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最近Debian 7.0下Google Chrome的Flash不能显示的问题
Feb 5th
某次Wheezy更新之后发现Chrome不能播放视频了,总显示“无法加载插件”或者 Could Not Load Shockwave Flash 的字样。开始以为是Chrome需要重启,结果重启之后依旧;然后猜想大概是系统需要重启,由于我总是不喜欢关机,拖了两三天之后重启了,结果状况还是依旧,关键是我在办公室的Squeeze也出现了同样问题,所以我决定要着手研究一下。
Google了一阵之后,发现好像最近许多人都有同样的问题,这篇帖子说似乎是libpepflashplayer.so给调包了,大小一样,checksum却不同,导致Chrome里的Flash插件无法正常工作。于是执行以下命令:
somebody@somewhere:~/.config$ locate flashplayer.so|xargs ls -al -rw-r--r-- 1 somebody somebody 13545988 Feb 1 20:22 /home/somebody/.config/google-chrome/PepperFlash/11.5.31.138/libpepflashplayer.so -rw-r--r-- 1 root root 13545988 Jan 25 19:26 /opt/google/chrome/PepperFlash/libpepflashplayer.so
帖子里面说可以通过修改~/.config/google-chrome来强制Chrome调用/opt/google/chrome下的libpepflashplayer.so(当然要重启Chrome),试验了一下,这个办法有效,但设置就全没了。于是尝试覆盖:
somebody@somewhere:~/.config$ cp /home/somebody/.config/google-chrome/PepperFlash/11.5.31.138/libpepflashplayer.so /home/somebody/.config/google-chrome/PepperFlash/11.5.31.138/libpepflashplayer.so.bak somebody@somewhere:~/.config$ cp /opt/google/chrome/PepperFlash/libpepflashplayer.so /home/somebody/.config/google-chrome/PepperFlash/11.5.31.138/
不知为何没有用。于是只好删除之:
somebody@somewhere:~/.config$ rm -f /home/somebody/.config/google-chrome/PepperFlash/11.5.31.138/libpepflashplayer.so
搞定。总算又可以开始看视频啦!
伦敦大众管弦乐团2012-13乐季音乐会第二弹:少年演奏家
Dec 18th
伦敦大众管弦乐团2012-13乐季第二场音乐会于12月16日下午在登打士街中央联合教堂举行。按照惯例,这场音乐会的作品以协奏曲为主,由前一年遴选出的中学生担任独奏。在我看来这是个很好的社区活动,让少年演奏家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同时积累经验,乐团也能获得更多观众,一举两得。的确,每年的这一场音乐会的上座率也是最高的,几乎座无虚席。
登打士街中央联合教堂原建于1870年,现有的建筑建于1895年,外墙用红砖砌成,有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现在被列为伦敦市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正堂宏大庄严,有着装饰精美的穹顶和维多利亚时代风格的彩窗,音乐会即在此堂举行。作为一个只有不到200年历史的城市,能有一支成规模的社区乐团在一座超过100年历史的建筑里举办音乐会,老外对历史、文化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处理还是挺让人赞许的。
Vitali: Ciaconne - 维塔里:恰空
独奏:Victoria Looby
维塔里的《恰空》虽然被怀疑是伪作,但这不妨碍它成为最受小提琴家欢迎的曲目之一。这次乐团选择的是雷斯庇基配器的弦乐-管风琴伴奏谱。教堂的管风琴安装于1930年,有3091个音管和39个音栓,由本地区很有名望的管风琴师Norman Abbott演奏。这位老先生胡须花白,留着披肩长发,看上去好像是穿越到现代的巴洛克时代音乐家。我印象中还没有亲眼看到有人演奏管风琴过,甚至管风琴演奏也很少有机会现场听,但这次我距离管风琴的演奏席位只有5米远,可以说第一次合练的时候,我心思都不在乐谱上。管风琴庄严的声音在古色古香的穹顶下回荡,使得这一切更带有神圣的气息。
担任独奏的Victoria只有17岁,但技巧相当过硬,而且很清楚自己的“统帅”位置。第一次彩排的时候,她演奏了第一个段落,便对指挥说“我觉得速度应该再快一点”,对调度几十人的乐队手到擒来。遗憾的是在正式演出时估计比较紧张,和彩排时的出色发挥颇有差距。
《恰空》是一首非常出名的悲伤的作品,不过在我看来,并不算很有深度,第一次听下来吸引人之处在于旋律,而旋律又或多或少地由体裁所限定,到底这曲主要还是走技术流。
Bruch: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g minor - 布鲁赫:g小调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独奏:Alexia Hlynialuk
许多年前我担心古典音乐越听越少,但现在我反而觉得古典音乐越听越多,总是听不完,而且总是有非常著名的作品我甚至还没听过。比如布鲁赫的这首代表作,至少10年前我就已经有独奏谱了,但始终没去碰过,直到这次总算是必须打照面了。不过,它并没有给我什么深刻的印象。作为浪漫主义中期算是比较有名望的作曲家,布鲁赫在此作品中的表现可以说和时代并不怎么合拍,比起同期的比如勃拉姆斯或者德沃夏克等作曲家(甚至还用不着提到布鲁克纳、瓦格纳等)思想深邃、感情丰富的作品,甚至比起以技巧见长的帕格尼尼和李斯特的作品,《第一协奏曲》相当浅薄,就是一首能登大雅之堂的练习曲罢了。
当然,没人规定音乐必须得艰深难懂不可,喜不喜欢,纯属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问题,君不见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也能让许多人听得不亦乐乎么。起码我觉得《第一协奏曲》中,比如第一乐章接近末尾处愤怒的强力切分,以及第三乐章那“袋鼠跳”一般的主旋律,拉起来还是挺带感的。
