间拖得太长,他选了一个比托斯卡尼尼还要快的速度,最后还是耗费了一个小时才演奏完毕。如果去掉反复,估计四十多分钟就能搞定了。无论如何,伦敦管弦乐团在如此快的速度之下,基本没有出现混乱,可以说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乐团的功力;当然,如果乐团真能做到严格地整齐划一,比如第四乐章那无休止的蹦跳能落到同一点,那就真是完美了—— 但恐怕真是神级乐团才能做到的。
除去速度之外,Alain Trudel并未对其他方面做什么要求。老实说,开头听到圆号的引子竟然演奏得那么快的时候,我心里还是小失望了一下;但最后也得承认,作为功力扎实的乐团,用超快速度飙完“伟大”,尤其是听到那段如此热烈、雄壮、让人热血沸腾的结尾,就好像飙完极品飞车最后还拿了头名一样,还是很过瘾的——尽管这样的演奏距离我那“上帝一般的威严”的期望,是有一点距离。演奏结束之后我第一个起立鼓掌,听众们热烈的掌声也让Alain Trudel本乐季第一次返场三次谢幕。
与任何乐曲一样,对舒九的看法也因人而异,我有不少朋友认为舒九太过“冗长和单调”,而在音乐会上我也感觉到了:音乐会坐我旁边的一枚白衣MM是打着哈欠听完的(和我第一次听舒九一样)。音乐会结束之后我上洗手间遇到一位老先生,问我觉得音乐会怎样。“太伟大的伟大交响曲了!这可是我最喜欢的曲子。”我兴奋地说。“啊呀,很好嘛!”老先生看起来并不是很心动的样子,“但钢协也不错嘛。”“嗯,是不错。”我言不由衷地应付了一句。“别忘了今天晚上改夏令时!”老先生友好地换了个话题。“谢谢。”这起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口味不一带来的尴尬。
极光预报:3月13日
Mar 12th
根据卫星数据,原本预报在北京时间(下同)11日下午抵达地球的M6级耀斑的日冕抛射物质,直到刚刚才抵达地球,极光界也随之扩展到磁纬60度左右,是否会带来更强的极光现象仍有待观察。但空间天气预警中心(SWPC)在12日清晨发布的预报中认为,这股日冕物质将在未来12小时内给高纬度地区带来G2级地磁暴。预报同时认为,随后的M8级耀斑的日冕抛射物质,速度将比预期慢。与早先数值模式预报相比,抵达地球的时间将晚12-24小时。这使得出现强地磁暴的可能性大大下降:预计地磁暴最大强度为G2级,出现时间大致对应我国白天。按此预报,漠河地区在13日凌晨及13/14日夜间可见极光的概率约为5%。
此外根据spaceweather.com的消息,9日夜间有新西兰观测者在惠灵顿拍摄到极光(图片链接)。由于惠灵顿的磁纬和漠河的磁纬几乎一致(前者48度,后者47度),经度也相对较为接近,因此当晚漠河以及邻近地区应该也可以看到类似的极光现象。
[续] 过去6小时内,M6级耀斑的日冕物质使得地球磁场出现轻微扰动,但并未有地磁暴出现。空间天气预警中心(SWPC)在12日11:28发出的快报指出,这可能是日冕物质偏离地球导致的。SWPC同时指出,M8级耀斑的日冕物质将在13日凌晨到中午扫过地球,相关联的地磁暴最强可能达到G2到G3级。按这一预报估计,漠河地区在13日凌晨仍然有可能观测到零星的极光活动。
[续] 空间天气预警中心(SWPC)在13日7:25发出的快报认为M8级耀斑关联的日冕物质将给地球带来持续时间较长的地磁暴,未来24小时内将有持续较长时间的G2到G3级地磁暴,强地磁活动预计将于北京时间午后开始。按照这一预报,最佳观测区域为北美、东亚及纽澳。预计大兴安岭北部地区在13/14日夜间观察到极光的概率在15-25%左右。地磁暴短时爆发时,极光带可能随之扩张3-5度,因此追极光的同好可要时刻做好准备了。
极光预报:3月11-13日
Mar 11th
太阳表面第1429活动区在3月11日1:45(北京时间,下同)又产生了一个M8.4级耀斑。虽然第1429区已经逐渐偏离地球,但数值模式显示该耀斑抛射的日冕物质仍然将直接扫过地球,预计抵达时间大约为3月13日凌晨,且预报抵达地球强度将比前几日X5.4级以及M6.6级耀斑的抛射物质更强。比照去年9月底G4级地磁暴的数值模拟结果,这次地磁暴水平可能达到G4到G5级。按这一预报,国内看到极光的概率相当大,但更详细的预报有待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与M6.6级耀斑相关的日冕物质预计在北京时间今天下午抵达地球,空间天气预警中心维持G3级地磁暴的预报。
极光预报:3月11日;新的克鲁兹族大彗星?