担任此曲独奏的Alexia今年16岁。在最后一次彩排中,她如解开缰绳的骏马一般自由驰骋,完全入境,第一乐章的咆哮和第二乐章的静谧张驰有度,把握极为精确,当时我一边伴奏一边听,觉得简直有“天仙下凡”的感觉。可惜《第一协奏曲》对体力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布鲁赫叔叔在这点上实在对小姑娘太坏了,几次彩排,她到第三乐章的时候,感觉好像是跑完马拉松之后要来个10分钟的袋鼠跳一样,体力不支,越“跳”越挺不住,各种走音都出来了。结果在音乐会现场的时候,可能因为比较紧张外加体能透支,第三乐章的再现部记错了谱子,又回到展开部去了,直接和乐队脱轨。这好像还是我第一次在大型音乐会出现这种脱节的情况,我当时放下琴不知所措地望着指挥,但整支乐队却仍然面不改色地淡定前进。指挥Len Ingrao冷静地竖起手指示意Alexia停下来原地等待,我看Alexia好像都快哭出来了,不过还是沉着地在下一个记得谱子的地方正确地重回轨道,而且曲子结尾的“超级袋鼠跳”和“最后狂欢”都毫无差错,精神值得敬佩,不过我很为她觉得惋惜。
有意思的是,音乐会后问在场的朋友,他们说其实没听出小姑娘拉错了。于是我学到一招:下次万一演奏又出了差错,一定要保持淡定地按照谱子往下拉,或者面不改色地加入混乱中,因为乐队或独奏者过一段时间自己会好的。如果不知所措地停下来的话,那观众可就真知道乐队出问题了。幸好当时整支乐队只有我停下来了,不然可就搞笑了…… 中场休息时乐手还相互开玩笑,说大家当时可真是镇定的不得了。
Elgar: Cello Concerto in e minor - 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独奏:Anna Grigg
乐团这几年好像对大提琴协奏曲情有独钟,去年分别演奏了德沃夏克和圣-桑的大协,今年又要演奏埃尔加的。与前两首作品不同,我对这首曲子相当喜爱,或者不妨说对多首大提琴协奏曲都颇为喜欢,尽管我对这乐器爱恨交织。埃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作于一战硝烟刚刚散去的1918年,次年完成。此时作曲家的事业已经是日落西山,此曲在失败的首演后鲜有人问津,直到1965年杜普蕾的绝世激情之作才再将这部作品带回到音乐厅里。杜普蕾的大名恐怕音乐爱好者不会没听说过,其每一次演奏都如同剖心一般,仿佛要把内心的最后一滴情感流干不可。杜普蕾演奏此曲时才20岁,这次录音让她一举成名,甚至到现在,杜普蕾版本仍然是埃尔加大协录音中的北极星,我见过有些音乐爱好者将这一个版本评价为“不可超越”的。著名大提琴泰斗、杜普蕾的老师罗斯特罗波维奇,在听到杜普蕾的录音之后便将此曲从自己的曲目单中除去。
在我看来,此曲似乎也是杜普蕾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如果说西方古典作品中也有和《二泉映月》类似的“哀而不伤”的作品的话,埃尔加的大协必定算其一。我这首曲子概括为“一位心怀抱负却最终潦倒的老人讲述他悲壮的一生”(当然,这和杜普蕾的经历不完全一样):以悲壮冷峻的三个和弦开头讲述,展开部带一点虚幻色彩的、甜蜜的过去;有老人年轻时代身强力壮努力干活又带一点戏谑曲题材的小快板,其中夹杂着一点摩登时代圆顶礼帽的绅士味道;有短暂的、极为安静而高远的思考;末乐章的音乐在不安的调性改变中艰难发展,一唱三叹,前三个乐章欢乐或严峻的主题带着各样的色泽一闪而过,最后终结于不和谐音程背景上的摇头叹息,尤以结尾前最后一个慢板的引子最为撕心裂肺,但这悲痛又迅速在不规则的调性变化中露出不大真实的温暖的回忆,回到一个悠远的、没有最后答案的B音,再以开头的三个冷峻的和弦引出的一小段音乐迅速告结。开头的疑问,到最后也没能得到解答。
这么一首“老男人”的高深曲目,很难想象一个17岁的花季少女能拉得风骨隐现,但Anna的确做到了。尽管前两首曲目的独奏者都出师不利,但作为伦敦青年交响乐团的大提琴首席,Anna还是抗住压力,发挥相当沉稳,第三乐章在极为静谧的弦乐背景下的独白,演奏得朴实而具有感染力,偌大的音乐厅极为安静,我在休止时瞄了一眼观众席,大家都很出神地看着她。第四乐章紧张的快板以及“叹息的怒吼”能量十足,丝毫不逊于身后数十人的乐队,曲终之处画龙点睛的慢板更是拿捏精准,感人至深,可以说是作为业余演奏者的相当高水平的发挥。演出结束后大家报以长时间的热烈掌声,Anna三次谢幕。
这次音乐会,乐团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尽管受累于紧张的排练时间,维塔里和布鲁赫都没能和独奏者充分磨合,但在布鲁赫的“脱轨门”时大家都齐心协力让乐曲没有“坠毁”。埃尔加的大协肯定是我拉过最有挑战性的曲目之一,节奏、力度变化相当极端,要集中精力不能出一丝差错,也是我们排练的重点关照对象,但独奏者和乐团都发挥了相当高的水准。顺带一提,这也是我第一次大型音乐会从头到尾都没出什么差错。本来上一次音乐会也是有希望的,只是罗素的那曲目某一个强奏的段落进早了一小节,大窘。
顺带提一下这三位独奏者。Victoria的主业甚至还不是小提琴,她正在准备英皇钢琴10级考试;Alexia同样也是钢琴小提兼修;Anna除了大提琴拉得很棒之外,还是本地爵士乐队的小号手。作为一座人口只有35万的小城市,伦敦看来依然藏龙卧虎,也可以隐约窥见这边青少年的课余生活是怎样的。印象中大家提到国内青少年的课余生活就是各种辅导班和课外班,提到国外就是儿童自由玩耍。但看起来在这些课堂之外的爱好上,这边的青少年牛起来也相当牛,展示的舞台也并不仅限于竞赛。这种现象的出现,有什么社会和文化背景呢?我闲暇的时候要关注一下。
伦敦大众管弦乐团的下一场音乐会将在2月底举行,曲目回归纯古典风格:莫扎特的第40号交响曲以及贝多芬的第五钢琴协奏曲。
为什么说“嫦娥2号”近探“战神”牛爆了?
Dec 17th
图书馆里几个学生在解一些没人解过的题目。A同学最聪明,很快就砍下许多题目;E同学和J同学是A同学的死党,平时交流很多,不久也能自己解出一些题目。C同学起步很慢,总要先看看别人做哪道题,做法如何,然后再想办法自己把那道题目鼓捣出来。尽管C君最后是能把题目解出来了,但大伙评论:“他不过是在重复别人早就掌握的技术而已。”
但是有一天,C同学一点招呼都不打,自己忽然把某个题目做出来了。正所谓三年不鸣一鸣惊人,其他几人顿时对他刮目相看:“啊哈,探索未知的道路上又多了个好哥们,欢迎你加入‘探索发现俱乐部’!”
是的,这里说的探索发现,是说你来到了一片从没有人到达过的领域,人类对未知世界的了解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如果是第一次干这等事,那更是值得举杯祝贺。这就是我为啥觉得“嫦娥2号”近探“战神”行动实在是一件牛爆了的事。当然,光说牛爆了或许不能说服你,接下来不妨让我们围绕“嫦娥2号”和小行星空间探测史,讲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和花絮。不过写的比较随意,基本想到哪就写到哪了,请各位见谅。不过保证有趣,如假包换!如果你觉得没趣,可以找我退票哦。
为什么我们对小行星感兴趣?它们那么丑……
媒体报道说啥小行星像“多瘤的花生”,我为小行星叫屈…… 比如“战神”Toutatis明明就像一个鸡腿嘛!
又比如,“罗塞塔”号探测器飞掠的2867号小行星Šteins,看起来有点像个钻石。
当然,这不是说小行星上有许多鸡腿或者钻石,但它们上的确可能有大量珍贵矿物,工业上来说,“小行星采矿”一直是科幻和航天工程的热门话题;科研上来说,小行星作为太阳系的边角料,原始信息保存得比较好,而且近年来“小行星搬运生命原料说”在科学界颇为热门,确认和发展这一理论对寻找外星生命等等都有很大的意义;航天上来说,(近地)小行星容易到达,是月球以外理想的探测目标(啊,“嫦娥2号”这不就躺枪了)。别的不说,恐龙同学最知道人类为什么对小行星感兴趣了,因为这是恐怖袭击的理想工具(@北京天文馆朱进 曾开玩笑地说要小心天文教科书随意流通,以免恐怖分子掌握控制小行星的技术)。655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是现在比较公认的说法。顺带一提,所谓“战神”小行星将于今年12月21日撞击地球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不过预报这个的那位同学想象力和初等代数不错。
为什么你要说“嫦娥2号”牛爆了?难道没其他国家做过小行星空间探测么?
当然有。我觉得媒体上说啥“这是国际上对该小行星的首次空间探测”这句话实在是好心办坏事,好事者完全可以说现在有60多万颗(到今天,2012年12月15日,是615450颗)小行星,哪个不是“国际首次”啊。本来非常牛的一件事给这句话毁了一半。
为啥牛呢?因为你要想,地球在动,小行星在动,探测器在动,而且速度还不低,地球的速度是每秒30公里,小行星的速度是每秒38公里,探测器的速度也是在每秒30公里上下,运行方向还各不一样,可小行星的大小还不到4公里,这至少比去月球难多了。要让一个几米大小的物体准确飞行700万公里,要在距离小行星3公里的地方飞过,不能撞到小行星,还得获得一堆数据,这个难度怎么说呢?如果我们把所有数字缩小一千倍左右,那相当于两辆相距7000公里的、高速行驶的汽车,其中一辆车向另外一辆车打一枪,要在距离另外一辆车3米的地方飞过,不能打到人家,但距离也不能太远。当然你可以控制这枚子弹,但要记得燃料是非常有限的哦,而且最关键的是,许多情况下你并不知道另外一辆车的准确位置。当然,“战神”小行星是个例外,我接下来会介绍一下,但总之难度依然十分高。
因为这个原因,小行星探测是个很高难度的“心脏手术”式的活。尽管小行星探测非常有吸引力,但迄今为止,实施的探测项目并不多,列如下表(飞掠距离超过1万公里的项目未列入):
探测器 | 小行星 | 小行星直径(长轴) | 飞掠年份 | 飞掠距离 |
“伽利略”号 | (951) Gaspra(“加斯帕”) | 18.2km | 1991 | 1600km |
“伽利略”号 | (243) Ida | 56km | 1993 | 2390km |
NEAR-苏梅克 | (253) Mathilde | 66km | 1997 | 1212km |
NEAR-苏梅克 | (433) Eros(爱神星) | 33km | 1997-2001 | 着陆 |
深空1号 | (9969) Braille | 2.2km | 1999 | 26km |
星尘号 | (5535) Annefrank | 4.0km | 2002 | 3079km |
隼鸟号 | (25143) Itokawa(丝川) | 1.3km | 2005 | 着陆 |
“罗塞塔”号 | (2867) Šteins | 4.6km | 2008 | 800km |
“罗塞塔”号 | (21) Lutetia | 120km | 2010 | 3162km |
黎明号 | (4) Vesta(灶神星) | 529km | 2011-2012 | 200km(环绕运行) |
嫦娥2号 | (4179) Toutatis | 4.5km | 2012 | 3km |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上11颗被探索过的小行星中,只有3颗属于航天价值最高的近地小行星:433号爱神星,25143号“丝川”,以及“战神”Toutatis。为什么呢?一大原因是距离太阳越近的天体运行越快,这样“骑马射击”的任务,对轨道控制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另外近地小行星的个头普遍较小,地面观测数据积累不完整。如果你不知道小行星具体在哪,又如何谈探测它呢?
细心的读者或许还会注意到,“嫦娥2号”的飞掠距离也是所有探测器中最小的(着陆探测的除外),从而大大扩展了这次行动的科研和工程意义。这大概需要归功于“嫦娥2号”项目的一个特殊的优势:那就是“战神”小行星之前曾经数次靠近地球,美国科学家利用世界上最大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进行了非常精确的定轨观测和星体建模,对其轨道的定位精度高达100米(其他小行星,比如人类首颗探测的近地小行星433号爱神星,轨道不确定度仍有1公里左右;中国人发现的第一颗近地小行星,13651号小行星,轨道不确定度高达5公里)。如果不是是事先有如此精确的轨道根数,很难想象“嫦娥2号”能执行如此“手术刀式”的飞越(考虑到我国甚至连光学小行星观测都相当缺乏,对“战神”小行星的4987条光学观测数据中,竟只有7条来自中国天文台)。来自两个相互合作又相互杯葛的大国的科学家,默默地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更进一步。尽管由于政治原因彼此心照不宣,但这次国际合作仍然是要记上重重一笔的。(美国业余天文学家Alain Maury开玩笑的说,他们买中国制造的产品,中国人用挣的钱为全人类干了一次成功地小行星探测活动,“太酷了”)
你不是说有些有趣的故事么?
如果你觉得以上合作的故事不够有趣,那我再讲两个:第一个是人类第一次小行星探测任务,“伽利略”号探测器飞掠951号小行星“加斯帕”。在“伽利略”号接近小行星的时候,执行任务的美国工程师发现了一个问题:地面光学观测显示这颗小行星的直径只有20公里,但其位置不确定度高达200公里,这么大的不确定度,会使得探测器上的高分辨率摄像机找不到目标。怎么办呢?在那个大家还在用386的年代,工程师们首先使用了“光学导航”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控制探测器尝试找到目标,实时追踪修正轨迹。这个技术在如今看来是这么简单,在当年可是耗费了工程人员大量的心血(当时探测器距离地球可是数亿公里之遥),最终成功指令探测器在5300公里的距离上拍摄了非常清晰的小行星图像。“伽利略”号探测器总耗资14亿美元,只大概相当于一条地铁线路的投资,但在不远的将来,如果大家真的坐上了自动驾驶的汽车,可别忘了这最先来自于一个最开始(或许)和我们生活八竿子打不着的空间探测项目。
第二个故事:日本虽然在航天上有许多法律限制,但在科学探索路上却决心非常大,1985年成功实施“先锋号”项目,让他们成为除美国和苏联外第三个掌握行星际探测技术的国家。2003年发射的“隼鸟”号探测器是他们第四个行星际探测项目,打算一口气完成多项壮举:尝试离子发动机、尝试自动星际导航,小行星着陆探测,以及首次从小行星上带回样本,尤其以最后一项最为惊人,因为人类还没有从月球以外的天体以着陆的方式采集过样本。由于这个计划过于宏大,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自己也认为只需要离子发动机运作超过1000小时即属于“任务完成”,至于实施小行星探测更是“意料之外”的事。他们的担心不幸命中,“隼鸟号”发射后4个月,其中一台离子发动机就出现故障,2003年底探测器又遭到太阳风暴的袭击;到达小行星之后,姿态控制仪又出现故障,着陆过程更是磕磕碰碰故障不断,先是通讯短暂中断导致释放的着陆器直接飞入太空,然后是燃料泄露,然后探测器干脆没有了音讯。地面控制人员几乎已经认命,只好去神社烧香拜佛。然而两个月后奇迹出现了:人们意外收到了隼鸟号发回来的微弱信号,随后发现其太阳能电池板能量输出过低,燃料也已经几乎泄露光。隼鸟号就是在这种几乎完全坏掉的情况下不可思议地返回地球,最后科研人员确认它的确采集到了小行星“丝川”的尘埃。这个奇迹不仅挽救了JAXA,更是激发了日本国内对空间探索的巨大热情,光是与“隼鸟号”有关的电影就有4部,更是有公司制作了萝莉版“隼鸟号”着陆小行星的玩具(如图)。
能多说几句“嫦娥2号”吗?