Mar 10th
太阳表面第1429号区域在3月9日11:53(北京时间,下同)又产生了一个M6级耀斑。由于目前该区域已经几乎正朝地球,与这个耀斑相关的日冕抛射物质将有很大概率直接扫过地球。北京时间8/9日夜,地磁暴水平一直维持在G3级,但极光活动相对不大明显,美加边境及新西兰均有目击报告。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空间天气预警中心在3月10日9:27发布的快报认为,M6级耀斑的日冕物质将在北京时间11日下午到晚间抵达地球,并预计它将带来G3级别的地磁暴。按照这一预测,我国仍然处在较好的观测位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及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北部有可能在北方地平线上看到极光现象。具体预报如下:
- 北纬50度以北 - 大兴安岭地区、呼伦贝尔北部:可在11/12日子夜前后向北方地平线附近观察,有可能看到升离地平线达10-20度左右的极光,出现概率约20%。
预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观测数据的增加可能发生变动。此外,空间天气预警中心认为第1429号区域未来24小时内产生X级耀斑的概率为40%。由于目前该区域仍然几乎正朝地球,任何X级耀斑均有可能引发显著的地磁暴。
另据消息,彗星猎手Vladmir Bezugly在太阳和太阳风层探测器(SOHO)远端相机获得的影像中注意到一个缓慢移动的暗点,它正好在克鲁兹族掠日彗星的轨道上,目前到太阳的角距约为20度。考虑到该相机的极限星等约为10-11等,如果这个目标是真实的,那它和去年12月名声大噪的Lovejoy彗星(同为克鲁兹族)同一阶段的亮度相若。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对这个目标的潜力感到兴奋,但目前它处在一个地面观测者相当难观测到的角度,因此其真实性还要等待进一步观测数据的出炉。
极光预报:3月8日
Mar 8th
太阳表面第1429号区域继3月4日炸出一个X1.1级耀斑之后,3月7日又炸出一个X5.4级耀斑。由于该区域比前几天更为朝向地球,而X1.1级耀斑的日冕物质已经在世界时7日上午抵达地球(北美西部的观测者已经观察到极光活动),可以乐观地预计3月7日的日冕物质有更高概率激发更强的地磁活动。
美国国家大气海洋局空间天气预警中心在3月7日23:18(北京时间,下同)发布的快报认为,这道日冕物质将在北京时间8日下午到晚间抵达地球,并预计它将带来G2到G3级别的地磁暴。按照这一预测,我国处在较好的观测位置,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北部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极北部将有可能在北方地平线上看到极光现象。具体预报如下:
- 北纬50度以北 - 大兴安岭地区、呼伦贝尔北部:可在8/9日子夜向北方地平线附近观察,有可能看到升离地平线达10-20度左右的极光,出现概率约25%。
- 漠河地区约有10%的概率处在极光区直接覆盖下(极光直接通过天顶)。
- 北纬47度至北纬50度 - 黑河、呼伦贝尔南部、北疆北部:可在8/9日子夜向北方地平线附近观察,有可能看到升离地平线达10-20度左右的极光,出现概率约10%。
预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观测数据的增加可能发生变动。
最新评论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