“嫦娥2号”这次探测行动意义巨大,而且行动成果远超预期。目前网上流传的是10米分辨率的照片,在93公里外拍摄;但CCTV特别节目中,项目科学家还展示了一张5米分辨率的局部影像,摄于47公里外,从图像位置来推断,这应该是整个飞掠行动中分辨率最高的一张影像。由于原本预计能达到4米分辨率的阿雷西博雷达由于仪器故障无法观测,这一分辨率已经超越了Goldstone雷达获得的7.5米分辨率的影像,成为人类获得的“战神”小行星分辨率最高的影像,可以清晰看到一些陨石坑以及地形地貌,这对研究“战神”小行星的起源和演化,意义相当大。我在这举个简单又好玩的工作方向:对于没有大气圈的天体,可以通过陨石坑的数量来估计表面的地质年龄,陨石坑的数量显然和年龄呈正比(唔,就和利用皱纹和青春痘的疤来估计人的年龄一个道理)。这是个典型的小学生都能理解和上手、但却是科学家们真正在进行着的研究活动。
不过,如同我在前一文中提到的,即便如此,“嫦娥2号”这次行动的试验性和象征意义仍然要大于其科学意义(噢,对,我现在的确不能说“远”大于了)。比起NEAR-苏梅克近探爱神星以及“隼鸟号”的采样行动,“嫦娥2号”探测的“战神”小行星,事先已经有极为详尽的探测数据。尽管“嫦娥2号”的数据仍然有着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意义(比如近距离光学成像等),但比起其他几个对几乎完全陌生的小行星的、突破性的探测行动,“嫦娥2号”的科学成就就要矮上一分。另外,由于飞掠距离太近,而且相对速度太高,最高分辨率的CCD线阵相机估计无法派上用场,这次执行拍摄任务的,似乎是用来监测探测器状态的星载监控摄像头。这当然也非常重要,但这样的摄像头毕竟无法在更严谨的分析上派上用场。也有专业人士指出,中国羽翼未丰的深空监测网无法以足够的精度定位“嫦娥2号”的位置,使得科学家很难用这次极近距离的飞掠精确测定小行星的质量(小行星的引力会略微改变“嫦娥2号”的轨迹,使得人们有可能根据轨迹的改变量计算出小行星的质量,但这当然取决于地面对探测器的定位精度),这进一步降低了“嫦娥2号”数据的潜在价值。当然,毫无疑问,饭要一口一口吃,想一口吃成个大胖子是不现实的。作为第一次行星际探测,尤其是用一个原本并非如此设计的探测器完成这样的行动,用“牛爆了”来形容并不过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在目前所有获得行星际探测能力的国家和组织里,美国和苏联的“第一次”均告失败,欧洲航天局的首个行星际探测项目——“乔托”号探测器,是人类第一个近距离飞掠彗核和获得彗核照片的空间探测器,但它之所以有如此成功,也同样得益于苏联的“维加1号”和“维加2号”,以及日本的“先锋号”探测器铺好的垫脚石。而日本的“先锋号”探测器实验性质比较浓厚,甚至连成像设备都没有搭载,尽管也为哈雷彗星的探测做出了贡献,但成果的意义还是不能和“嫦娥2号”相比的。
国家航天局这次低调的一鸣惊人,宣告了中国加入行星际的探索发现俱乐部。不过,尽管国家航天局在宣传和科普工作上做得非常努力(在短短两天之内准备一个一小时的访谈节目,制作既有专业内涵又漂亮的飞掠影像,等等),但比起美国甚至日本的工作,努力空间还是挺大的。美国国家航天局(NASA)的预算只占美国全国年度预算的千分之五,但50多年来干的牛事不计其数,“先驱者号”和“旅行者号”探测器更是作为人类的使者捎去银河系其他区域的问候,至今没有另外一个国家能比肩如此成就,但质疑的声音依然不曾间断;我国由于体制问题,没有这样科普宣传的动力,国内大众存在“航天工程必要性”的争论,也相当正常。不过,在我看来,这次国家航天局发挥的空间也相当大,只是不知道他们是否能意识到并利用上。比如,在太阳系天体的地貌命名上,欧美的名字是占了压倒性多数。为什么?因为这些按照国际惯例,都是先到先得嘛,从用特洛伊战争的英雄命名的特洛伊族小行星,到火星的“水手谷”、“勇气坑”等等,全部依据此惯例。“隼鸟号”对“丝川”的成功探测,让日本人兴致勃勃地把本国的地名安插上了这个直径只有1公里的小天体。如果国家航天局征集对“战神”小行星表面地貌的命名,大概会是个不花什么力气又能起到宣传效果的事情。由于“战神”小行星比较靠近地球,是个理想的探测目标,或许这些名字在不久远的将来,就能经常出现在深空探测的捷报上,恐怕不会有什么比这个更有声势了。
一些无厘头想法
故事说完了,说点别的。有时我会碰到有些读者非常直接提一个很尖锐的问题:“牛爆了就牛爆了吧,它能提高我的生活水平不?”唔,尽管尖锐,但我觉得他们绝对有权利提出这样的疑问;而且,实话说,这也是我这等做天文的人经常面对和思考的问题。在讲完有关“嫦娥2号”或者小行星探测史上有意思的事之后,我想抛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想法,让大家看看有没有道理。我在微博上有个朋友提过他有一次听朋友吐槽,对方抱怨家里的老人有一天不高兴了。为什么呢?因为老人想要个iPhone,于是相当郁闷啊。于是我的这位朋友就安慰他说,老人想要iPhone这是好事呀,这说明人老心不老,对新鲜事物还如此感兴趣,要赶紧抓住机会孝敬孝敬。听了这个故事,我想到一点:生理上的老不可阻挡,但心理上的老却是自己可以把握的,老不老,还是要看他/她对周围事物是否仍有好奇心。尽管好奇心不一定总是能带来好东西,但一旦有所收获,那一份满足感不可替代。干吗大家都对iPhone趋之若鹜?干吗大家都对朋友的八卦这么感兴趣?足以见,此言不虚嘛。
在我看来,无处不在的好奇心的价值远大于此,它恰恰是我们这个物种如此成功的关键,人类一代一代地发展到今天,正因为总有那么一批人在“好奇”的时候不会先考虑清楚是否一定对自己有益。如果我们的老祖宗品尝那被闪电烤焦的肉的时候有人拦住他说“这能提高我的生活水平不”(在那个年代应该想不到海底捞或者老干妈吧),如果仓颉造字的时候有人拦住他说“这能提高我的生活水平不”(在那个年代应该想不到图书馆和微博吧),如果列文虎克把显微镜对准自己精液的时候有人拦住他说“这能提高我的生活水平不”(在那个年代应该想不到扶他林和感冒药吧),如果瓦特折腾蒸汽锅的时候有人拦住他说“这能提高我的生活水平不”(在那个年代应该想不到家庭轿车和洲际铁路吧),如果克劳德·香农写那篇《对继电器和开关电路中的符号分析》时有人拦住他说“这能提高我的生活水平不”(在那个年代应该想不到笔记本电脑和iPhone吧)…… 很简单,如果我们的老祖宗们有这种思路的话,我们现在还在一边吃生肉一边“吼吼”怪叫呢,可如今我们当中许多人连一天不上网都做不到。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作为一个物种而言,保持对周围的事物好奇心和传宗接代一样重要。如果这物种里的哪一个族群是以能否提高他/她自己的生活水平来决定是否研究某事,那他们恐怕永远摆脱不了模仿别人的命运。如果没有别人可模仿,那他们就只能自生自灭了。
总而言之,为什么说“嫦娥2号”牛爆了?因为它是中国深空探测第一次站在人类探索自然金字塔的最尖端,代表人类解答了一个“为什么”,完成了一个几乎只为推进科学认识的边界而执行的任务。通过它,我们对我们生存的世界又贴上了一小块拼图。负责“嫦娥2号”的工程人员和科学家完全配得上行星协会网站上网友Keith Hearn的评论:“向他们脱帽致敬。”如果有人仍然要追问这些探索未知领域的钱为什么不应该落入他/她的钱袋,那他/她可以想想看为什么我们现在可以刷微博发这通牢骚。
“战神”小行星在这次飞掠之后,在2069年之前都不会以如此近距离靠近地球;“嫦娥2号”完成这次飞掠行动之后,任务富余度也相当有限,估计接下来最后的任务就是尽可能远离地球,以便进一步测试我国的深空监测网,为接下来其他更雄心勃勃的探测任务做准备。对于我们之中连提到高等数学都要一脸灰的人来说,航天工程之艰巨远非常人能想象,我猜测我们大概看不到中国航天局做如同“隼鸟号”行动这样疯狂的赌博,更多的是像“嫦娥2号”这样谨慎的小步前进的探测活动。不过,毫无疑问,这次远出意料之外的成功是个极棒的开始。
从不失约的双子座流星雨
Dec 11th
年度最佳流星雨——双子座流星雨又即将登场了。它在每年12月14日前后达到极大,峰值期间天顶流量可达每小时120-150颗(国际流星组织给出的值为120,目前看来应该偏保守了。这里给出的值参考了近年的研究工作,比如 Arlt & Rendtel, 2006, MNRAS, 367, 1721,以及题图)。
Steed在果壳网有篇非常好的观测指南,推荐有兴趣的朋友阅读,不过我还是在这里简单归纳一下观测条件:今年因为没有月光干扰,观测条件极佳,峰值预计落在14日7:30左右(北京时间)。但双子座流星雨全夜可观测,且极大期相当长,半极大全宽可达一天左右,且极大前后亮流星比例很高,所以13-15日观测条件都相当不错。甚至在光污染较严重的市区,理论流星数都有每小时十来颗左右。观测时无需特地选择观察方向,做好保暖工作即可。
4179 Toutatis的更大亮点:与嫦娥2号的幽会
Dec 8th
4179号小行星Toutatis将在12月12日16:40(北京时间,下同)和地球近距离接触,最小距离只有18个地月距离(Lunar Distance, LD),或690万公里。Toutatis的直径达5.4公里,这么大的小行星在这么小的距离飞掠地球,的确很不常见。在人类目前(2012年12月7日)掌握精确轨道的613697颗小行星中,除去Toutatis,只有10颗相同或更大尺度的小行星能到达这么近的距离,其数量之少,以至于我可以在这篇小文中为它们列一个表(见下)。不过,足够靠近地球并对地球上的生物有毁灭性威胁的小行星数量就多多了。科学家将直径140米以上,最近距离近于18.5个地月距离的称为“潜在威胁小行星”,到目前为止共有1354颗。更小的小行星近距离飞掠地球就更常见了,一般每个月都有几次。但我们没什么担心的必要,因为我们对它们的轨道掌握得还是比较精确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未来100年发生毁灭性撞击事件的概率非常微小。
小行星 | 直径 |
(2201) Oljato | 5km |
(3122) Florence | 9km |
(3200) Phaethon | 5km |
(4183) Cuno | 8km |
(4953) 1990 MU | 8km |
(16960) 1998 QS52 | 8km |
(89830) 2002 CE | 7km |
(90075) 2002 VU94 | 6km |
(111253) 2001 XU10 | 6km |
(137427) 1999 TF211 | 6km |
对于Toutatis来说,地球也不算是个陌生的目标,即将到来的近距离飞掠也不是这几十年来最靠近的。Toutatis距离最近的一次飞掠是2004年9月,当时只有3.8个地月距离;1992年和1996年的飞掠也比这次近得多,所以所谓Toutatis与所谓2012末日论有关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当然,这样近距离的接触会让天文学家们无比兴奋,因为这是观察研究它的好时机。1992年Goldstone雷达对Toutatis的观测是人类历史上小行星探测的里程碑之一(Ostro et al. 1995, Science, 270, 80),地基雷达在Toutatis随后几次近距离飞掠中都大显身手,获得了非常高分辨率的影像资料。2012年Toutatis的飞掠将是Toutatis在2069年之前最后一次近距离飞掠地球,因此天文学家们自然蠢蠢欲动。不过,这次Toutatis还将迎来一位不同寻常的访客——空间探测器“嫦娥2号”。
这几天网络媒体和微博话题对Toutatis的飞掠似乎还是相当关注的,但我很惊讶,所看到的所有报道都只字未提“嫦娥2号”。要知道,这是我国第一次尝试对月球轨道以外的天体实施空间探测,从纯科学的角度而言,这毫无疑问是中国空间探测史上的极其重大事件:和载人航天、空间站和月球探测等带有一定军事或政治色彩的、“比肩国际先进水平”行为不一样,这次我们要真正(几乎)纯出于科学目的,踏足一片之前无人造访的处女地,站在人类对外太空探索的最前沿,本身意义之重大自不待言;比照一下前几个月“好奇号”火星车着陆,NASA不遗余力“更上一层楼”地借机争取民众对空间探测项目的支持,带动人们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好奇号”的每一小步,甚至比照前几年日本全民出动,支持本国的“隼鸟号”探测器(顺带一提,那不仅是日本,也毫无疑问是人类空间探测的一个里程碑)的情景,我们自己的各大门户网站上却几乎完全看不到对“嫦娥2号”探测Toutatis的报道,实在让人觉得非常失望。
搞笑的是,尽管国家航天局对“嫦娥2号”的行踪保持沉默,但这不妨碍国外各大专业或者业余小行星巡天项目对其进行追踪,尤其是天文爱好者们的兴趣更大。在莱蒙山1.5米镜巡天发现“嫦娥2号”的踪迹之后,对其进行追踪观测的基本都是业余天文爱好者。著名业余天体力学专家Bill Gray首先计算出它将在2012年12月13日16:27飞掠Toutatis(详情)。他指出地面轨道控制可能会使得这一时刻有几个到十几个小时的偏差,但“飞掠肯定发生在12月中旬”。
为什么国家航天局要如此低调呢?以下仅从个人所学专业以及了解的情况做一点分析。“嫦娥2号”本身的设计不是用来探测小行星用的,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10米分辨率的CCD相机)可以猜测,其拍照设备也属于窄视场、高分辨率的设备。“嫦娥2号”飞掠Toutatis时,其相对速度相当高(估计在10km/s这个量级),距离也相当远(大约300公里;信息来源),Toutatis在“嫦娥2号”的天空中只有不到半度,和地面上看太阳或者月亮的大小差不多,要在很短的窗口时间内将窄视场的相机精确对准一个视直径半度的天体,对姿态控制是个非常高的要求。尽管之前美国人的雷达观测已经极为精确地确定了轨道,铺好了“垫脚石”,但对于羽翼未丰的中国深空探测项目来说,仍然是个艰巨的挑战。而且,在这个距离之上,“嫦娥2号”的分辨率应该在10米左右,这仍然低于雷达观测的精度(UCLA雷达课题组科学家Michael Busch指出雷达在Toutatis飞掠前后几天可取得4米的精度),进一步削弱了这次探测的科学价值。“嫦娥2号”还搭载了其他几种仪器,但由于飞掠窗口非常短暂,很难说能获得充足的数据。因此,从某种意义来说,这次飞掠行动的象征性和试验性要大于科学意义。但即便如此,作为我国首次以及人类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尝试,“嫦娥2号”的探测行动仍然是值得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密切关注的。无论这次探测成功与否,毫无疑问,它都能为我国接下来的深空探测项目积累宝贵经验。
在Toutatis最接近地球的一周时间里,它将在鲸鱼座和双鱼座交界附近运行,其最亮可达10.5等,使用中等大小的(大约10厘米)望远镜在光污染不是特别严重的地方即可目视看到它(搜寻图),或者使用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尝试寻找一下。当然了,一定要关注来自“嫦娥2号”的新闻哟。
解决conky的显示问题
Dec 5th
很遗憾Wheezy竟然不支持compiz,不过我觉得用Debian的用户应该大多不是冲着绚丽去的,而且利用自带的设置外加一些小挂件就已经能达到比较棒的效果了。我最近偶然发现有些用户秀的桌面有实时数据显示,经过简单google,发现这是个叫conky的程序的功劳。不过我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own_window_type怎么设置也不对,可以归纳为:
- own_window_type normal - 显示正常,但用快捷键切换桌面时,界面消失;
- own_window_type desktop - 显示正常,但点击桌面时界面消失;
- own_window_type override - 完全不显示。
网上的解决方案一般是改成override,但这招对我没用。有xfce用户说这是和pcmanfm冲突的缘故,但我用的是GNOME3。无奈之下去扒conky的文档,发现own_window_type原来还有dock和panel两个选项,其中panel似乎就成了个置顶的窗口了,dock倒是可以用,只是alignment好像不生效了,总是从左上角开始算,不过修改一下gap_x、gap_y也算凑合,经测试,快捷键切换桌面和点击桌面均工作正常。
下面分享自己的.conkyrc的开始部分,供需要的朋友参考。
alignment top_right background no border_width 1 cpu_avg_samples 2 default_color white default_outline_color white default_shade_color white draw_borders no draw_graph_borders yes draw_outline no draw_shades no use_xft yes xftfont DejaVu Sans Mono:size=12 gap_x 700 gap_y 70 minimum_size 5 5 net_avg_samples 2 no_buffers yes out_to_console no out_to_stderr no extra_newline no own_window yes own_window_class Conky own_window_transparent yes double_buffer no own_window_hints undecorated,below,sticky,skip_taskbar,skip_pager own_window_type dock own_window_argb_visual yes stippled_borders 0 update_interval 1.0 uppercase no use_spacer none show_graph_scale no show_graph_range no
Debian 7.0 (Wheezy)安装记
Dec 3rd
引子
最早接触Linux还是高中时代的RedFlag 4.0。当时自然对开源等概念没啥了解,觉得Linux就是一个仿Windows的系统,使用起来各种不方便,所以基本也没怎么用,唯一学到的就是grub之类的概念。一直到了大学,出于各种考量,才开始考虑抛弃Windows转战Linux,没记错的话当时装的是Fedora 9,但由于实在太过依赖Windows平台上的各种软件,所以坚持了几个星期之后,转换仍然失败。
再到后来,和代码打交道的时间越来越多,口味也越来越偏向Linux系,管理的服务器和办公室的计算机均是Linux,加上我觉得现在Linux的软件支持比起Fedora 9的年代更是完善了许多。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觉得Fedora实在不对味,比方说遇到问题时网上的解决方案很不好找,经常要自己鼓捣半天;Fedora 15开始使用GNOME 3.0更是让我咬牙切齿。加上当时在Windows下配置的cygwin已经基本满足我的编程需要,所以使用上仍然以Windows为主。
尽管Fedora不对味,但直到读研前我仍然坚守RPM系,主要出于一个搞笑的理由:deb的名字太难听,apt-get比起yum绕口,而且Ubuntu这名字太傻了,考拉同学说她使用Ubuntu的时候我还嘲笑说为什么用一个连名字读起来都饶舌的操作系统,直到读研时,由于组里风行deb系,这才开始接触。后来由于某些原因自己用了一下Ubuntu,观念顿时180度大转弯,马上自己也装了个Ubuntu。尽管网上不少人抱怨Unity不好用又不稳定,但多年失败的转战计划一个周末就被Ubuntu解决了。
可惜我和Ubuntu的蜜月没持续多久,看到12.10发布了,手滑升级到了12.10,这下悲剧来了。因为我经常同时开许多个程序运行,原本运行12.04 LTS的时候还比较稳定,结果升级之后经常出现僵死的情况,要等待半个多小时才能缓解,最近的一个周末竟然连续出现6、7次,而且经常出现系统错误。周一上班的时候和组里的技术专家了解情况,他说Ubuntu从旧版本升级的时候有时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比较可靠的办法是:重新安装。他建议我可以考虑Debian Wheezy,虽然是测试版,但已经相当稳定。我在Debian Squeeze、Wheezy和Ubuntu 12.04 LTS之间犹豫了好一阵,最后还是觉得稳定比好看重要,但新程序包也比较重要,于是折中选择Debian Wheezy,虽然我的确挺喜欢Unity的。相互分享是Linux精神的精髓,安装过程中谷歌也帮了大忙,所以我也把自己的安装经验写出来,希望可以帮到后来者。
安装平台:ThinkPad X60,Intel 945GM集成显卡。
备份文件
首先运行以下命令备份用户目录里的文件。注意通配符”*“不包括隐藏文件和文件夹(以”.“开头),所以应该用”.“或者直接用路径。
tar -zcvf backup.tar.gz ~
制作Debian安装盘
网上有许多让人望而却步的安装盘制作方法,非常麻烦。读了一下官网上的安装指南,发现原来有一种非常简单的制作U盘安装盘的办法,只要执行以下命令即可:
cp install.iso /dev/sd*
其中install.iso为安装盘,/dev/sd*为U盘。
官网上有许多片盘,只要用CD或者DVD的第一片即可(CD-1或者DVD-1)。网络启动安装盘应该也适用于以上方法,不过我没试过,反正CD-1也就600M左右,网络启动安装盘也有200M,GB级别的U盘现在应该不难找吧。
插入U盘,通过以下命令判断挂载到sd*:
dmesg | tail -20
一般来说单硬盘的话都是挂载到/dev/sdb,不过还是要查清楚哟,不然写错了有得哭。
Ubuntu可以自动mount U盘,要umount了才能写入。假定U盘mount到/media/usb,执行以下命令:
umount /media/usb
然后就可以开始写安装盘了。
安装Debian
安装过程是最简单的。重启计算机,选择U盘启动,就可以进入安装界面了。对于不习惯命令行安装或者比较懒的朋友(比如我这样的),还可以选择图形界面安装。注意安装分区不要选错就可以了。我先用安装程序自带的gparted格掉原来Ubuntu的分区,然后再在这个分区上建立新分区表。安装大概耗时半小时。
连上网络
我用的是家里的无线,由于X60的无线驱动不是免费的,因此Debian安装包不包含它。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第一是去 http://intellinuxwireless.org/ 下载驱动放到U盘里,安装系统时调用它;我因为懒,没有用这种办法,结果得用第二种办法—— 安装好之后连有线下载。
由于太长时间不弄,都忘记怎么设置网卡了,结果不得不切换了Windows才查到。方法如下:
# 登陆root(因为尚未安装sudo) su Password: # CD-1不包含gedit,还好我熟nano nano /etc/network/interfaces # 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把该文件里的eth0改为以下设置即可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dhcp
然后要修改source.list,以便可以从正确的软件库里下载文件:
# 注意仍然要在root下操作 nano /etc/apt/sources.list # 加入以下行之后退出 deb http://ftp.us.debian.org/debian wheezy main contrib non-free # 回到命令行执行以下命令 aptitude update && aptitude install firmware-iwlwifi wireless-tools # 执行模块 modprobe -r iwlwifi ; modprobe iwlwifi iwconfig
一般来说这样就可以用了。回到舒服的办公椅前享受无线的乐趣吧!
安装必要程序
# 由于CD-1自带的程序很少,我直接导入安装以下程序 # 参考了 http://wwliu.is-programmer.com/posts/25029 gnome-core --- gnome核心组件 gnome-audio --- 声音支持 gnome-media --- 多媒体支持 gnome-utils --- 小工具如dictionary,printscreen等 gnome-system-monitor --- 系统监视程序 rar --- 常用的压缩/解压工具 unrar file-roller thinkfan --- thinkpad风扇升降频自动控制程序 network-config --- 网络配置和管理前端 network-manager build-essential --- 构建Debian软件包的开发软件包 gedit gedit-plugins --- 各种gedit扩展 gedit-latex-plugin --- gedit的latex扩展 spell --- 拼写检查 audacious --- 音乐播放器 mplayer --- 音视频播放 ibus --- 输入法 ibus-pinyin --- 拼音码表 ttf-arphic-bkai00mp --- 各种字体 ttf-arphic-bsmi00lp ttf-arphic-bkai00mp ttf-arphic-bsmi00lp ttf-arphic-gbsn00lp ttf-arphic-gkai00mp ttf-dejima-mincho ttf-kiloji ttf-arphic-ukai ttf-arphic-uming ttf-baekmuk ttf-sazanami-gothic ttf-sazanami-mincho ttf-unfonts-core ttf-unfonts-extra ttf-vlgothic ttf-wqy-microhei ttf-wqy-zenhei xfonts-wqy ntfs-3g --- ntfs支持 ntfs-config openoffice.org-writer --- 文档编辑器 openoffice.org-impress openoffice.org-calc virtualbox --- 虚拟机 google-chrome --- 单独从Google下载安装 mendeley --- 单独从Mendeley下载安装 skype --- 单独从Skype下载安装 filezilla --- FTP工具 pinta --- 类似Paint.NET的绘图工具 qtiplot --- 类似Origin的制图工具 skychart stellarium workrave --- 休息助手 geany kile
输入法,配置文件
我用惯了微软拼音输入法,尝试了这么多个输入法,感觉还是ibus-sunpinyin最好用,虽然和微软拼音相比还是有一点点差距,但适应了以后就好了。另外旧版本的sunpinyin(比如Squeeze仓库里的)还会有一些小问题,比如换页、中英文切换不方便等等,在Wheezy的软件仓库里都得到了解决。
注意ibus框架下不能直接更改sunpinyin的设定,需要执行以下命令来更改:
/usr/lib/ibus-sunpinyin/ibus-setup-sunpinyin
之后把之前备份的文件全部拷到新的用户目录里。注意配置文件要把和gnome有关的全部删除,不然会产生一些奇怪的后果。
各种恼人的小问题
当初抛弃Fedora就是因为不适应Gnome 3,结果没想到现在又遇上了。除了在登陆时选择Gnome Classic或者用别的外壳之外,我还是想了不少办法来适应它的,比如说尽可能调得和Gnome 2或者Unity接近。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各种恼人的小问题,也一并放在这里。
Gnome 3没有了以前方便的applet,连弄个天气applet都成为很苦难的任务。虽然有一个gnome-shell-extentions-weather,但要专门加一个第三方软件库,我就不想加了。不过安装Gnome自己提供的gnome-shell-extentions还是很有好处的,虽然里面的插件并不太多,而且做得也有点山寨的感觉。
任务栏中的Skype图标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Skype的图标总是显示在下方的工具栏处,要看是否有新信息,还要专门移鼠标过去才能看到,非常麻烦,所以要想办法把Skype的图表移到任务栏那里。(真没想到这么简单的一个问题也这么复杂,怪不得有人说Gnome 3的开发者就是一群大黑客,搞得人人都要自己写代码)
# 安装gnome-tweak-tool sudo apt-get install gnome-tweak-tool # 建立一个新插件 mkdir ~/.local/share/gnome-shell/extensions/skype-status nano ~/.local/share/gnome-shell/extensions/skype-status/extension.js # 将以下内容拷到extension.js中 const StatusIconDispatcher = imports.ui.statusIconDispatcher; function enable() { StatusIconDispatcher.STANDARD_TRAY_ICON_IMPLEMENTATIONS['skype'] = 'skype'; } function disable() { StatusIconDispatcher.STANDARD_TRAY_ICON_IMPLEMENTATIONS['skype'] = ''; } function init() { } # 建立新插件的metadata nano ~/.local/share/gnome-shell/extensions/skype-status/metadata.json # 将以下内容拷到metadata.json中 { "shell-version": ["3.4.1", "3.2.1", "3.2"], "uuid": "skype-status", "name": "Skype Status Icon", "description": "Integrates Skype Client into the status bar" }
然后在命令行中输入gnome-tweak-tool,在shell extension选项卡中,启用skype-status,然后同时按下alt-F2,输入r重启Gnome,应该就能看到Skype的图标出现在任务栏处了。在Wheezy所用的Gnome 3.4.2中,集成了Skype的新消息,会自动以长条弹窗的形式提示,感觉还是挺好玩的。
ThinkPad的音量键
这个问题在安装Ubuntu 12.04的时候也有遇到,具体原因是热键键位有问题,只要执行以下命令即可解决:
cp /sys/devices/platform/thinkpad_acpi/hotkey_all_mask /sys/devices/platform/thinkpad_acpi/hotkey_mask
但重新启动以后老问题仍旧。解决办法是把以上命令写到/etc/local.rc里,这样每次启动系统的时候就会自动覆盖热键键位。
关机时的蜂鸣声
装完Debian的时候正好是0点,关机是超响亮的beep,把整个人都吓精神了。解决办法:编辑/etc/inputrc,将set bell-style none前的注释去掉。
删除键失效
实在觉得Gnome的开发人员吃饱了撑着没事做,好好的删除键,一定要改成ctrl-del才舒服,估计让无数人犯晕了。解决办法:执行dconf-editor,依次展开org -> gnome -> desktop -> interface,勾选 can-change-accels ,然后打开nautilus随便选择一个文件,在菜单上选择 编辑 -> 移动到回收站,高亮的时候(但别按下去),按一下删除键,这样就把默认设置改掉了。注意要再把 can-change-accels 禁用,免得日后误改快捷键。
显示桌面
另一个吃饱了撑着没事做的例子是把”显示桌面“的快捷键去掉了。我本来习惯用alt-tab选择返回桌面的,结果现在没有了,原来的ctrl-alt-d也没了。解决办法:系统设置 -> 键盘 -> 快捷键 -> 导航 -> 隐藏所有正常窗口,设置一个你喜欢的快捷键。
对NTFS分区的读写权
Nautilus默认对挂载的NTFS分区是只读的。折腾了半天,发现原来是没装ntfs-config的缘故,装上以后就可以读写了。如果还有问题的话,试试
sudo mkdir -p /etc/hal/fdi/policy
优化Libreoffce
# 安装中文界面 sudo apt-get install libreoffice-l10n-zh-cn # 按照GNOME的风格美化界面,不然很小很难看 sudo apt-get install -y libreoffice-gnome
复原U盘安装盘
装好系统之后,顺带把制作好的U盘安装盘复原了。通过dmesg确认U盘盘符(/dev/sd*)之后,执行以下命令即可恢复fat32格式:
mkdosfs -F 32 /dev/sd*
现在你可以享受Wheezy了!
参考资料
- Debian官方网站:http://www.debian.org
- Debian Wheezy on ThinkPad X201i:http://wwliu.is-programmer.com/posts/25029
- 如何配置/设置sunpinyin:http://sns.juziyue.com/home.php?mod=space&uid=337&do=blog&id=57463
- Ubuntu 12.04 Skype Tray Icon (Gnome 3):http://korenkov.info/ubuntu-1204-skype-tray-icon-gnome-3
- Laptop volume buttons and GNOME Volume are not synchronized:http://forums.debian.net/viewtopic.php?f=6&t=60945#p379398
- Very loud "BEEP" during Shutdown and Restart:http://www.linuxquestions.org/questions/debian-26/very-loud-beep-during-shutdown-and-restart-914894/
- I can not delete with the delete key in Gnome 3:http://bbs.archlinux.org/viewtopic.php?id=116609
- Adding NTFS-Write capability by default:http://askubuntu.com/questions/74321/adding-ntfs-write-capability-by-default
SWAN与地面观测者联手发现一颗11等新彗星
Nov 30th
根据 @星空下的Cwalker 的消息,美国人Rob Matson于11月29日报告了一颗SOHO/SWAN探测器拍摄到的新彗星。该彗星目前位于人马座,亮度约为11等。Terry Lovejoy和Rob McNaught很快在地面上予以证实。根据最初步的观测,可以排除该彗星属于克鲁兹彗星族的可能性。假定e=1,该彗星将于12月中旬通过近日点,近日距0.7个天文单位左右。按照此轨道,该彗星的亮度不会有显著增加,而且过近日点期间观测条件相当不好。当然,获得可靠的轨道根数还需要等待进一步的观测资料。
@星空下的Cwalker 同时指出这是我国著名彗星猎手苏华先生在11月17日报告的目标,但他当时认为是彗星2011 R1,从而遗憾地错失了发现机会。
随笔
Nov 19th
红光满堂
九月某日,叶子工作间歇,自卧室而出,忽见客厅红光满堂,颇为庄严,如朝阳照耀之袖珍星球一般。惊讶之余,前而视之,乃厅前枫树红叶之反光也。秋意渐浓之时,常有阴雨,阴雨则万物无光。秋色变换又极速,最甚之时,周初色彩斑斓之林,周末便能万木萧萧,故枫树之叶尽赤而不觉。念秋色短暂,遂取书一本,坐红光之中而读之,甚酣,日过中天而不知。二三日后,风雨自北方至,于是枫叶尽扫,落地而枯,红光不复见矣。
雕口脱险
某日放学路上,见一松鼠,自林中奔跃而出,驻某处,刨落叶,概其下有鲜果也。闻叶子来,松鼠遂止,扭头望叶子,其貌警觉,其形鬼祟。叶子乐,遂呼喝之,而松鼠亦不敢复刨。刹那间,一白物呼啸而降,直扑松鼠,鼠因叶子而先有所防,速去复归林中。白物既无所得,逆风徐徐而起,停于枝上,张目叱叶子。视之,乃一大雕也。夫叶子之一乐,而二物不能得舌尖之快也。松鼠因此脱难,而大雕因此无所获。念松鼠既不可寻,而雕复于枝上叱子,遂引自而去。
最新评论 Recent Comments